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珍奇無數,總有會欣賞的人想要據為己有。因此誕生了喜愛“收藏”的一類愛好者。收藏與文化有關,大部分收藏者都會了解所收藏物背後的文化,從中開闊自己的眼界,從而得到愉悅。大多數人會選擇稀少,不常見,文化意蘊濃厚的藏品來收藏,用金錢就可輕易換取的是電子産品、房産、花天酒地都隻是一時安樂,但換不來收藏一件喜愛的東西所帶來的内心長久的喜悅,這就是收藏的樂趣,而今天,主要講解的就是珍品——海南黃花梨的知識。
通常俗稱的“海南黃花梨”說的并非是海黃樹,類似俗稱的沉香并不是沉香樹一樣。将海黃樹橫切開後可以發現海黃樹是以樹皮、白木和海黃組成的,但平時我們見到的樹隻有兩層,就隻有樹皮和白木。
海南本地人會把樹心長成的海黃叫做"格"。比如:新料叫嫩格,糠梨叫黃格,油梨叫油格。格也是白木慢慢成長轉化成的,經常有料是糠油共生。
海黃樹在整個海南島都有分布,樹長在山頂、山腰和平地長出來的都有區别。主要是樹在生長過程中,汲取養分和氣候條件有區别,海黃樹号稱十年長一格,不同環境形成的格不同,大抵是環境越惡劣材質越好,和印度小葉紫檀一樣。環境造就了油梨和糠梨的區分,當然也有不易區分出的又像油梨又像糠梨的,還有糠油的共生體。這些都是大概的概念。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區分。
對于手串來講盤玩久顔色都會加深,特别是喜歡手盤的建議選擇糠梨,盤後會有類似油梨的顔色。油梨需要更精心用手套盤,适合偶爾上手把玩。
一、油梨和糠梨
相對來說,糠梨紋理更加清晰漂亮流暢,特别是海黃最有名的鬼臉紋,生動自然。因為糠梨的油性稍差,顔色更淺,所以糠梨做的工藝品在盤玩的時候顔色會慢慢加深,即便是布盤顔色也會有所改變,但是紋路卻依然清晰自然,盤玩形成包漿以後,珠子也更加圓潤剔透。但是糠梨的珠子也因為油性低,所以會發生一些開裂的現象,而且棕眼比油梨的料子偏大。油梨的油質感強,棕眼小,密度高,即使不盤玩,都可以看到瑩瑩的油光,十分通透,如同琉璃一樣的質感。而且因為油性足,所以開裂的現象也會比糠梨的好很多。但由于顔色較深,所以長期盤玩會讓油梨的手串顔色更深,所以油梨的珠子更需要細心的盤玩和保養。
油梨
糠梨
二、海黃顔色
海黃色彩的變化極其詭異而且有屬于自己的特點,掌櫃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種色彩的變化,往往色彩随着紋路都會有大拐彎式樣的變化,同一顆樹也能展示出不同的色彩,在樹的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顔色出來。這也是癡迷海黃的一個原因,總是給你驚喜和新奇。大緻變化範圍在黃到黑之間漸變。在這範圍内經常有紅色和紫色的跳躍點綴,讓整個色彩異常豐富。這讓海黃在色彩和紋路上确定了每條手串的唯一性。也是我們堅持一物一拍的原因。
三、海黃紋路和毛孔
有機會去海口可到人民公園看看一棵數百年的海黃老樹,這樹比不起别的百年老樹,但在海黃中算頂級大樹了,而越黃多得是靠兩人圍抱的大樹,切記海黃無大料,“幸運之錘”會讓你窮家蕩産。
毛孔也就是棕眼,但凡木頭一定要有,類似人的血管是樹就有。同一顆樹,所長的格也有不同,枝杈、樹幹、樹根形成花紋和毛孔粗細各有不同。枝杈料毛孔最細,紋路疤結最多,容易形成俗稱的鬼臉,特别适合做手串和小把件;在原料稀缺的年代小樹樹幹也起了枝杈料的作用。
很多人看到網上圖片說海黃樹才長了一小點就被砍了,會覺得可惜。但實際上從本質講就是利益的驅使,看圖來定性過于偏頗了。有機會了解行情以後你會發現海黃比以前發展好了太多,雖然出于利益來說會大面積的砍伐海黃,但沒有利益的驅使也不會有現在漫山遍野的海黃樹木的栽種。有需求自然會有人去栽種,總會達到一個平衡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