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種蔬菜,以前隻有在冬季和春季的時候才能吃得到菠菜,用它燙火鍋更是一絕。
而現在種植技術提升了,菠菜的種類也多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菠菜。
那你可認識一種叫“野菠菜”的植物呢?這是在農村的一些路邊、荒地、菜園子裡較為常見的野生植物了。近些年不斷有網友說這種野菠菜能吃,并且還稱它為“金不換”。那它到底能不能吃呢?都有哪些價值?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野菠菜不是菠菜,而是酸模野菠菜在農村很常見,許多地方多叫它土大黃、山羊蹄、牛舌頭、酸母,或者是山大黃等。雖然它的名字叫野菠菜,但并不是野生的菠菜。這種植物的學名叫酸模,是蓼科,酸模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因為野菠菜長得很像菠菜,它的葉子形狀和顔色都和農民種植的菠菜很相似,所以在有些地方就叫它野菠菜了。不過相比于菠菜,這種植物長得更為高大、粗壯。野菠菜一般都能長到一米多,再加上它脆嫩的顔色,葉片又很茂盛地聚集在莖幹上,所以在衆多的植物中非常顯眼,如同金雞獨立一般的存在。
如果你把它的根莖挖出來,會發現野菠菜的根莖很粗壯,并且是黃色的,因此在民間也叫它“土大黃”。
筆者在很小的時候就認識野菠菜了,但是在我們當地這邊都說這種植物不能吃。依據就是牛羊都不吃它。因為在民間認為牛羊是非常聰明的動物,它們所吃的都是沒有毒的植物。換言之牛羊能吃的植物,一般我們人類都能吃。而牛羊不吃,就說明它不能吃,或者是不好吃。
然而筆者在網上看到有不少視頻博主挖野菠菜來食用,特意去求證了一下,發現野菠菜是可以當野菜吃的,并且它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古代還把它稱之為“金不換”,也就是說它非常的珍貴,其價值是拿金子都不願意換的。
而之所以牛羊不吃野菠菜,是因為它的草酸含量比較高,導緻這種植物吃起來有酸溜的口感,因此牛羊不願意吃它。
野菠菜能吃嗎?都有哪些價值經過現代的營養學家們的證實,野菠菜不光是可以吃,而且營養價值很高。在近些年它就逐漸走上了餐桌,并且還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追捧的一種野菜。
野菠菜食用的部分和其他的野菜一樣,主要是采摘它的嫩莖葉來吃。它的吃法也是很多樣的,既可以炒着吃,也可以做湯、涼拌,或者是用它燙火鍋吃等。總之是根據個人的口味,愛怎麼吃都可以。
并且值得一提的是野菠菜吃起來味道不錯,而且營養也很豐富。它主要有清熱通便、涼血止血等方面的功效和作用。對于一些大便困難的人士來說,偶爾吃吃野菠菜就能改善症狀。
當然了,野菠菜在古代被稱之為“金不換”,遠不隻是因為這些原因。其實在古代的時候,野菠菜主要是以入藥為主,當時很少有人把它當野菜吃。至于原因,前面也說了,就是因為牛羊不愛吃它,有些人認為野菠菜有毒不能吃。
但是野菠菜入藥,這在很早之前就有記載了。并且古人對野菠菜藥用價值的了解還是比較深入的,在古代的很多醫學書籍都有其記載。
在《采藥書》中記載:“土大黃,吐血、咳血、便血均可用之。”其中的土大黃就是野菠菜,而入藥的主要是它的根莖,而它就對于各種出血症,痨傷所緻的吐血、咳血,跌打損傷所緻的内出血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它還有通便利尿、祛瘀消腫的作用。在《綱目拾遺》中記載了野菠菜可以用于治療跌打損傷,目前在一些山區依然流行。方法也簡單,就是跌到摔傷了,把它搗碎了直接敷在患處,就能起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除此以外,野菠菜還有抗菌抗病毒、預防高血脂和殺蟲驅蟲的作用。在夏季的時候房間裡蚊蟲多的話,就可以把野菠菜的根挖出來,然後把它曬幹了放在房間的各個角落裡面,這樣蚊蟲就不會出現了,就是因為野菠菜特殊的氣味,可以起到驅趕蚊蟲的作用。
編後語在古代的醫療條件差,當老百姓遇到身體不适,或者是一些小感冒了,都會自己去山裡采挖一些野草藥來服用。而野菠菜的用途很廣,多樣多種症狀都很關于。
并且它在農村随處可見,是農民都能采挖得到的一種草藥,再加上它的效果确實不錯,所以就有了“金不換”這個俗稱,這也是為了凸顯其價值。
雖然野菠菜是中國農業有害生物信息系統收錄的雜草,也是在果園、茶園及路埂常見雜草。但是它卻“多才多藝”,用途非常的廣泛。
如果大家以後見到它了,可不要随便把它鏟除了,不妨采摘一些嫩莖葉回去當野菜嘗一嘗,也是很不錯的。筆者就曾試過把野菠菜和瘦肉搭配起來,蒸成肉餅,吃起來的也是相當美味的,你們吃過野菠菜嗎?喜歡吃嗎?歡迎大家留言讨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