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流行全球的植物原料,不隻中國人在用,老外也喜歡用。但是中外用法大相徑庭,老外的用法對我們很有啟迪,值得中國的中藥人參考借鑒。
一、中國式甘草應用場景
1.入藥
甘草,全球有近30種,用途廣泛,但是中國和國際上常用的品質隻有三種:烏拉爾甘草、脹果甘草和光果甘草。說起甘草,在中國的用法,很多人和本草老生一樣,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十方九草”---甘草是中藥裡的高頻用量品種,那使用頻率,就像日常廚房裡燒菜用到鹽的頻率一樣。
2.日化
甘草還除了用在中藥裡,還有就是提取後作為添加物質,添加到牙膏、醬油、香煙、洗發水等産品裡去,這些應用場景,可能普通消費者比較“無感”,因為大家沒有緊盯着這些産品的成分表、說明書的習慣,并且這些說明書裡,可能并不顯示“甘草”二字。
甘草行業的從業人員也比較“無感”,因為他們日常接觸的的隻是甘草原藥材,或者甘草提取物酸粉、甘草膏、提取罐等,很多并不能接觸到以提取物作為主要原料的終端産品。
3.食用
甘草還有一種用法,國人普遍“有感”,那就是直接拿甘草片泡水喝,味道甘甜,清熱去火。放眼京東天貓等購物網站,搜索甘草,出現得幾乎清一色都是甘草片、甘草片、甘草片、還是甘草片,這種用法确除了方便廉價外,确實沒有太多新意。
從網店看,商家賣甘草片時,宣傳的賣點主要有三點:一是大廠品牌,二是正宗産區或者道地産區,三是片形好看整齊等。作為關注健康的消費者,如果略微有一些專業知識的,都知道大廠品牌可以貼牌;滿網賣的都是新疆、甘肅、甯夏、内蒙的甘草,哪個産地都很”正宗”、“道地”;片型的技術含量更低了,這東西都是機器切的,再用篩子篩一下,誰家的片型都可以很美很均勻。所以這些賣點也真的是說服力偏弱,過于同質化!各種品牌的甘草價格也差别不大,折合約100元/公斤上下。
二、老外是怎麼用甘草的?
甘草不隻是中國和中亞産,歐洲、非洲國家也有分布,也有較久的應用曆史,埃及法老的墓中就發現過甘草的記錄,可見老外應用甘草的曆史也很久。由于文化背景、法律法規等差異,老外應用甘草的這些場景,跟中國差異非常大,下面有圖有真相,舉例說明。
1.膠囊--精準而濃縮
這是老外比較低端和傳統的一種應用方式,甘草如此、人參、西洋參甚至枸杞也是如此。他們把甘草打成粉末,或者把甘草的濃縮提取物打成粉末,然後裝入膠囊中,建議消費者一天服用幾次,每次吃幾粒,這不算藥物,不算中國意義的保健品,這叫膳食補充劑。這種形式的特點是高濃縮、服用方便、容易定量。類似這種膠囊的參考價格,按重量換算後,折合約300元/公斤。
2.咀嚼片--享受咀嚼樂趣
老外流行的甘草咀嚼片、甘草糖。主要是用甘草提取物、甘草粉末和一些食用的粘合劑混合,做成Q彈的咀嚼片,給消費者帶來咀嚼的快感和甜蜜。這是一種健康的休閑食品,還有清潔口腔異味、保護牙齒健康的作用。這種甘草咀嚼片的價格折算成公斤價約在1000元/公斤以上。
3.濃縮液
老外還有一種方法,其實隻是對中國的甘草提取物稍微進行了加工。就拿甘草的精細提取物,溶解到水裡,做成一定濃度的甘草濃縮液,使用時,滴幾滴到牛奶裡、咖啡裡或者其他食物中,就可以感受的濃濃的甜蜜和快感。這種形式的濃縮液,市場價格約1200元人民币/升。
以上隻是幾種老外賣的一些甘草為主的品種,這些是在中國很少見的。老外的宣傳的賣點在哪裡呢?老外從來不宣傳道地産區,因為道地産區是中醫藥的概念,也不會宣傳片型或者品牌。老外常宣傳的賣點主要有三個方面:
①原料安全:是原料來源于歐盟或者美國有機認證甘草或者最起碼的GACP種植基地,因為有機的意味着不使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品質安全。GACP則類似于中國話說的“規範化種植基地”,世界衛生組織、歐盟、美國等都有一定的GACP标準和認證。
②加工GMP:甘草的加工,包括打粉、提取、混合、制劑等環節都是在GMP認證的工廠裡進行的。
③對消費者安全:老外會宣傳他們的産品不含谷蛋白(Non-Gluten),谷蛋白是一種引起過敏的成分,解除過敏體質消費者的擔憂;還有不含酒精(Alcohol-Free)、非轉基因(Non-GMO)等,能愉悅口感、去除口臭、對消化道和牙齒有益等。還有聲明“環境友好”(Climate-friendly)等,讓消費者覺得産品是對身體無害的,甚至産品生産過程是對環境友好的,占領道義上的高尚感。
三、對比
中國和外國甘草的應用情況大不同,不同在這三個方面:
1.形式不同:在中國,甘草進入藥品、日化品時,甘草是配角,不顯山露水。隻有在用甘草片泡水喝茶時甘草才是主角。老外用甘草時,主要用于食品、日化品,基本不用于藥品。老外的産品形式則是甘草為主的甘草膠囊、濃縮液、甘草糖等,這些情況下,甘草都是主角。
2.賣點不同:中國講品牌、講産地、講外觀,老外講品質安全、人畜無害,甚至宣傳道義上的優越感。這是由于中國和外國法律的差别和文化的差别造成的,但是起碼值得國内商家學習。
3.價值不同:甘草都是一樣的甘草,中國的甘草片的價格和老外甘草膠囊、甘草糖、甘草濃縮液的價格差别不用多少,這個更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學習。
寫這些,沒有崇洋媚外,隻是希望中國做甘草的,也能賺上好價錢。咱們這麼多年出口甘草原料、甘草提取物, 掙得更多的是辛苦錢,甚至犧牲了環境和資源,還有很多企業不掙錢!咱們應該取長補短,借鑒學習,才能高質量發展不是?
#本草老生-中藥材進出口快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