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的鏡子,那麼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前兩天發生了一件事:周五我接孩子放學,剛好他們同班的一個叫貝貝的男孩子媽媽沒有時間,就委托我幫忙先接到我家待一會。
我帶着兩個小孩子去到小區裡的健身器材區玩耍,見到一個比較高的爬欄,我一時興起和兩個孩子說誰先爬到最高點,就獎勵誰一個冰淇淋。
如我所料兩個小家夥确實來了勁頭,都麻利的開始勇攀高峰,不過可能這個高度對于三四歲的小朋友來說确實有點超出标準,很快兩個人就盡顯疲态。
于是我開始給兩個小家夥加油,“這時候考驗的可是體力和意志力”我心裡想。終于爬到過半,我家大寶忽然大叫“好了好了,我赢了,我已經怕的很高了”,而此時的貝貝還在堅持繼續向上爬,大寶已經一臉勝利的跑來我的身邊。
當然堅持到最後的貝貝也并沒有爬到爬欄的最高點,可是我被貝貝紅紅的小臉、一臉堅持後的不服輸所打動了。
事後我并沒有批評大寶,而是去思考大寶的“精神勝利法”為什麼如此似曾相識,像極了在健身房開卡的結果就去了一星期的我;像極了因為加班回來晚了原本說要做飯卻和老公耍賴的我;像極了做家務總是被老公批評太随便的我;像極了嘴上說了要減肥實際上又總是沒有行動的我!
在20世紀90年代,意大利帕爾馬大學的神經生理學家裡佐拉蒂的研究團隊在觀察猕猴的神經反應時,意外地發現了鏡像神經元。
經過研究表明,鏡像神經元的存在與激活,使我們在觀察到他人的動作行為時就會産生一種好像自己也做了同樣的動作的感覺。這種感覺機制就叫做鏡像機制。
它讓我們潛意識裡就擁有了複雜的模仿、學習和感受他人情緒以及行為的能力。所以,孩子正用與生俱來的模仿能力,在模仿着家長的言談舉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在孩子身上看見自己的原因。
通過“鏡像機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向父母靠攏。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無論好壞,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正如“鏡像機制”所指出的教育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
1、 脾氣大,随時發
如果父母都是比較情緒化,不能很好的在孩子面前控制脾氣,那麼孩子的心理壓力會很大,不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成長。并且會影響孩子,讓孩子容易成為一個暴躁的無法控制管理自己情緒的人。
改善方法:父母要學習情緒管控,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發作,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2、父母不夠自律
如果父母都無法自律,怎麼去要求孩子自律呢?
比如:父母想讓孩子看書,可是自己在玩手機,孩子如何會去認真看書呢,比如:父母說要拒絕網購,但是還是不停的買買買,孩子将理解為制定的目标可以輕言放棄,要牢記“教育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
改善方法:如果父母想要求孩子養成什麼習慣和可以孩子一起制定計劃和步驟,并且一起完成。
3、 當衆批評孩子
家長有時因為多種原因,總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當衆責罵或羞辱孩子,“你怎麼這麼笨”“我的臉都讓你丢光了”“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便吧”“你怎麼對的起我”這類有攻擊和侮辱性的語言,經常會夾雜其中。
這個會極大的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時也會讓孩子産生自卑心理,不但破壞親子關系還沒發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改善方法:有錯誤要及時指出,但是方法要溫和,說明為什麼錯,指向行為,而非個人,要銘記我們的目标是改正錯誤,而非打擊自信。
4、 做事拖沓,沒有時間觀念
很多家長自己做事就喜歡拖沓,這樣做法會延續到孩子身上,比如早上起床孩子會賴床或各種問題拖延,導緻無法準時去幼兒園,而家長卻帶遲到的孩子去吃個好吃的早餐,這會混淆孩子對遲到這件事的認知,遲到等于有好吃的早餐。
改善方法:灌輸守時的重要性,讓孩子從小明白時間的珍貴,日常做事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杜絕“下次注意”的态度。
5、 說謊
很多時候,成年人的世界裡會有“善意的謊言”。家長認為這并不是說謊,而對孩子來說情況并非如此,在孩子的世界裡沒有“善意的謊言”,謊言就是謊言。
如果家長可以說,那麼孩子也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并且更多的時候,孩子會很困惑,家長的“說一套做一套”會讓孩子對家長的産生認知偏差。
改善方法:不要去敷衍孩子,自内而外做一個真正的有誠信的大人。
6、 不要當着孩子的面宣洩你的負面情緒
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有壓力,如果家長毫不避諱的在孩子面前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對,久而久之,孩子也會學習家長一樣在其他人身上找毛病,找問題。
改善方法:如果非要告訴孩子,請家長用公正的态度和孩子陳述事件,并且讓他知道生活中有不美好的事情,但是我們要寬容的接受,和努力的改善,要努力的給孩子樹立一個健康的積極的印象。
如果說孩子是父母的天使,我想孩子到來一定是為了讓我們彼此成為更好的人。認真思考過後我們家召開了家庭會議,分享了自己認為需要改善的問題,并制定改善計劃,互相監督執行,雖然效果還未見分曉,但是在過程中我們全家都非常的愉悅。
坦然的面對和接受自己的不足是需要勇氣的,家庭的愛與溫暖是勇氣的泉眼,期待我們和孩子的共同改變和進步。
今日互動話題:這就是我家“鏡子”和“影子”的故事,不知道你的家裡是否也有這樣的故事?是否這做着這樣的改變?期待你的分享和讨論。
————————————
我是綠葉媽咪,帶着我的三歲寶寶一路成長一路分享。
每日分享育兒知識,和我一起做個好媽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