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常州南運河河道簡介

常州南運河河道簡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3 21:38:24

來源:【常州日報-常州網】

5月中旬,由科維集團承建的宛沿河河道及沿河景觀新建工程正式開工。新建的河道北起中吳大道,沿新建觀湖路向南連通至宋劍湖,全長約0.82公裡。建成後,宛沿河将由原來的0.88公裡延長為1.7公裡,連接大運河與宋劍湖。

宛沿河不斷蜿蜒向前,見證着城市更新發展。從水環境提升、人居環境改善、到産業園區更新,常州經開區正走出一條綠色發展道路。

昔日“臭水溝”變身今日“生态河”

陽光灑向湖面,微風輕拂樹梢。位于常州經開區戚墅堰街道的宛沿河碧波蕩漾,綠水與藍天相映成趣,駁岸上的綠化與水中的生态浮島給宛沿河内外綴滿了綠色。

河道一側與運河景觀公園相連,每天晚飯後,許多附近的居民都會沿着公園内步道散步,欣賞河岸風景。“現在這水變得清澈了,不像5年前一股臭味,現在臭味消失了,來公園逛的人也變多了。”望着眼前靜靜流淌的碧水,家住湖港名居的曹新蓮十分感慨。

常州南運河河道簡介(常州經開昔日臭水溝)1

改造後的宛沿河水清景美

由于工業經濟發達、中小企業衆多,原先的基礎設施建設又較為薄弱,常州經開區水體黑臭現象較為集中和突出。2016年,經開區共排查出黑臭河道52條,接近河道總數的三分之一。為了重現碧波蕩漾的江南水鄉風貌,讓水生态文明更好地造福百姓,常州經開區成立後累計投入32億元,打響黑臭水體殲滅戰,大力推進水環境整治。宛沿河就是經開區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的一個縮影。

戚墅堰街道河長辦工作人員劉勳告訴記者,原宛沿河河道為斷頭浜,水體日常不流動,沿線坐落着圩墩公園和3個居民小區。随着城鎮化的發展,宛沿河曾飽受“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污水入河水質不達标、河底污泥淤積嚴重”之苦。

2020年,總投資300萬元的宛沿河整治和生态修複工程完工,通過對河道進行局部河道清淤,增設安裝曝氣增氧、水面噴泉,布置生态浮島等措施,宛沿河水質得到明顯改善,受此影響,運河戚墅堰街道段2.5公裡的水質也得到極大提升。

數據是最有力的佐證。2020年底,經開區實現52條黑臭河道“清零”。2021年,常州經開區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達100%,超額完成年度目标任務,京杭運河五牧斷面提前實現增Ⅲ目标,取得曆史性突破。

漫步“新河道”提升居民“幸福感”

宛沿河河道及沿河景觀新建工程是區級重點項目,也是遙觀鎮中吳大道片區核心改造的重要環節。

中吳大道片區改造地塊規劃面積約654畝,規劃道路有觀湖路、輕紡路、東莊路等三條市政道路及宛沿河水利景觀河道。新建宛沿河河道治理範圍有40米,含河道底寬10米、右岸寬10米、左岸寬20米。包括河道駁岸工程、連接路及引水泵站工程、頂管工程和景觀綠化工程。通過新建宛沿河水流控制設施,可以實現“聯合防洪,分片、分級排澇”;同時新建的提水泵站将使河水“活”起來,進一步改善片區水環境。

常州南運河河道簡介(常州經開昔日臭水溝)2

宛沿河新建工程施工現場

“在新建河道的同時,周邊污水管網也進行了重建。”遙觀鎮建設局局長王雪峰指着規劃圖向記者介紹道。新建河道的兩邊規劃有一座有近200個車位的生态停車場,一所公辦幼兒園、一所民辦幼兒園和一所公辦小學,約200畝的居住區。這些地方所産生的生活污水等,都将通過新建管道,輸送到中吳大道污水管網集中處理。

常州經開區2022年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的交通暢行項目,将觀湖路、輕紡路、東莊路列入其中。觀湖路與宛沿河相依相伴,已經基本建成,即将通車。通過道路和水系的溝通整治,可以有效提升遙觀鎮宋劍湖濕地公園的乃至整個中吳大道片區的水環境及交通體系,提升周邊居民居住的舒适度。

河流“含綠量”提高發展“含金量”

解決水污染,問題在水裡,根子在岸上。如何讓宛沿河碧水長流,還要在岸上“找答案”。

常州南運河河道簡介(常州經開昔日臭水溝)3

晨曦裡的宋劍湖

新建宛沿河河道的終點,就是宋劍湖,項目建成之後将健全區域河網水系,保證宛沿河、宋劍湖水系連通,共同構成城市“綠肺”。

2017年至2021年,宋劍湖生态濕地改造提升一期、二期、三期整治工程如期完成,從搬遷“散亂污”企業到整治清理“廠中廠”,從河道清淤、環境綠化到修建步道、舉辦馬拉松,宋劍湖實現步步見綠、轉角見景。

在這裡,園區的“含綠量”正提升着發展的“含金量”。

在遙觀鎮前楊工業園,集中式工業廢水預處理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通過政府參與、多元投資建設生态“綠島”,統一收集、統一處理企業污水,實現“共享治污”。“工業園附近工業廢水點源多、水量小、水質複雜、濃度高,而工業園内外的中小企業又面臨處置污染物資金不足、轉移不及時、處置不規範等難題,生态‘綠島’可有效解決矛盾,為中小企業治污開辟‘綠色通道’。”項目負責人高培說。

日前,常州經開區遙觀鎮中吳大道片區151畝空地上正進行圍擋施工。該地塊原有12家企業,畝均稅收2.68萬元;到今年底,一座總投資20億元的創新智慧港将拔地而起,預計畝均稅收40萬元。

實踐證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沿着這條宛沿河行走,常州經開區正收獲着“生态紅利”。(張舒逸 周銀 尹嘉藝 楊可心)

本文來自【常州日報-常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