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海洋基礎信息網絡服務系統?來源:人民網-遼甯頻道 原創稿,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國家海洋基礎信息網絡服務系統?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來源:人民網-遼甯頻道 原創稿
9月1日中午12時整,北緯35°以北渤海和黃海海域正式開海,大連數千隻漁船集結在各大中心漁港、一級漁港等整裝待發。遼甯移動大連公司攜手華為完善各主要漁港5G網絡覆蓋與容量,快速開通數個5G基站,并對現網已有基站進行優化,為大連開海季千艘漁船、萬名漁民在近海海域提供優良的5G通信體驗。
以往漁民在漁船上的通信以衛星通信為主,資費貴且帶寬小,僅可用于應急保障類通信。現在基于移動5G網絡在重點海域覆蓋,漁民可在近海海域享有超大的數據通信帶寬、低廉的通信業務資費。
遼甯移動針對海域已建設300餘個基站,通過雙頻組網的方式,完成大連區域主要海島、中心漁港、客運航線在内的近海海域5G網絡覆蓋,為海域乘客提供“沿海體驗優、近海信号穩、遠海呼的着”的優良5G網絡體驗。
大連市三面環海、島嶼衆多,海洋經濟作為重點發展的支柱産業,5G網絡入海恰逢其時。遼甯移動通過部署海上新基建,實現5G寬帶入海。通過前期業務調研,在海事聯合搜救、漁港智慧泊位、漁船寬帶通信、漁排智能管理等方面,近海5G網絡擁有廣泛應用空間,可為管理部門、漁港運營公司、漁排漁船從業人員等提供無線寬帶網絡連接能力。
在海事聯合搜救方面,海洋島作為中國四大漁場,漁船事故多發,借助5G網絡覆蓋,可實現事故漁船的定位調度,海事搜救部門的遠程指揮、實時視頻與信息回傳等,提升搜救成功率。
在漁港智慧泊位方面,目前漁港針對漁船停泊位置的調度以傳統人力實現為主,存在生産效率低等問題,通過5G網絡在近海的覆蓋,漁船可在進港前1小時通過5G終端提前報備船噸位、卸貨量、補給需求等信息,漁港運營公司通過智慧平台能力,可提前按照船噸位規劃停泊位置,按照卸貨量和補給需求提前安排人力和貨物,大幅提升漁港運營和生産效率。
在漁排智慧管理方面,養殖企業為了避免偷盜和自然損失,已安裝部分監控攝像頭等設備。5G網絡覆蓋後,可提升監控視頻回傳的效率與性能,同時完成水溫水質監測,顯著提高漁排養殖的經濟效益。
遼甯移動将持續建設和優化海域5G網絡,大力開拓智慧海洋業務,支撐海洋數字化建設,助力大連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為大連建設成為海洋強市貢獻力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