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總共讀完7本書,大多是暢銷書,另外剛剛再次看到書單,發現隻有一本是紙質書,其它全部是微信讀書看的,但大多還是需要付費才能看,我的微信讀書免費卡還是很多的,但是漸漸地越來越多我想看的書免費卡已經看不了,所以用一些免費卡加少量的rmb,兌換了一些付費卡的權限。
最初就明白互聯網的套路,遲早會被割韭菜,隻是在我已經讀完一百本後,還算是良心,所以充了一些付費卡,馬上讀了一些付費卡才能讀的書,作為一名業餘薅羊毛者,我也不想被平台恣意薅,作為一根老韭菜,反薅才是我的夢想。
1.《納瓦爾寶典——财富與幸福指南》 【美】埃裡克.喬根森
這是一本看起來就特别雞湯的書,事實上也是,隻是它真的有營養。納瓦爾是印度裔美國人,小時候跟随家人移民美國,成為著名投資人,在前幾年某一天,靈感爆棚,推特上一口氣寫了50條關于如何獲得财富的推塔流,随後引發巨大關注,國内早就有人翻譯在網絡上,一個著名的網紅和菜頭也很早就發表過他的翻譯。而本書也是根據納瓦爾的推特文章彙編而成,确實可以給人帶來很多啟發。
納瓦爾雖然每天發很多條推特,但是他本人很少刷,他把自己的靈感想法,經過精煉,然後形成一句簡潔的金句,發在推特上。事實上,我現在也看到越來越多這樣的人做這種事,比如矽谷王川、海波、張潇雨及最近幾年特别火的九邊,總的來講,都是屬于這種形式,不能說誰是首創,但是他們确實有很多共同點,本身個人也時常提起對方。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納瓦爾說的财富是一種被動收入,當今世界對于普通人獲得财富的最可能途徑是代碼和媒體,顯然納瓦爾就是通過媒體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我個人顯然非常推薦本書,這一定是本月最為推薦的書,年度十強也應該沒什麼問題。
摘錄一些給大家欣賞:
不要再把人分為富人和窮人、白領和藍領了。現代人的二分法是“利用了杠杆的人”和“沒有利用杠杆的人”。
代碼和媒體是不需要許可就能使用的杠杆。這兩個杠杆是新富階層背後的杠杆。你可以創建軟件和媒體,讓它們在你睡覺時為你工作。
學習微觀經濟學、博弈論、心理學、說服術、倫理學、數學和計算機。
追求财富,而不是金錢或地位。财富是指在你睡覺時仍能為你賺錢的資産。金錢是我們轉換時間和财富的方式。地位是你在社會等級體系中所處的位置。
獲得财富的一個途徑,就是為社會提供其有需求但無從獲得的東西,并實現規模化。
……
感興趣的朋友盡管找來一閱。
2.《人間修煉手冊》 半佛仙人
半佛仙人就是那個自媒體人,每一次發文章都要發紅包那個,做的視頻素材也全是動圖,這是他個人首部出版的書,有一天我看到半佛在直播推銷他的書,後面一個大胖子拿着書給我扭屁股跳舞推薦,我就忍不住了,所以就看了,半佛是網文出道,所以具備寫爽文的基因,他的書也好文章也好,總是很容易看下去。
當然,容易看隻是門檻低,那為什麼有必要看呢?這本書講的是什麼呢?主要是他個人的一些文章,稍加修改,涉及的領域倒是挺廣,剛開始還在聊他阿姨投資,一會兒又講他大侄子學習的事,總的來講還是主要面對年輕人,愛情、投資、買房、職場等等,畢竟人家半佛現在還沒有帶孩子,育兒方面的事情人家是從來不講的。
我個人認為半佛也是自媒體的頂流了,現在大家都講流量的盡頭是帶貨,半佛目前除了自己這本書,也沒有帶貨,不打算薅用戶羊毛,畢竟目前甲方的羊毛容易薅。
3. 《負負得正的人生奧義書》 鍵人(林育聖)
這本書網上看别人推薦的,就是講一些負能量的東西,作者是台灣人,雖然推薦的大V我很欣賞,但是這本書我看下來還是認為書中很多觀點不敢苟同。對了,該作者也是網上發一些東西,突然出名所以就出書的,所以目前前面三本書作者出名或者叫出圈的方式都是相似的,這本書我就不推薦了,貼幾張原圖大概感受一些,判斷要不要讀。
4.《原則:應對變化中的世界秩序》 【美】瑞.達利歐
這本書被稱為原則2,原則1我買了兩本,一本正版一本盜版,事實上我先看的電子版,然後買了一本正版,後來鬼使神差,想試試某多的盜版書水平,又買了一本,我連書的塑料包裝都還沒有拆,因為我聞到了濃濃的味道,還是正版香。
達利歐後來還有一本《債務危機》,聽名字我怎麼也提不起興趣,看了一點電子版就放棄,直到這本書,看了後,我感覺自己還是想再回去看看債務危機。
因為這本書達利歐就說到國家的興衰和債務有巨大的聯系,作者本身是著名對沖基金橋水的創始人,那可是預計到了08年金融危機的人,40多年都在研究宏觀政策,這點和巴菲特就有很大不同,巴菲特就很少講宏觀的東西,或許我也受到巴菲特的影響,對宏觀經濟的關注特别少,但是不可否認宏觀也會造成很大影響,隻不過這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一個人難以掌握到有用有效信息,不理會也是再正常不過。
但是,達裡奧給了我們一個分析框架,作者這本書通過研究過去500年世界的霸主是怎樣成長又是如何衰落的,包括荷蘭、英國、美國和我國,作者堅定看多我國,但是也認為其中有一些危機,這些難免會因為出版而受到左右,所以我也不下結論。
作者認為自古至今,在大多數國家,對大多數人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人們如何努力創造、獲取、分配财富和權力,盡管也存在其他方面的争鬥,最重要的是意識形态和宗教方面。
而當下的世界在财富權力及意識形态極為分化,所以很可能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俄烏戰争是發生在本書出版後,我個人認為這也應該算是作者預測的結論之一。
作者提到三個最重要的周期:長期債務和資本市場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亂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亂周期。每一個目前都有可能發生或者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正在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最為明顯的當屬現在的美國,我們大家都能看見的,從特朗普到現在的拜登,美國社會政治經濟發生的巨大變化,都在試圖走出當下困境。
我個人水平有限,本書理解不夠多,不多評論,但是特别推薦。
5.《秋園》 楊本芬
上個月看了楊奶奶的《我本芬芳》,感覺不錯,所以打算把三部曲另外兩部也看了,這本是作者第一本書,就是在廚房寫出來那本,秋園是作者的母親,在她母親去世後,認為人死了後難道什麼都不能留下嗎?所以就有了寫這本書的由頭。
這本書普遍評價更高一些,但是對我個人的觸動卻更少一些,除了距離我的生活更遙遠了,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這是寫作者的媽媽,很多事情都是她小時候和媽媽一起經曆,但她顯然無法完全理解當事人的所有心理。所以秋園的經曆更艱難,但是我認為她還是比作者本人的經曆好些,還有個重要原因是作者的父親比她本人的丈夫對家庭的責任負擔更多,即使父親早逝,經曆兩個孩子的死亡,在後面還遇到一個不錯的後爸,生活了十年。
秋園的人生轉折主要是兩個,第一個是家道中落,第二個是丈夫最後脫離國民部隊。家道中落很好理解,基本上是時代造成,戰争的不可抗力,但是第二個,丈夫的決定我認為就太過不妥,就算想照顧父親還是可以把父親接着一起跟随部隊或者換個地方,作為國民軍官,收入還是很不錯的,請人這些都是可以的,最後不至于落到孩子和自己被餓死,當然繼續去部隊也可能在戰場犧牲,這誰也不能預測,但是後來的他作為一名軍官出身又是很有文化的人,卻輕易被騙,還是圖樣圖森破。
當然作者的父親人格的力量還是特别強的,在助人上不留餘力,秋園本人最後還受到丈夫幫過的人的幫助,這一點作者的丈夫就完全不能比,作者丈夫也是愛幫人,更甚家人,但是通篇沒有聽到有幾個人因為她丈夫對他們給與關照的。所以這也是我感覺秋園的命其實比作者要好一點,曾經看到過一句話,原話記不清了,大概意思是,一個女人的幸福主要取決于丈夫的行為,我不是女人,但是我認為這很有道理。
不過,在秋園去世後,家人在遺物中找到一張對自己簡短的介紹,一九三二年,從洛陽到南京,一九三七年,從漢口到湘陰,一九六〇年,從湖南到湖北,一九八〇年,從湖北回湖南。最後兩句是,一生嘗盡酸甜苦辣,終落得如此下場。我認為這不是那個時代的個例,而是那個時代的人的普遍經曆。
6.《去依附——中國化解第一次經濟危機的真實經驗》 董筱丹、溫鐵軍
這本是本月唯一讀完的紙質書,這主要講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後幾年發生的事情。這本書看起來不容易,好多對我來說都是新詞語,三反五反這些我聽過但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
不過看到書裡說起當年的經濟,貨币貶值,我才明白《秋園》裡寫的當年的工資都是用糧食,生存才是那個年代的人最重要的事。
總之中國能夠發展到現在這個情況,真的不容易,希望中國挺過難關,偉大偉大偉大。
7.《财富的起源》 【美】埃裡克.拜因霍克
這本書看書名就很好理解主要講什麼,本書給出了一個不一樣的分析框架,從傳統經濟學到現在的複雜經濟學,正在發生新的範式轉移。
财富是我追求的,也是每個人在這個世界賴以生存的基礎,本書的财富不像納瓦爾說得那麼廣泛,主要就是指的紙面數字,曆來關于财富就主要涉及兩個重要問題,一個是财富如何産生的?另一個就是财富如何分配?
本書給出了複雜經濟學所需要的五種視角,分别是經濟是一個動态系統,行為主體是通過歸納推理進行決策的,經濟是一個複雜互動網絡,經濟是一種湧現現象和經濟是一個進化系統。總的來講,作者用各領域,尤其是混沌、熵增理論、生物進化、博弈論及行為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套用在作者新的理論框架裡,給出了一個相對比較全面及系統的重新認識财富或者經濟的邏輯。
作者認為複雜經濟學進化有三種主要力量,分别是商業設計、物理技術及社會技術。商業設計很好理解,我們最近十年已經感受到出現了很多新鮮事物,比如電腦手機延伸出來的網購,直播等,大多屬于這個範疇。
而物理技術是為實現一個或多個目标而将物質、能量和信息從一種狀态轉換為另一種狀态的方法和設計。就可以理解成商業設計的基礎,比如5G、網絡等。
而最後的社會技術指的是法治、産權、運行良好的銀行體系、經濟透明度、清廉程度以及其他社會和制度因素。其中當然還包括教育、文化、政治體制等方面。
最後一個部分作者講到如何利用複雜經濟學決勝于商業世界,主要通過戰略、組織、金融和公共政策四個途徑實現。
雖然本書用了很多專業詞語,但實際上也并沒有給出一些更有見解的觀點,就如開頭所講,作者主要是用各領域重要的理論或者發現,給出了一個新的分析框架,按照作者的觀點,這應該可以算作“商業設計”的範疇。同時,我也再次感受到那些在各領域取得突破性成果的人,真的太牛了,憑借着自己的研究(此處泛指,任何人都無法脫離前人的經驗教訓)造福全人類,雖然我們經常不知道我們生活變好了一點,功勞到底該算在誰的頭上。
這就是我這個月讀完的幾本書基本内容及感想,感謝能看到這裡的讀者,求點贊收藏評論了,我是孤獨種樹,我們下期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