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家長來說,讓孩子安靜睡下來,幾乎每天都要經曆地獄式的曆程。孩子們晚飯之後都在瘋玩,有時候12點鐘才肯睡到床上。讓孩子睡覺十分艱難,幾乎要綁着孩子到床上,孩子才肯睡覺。這讓家長們十分犯愁:睡眠時間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情緒控制、記憶力等,但是總是無法掌握孩子睡眠的規律,甚至連讓孩子哄到床上也要花很多功夫,更沒有辦法做到讓孩子睡一個高質量的好覺。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改善孩子睡眠質量,讓孩子們睡一個安穩的好覺,讓父母省力更省心。
3大原因影響孩子睡眠質量1、父母沒有重視對孩子的睡眠時間規劃,孩子睡不夠或者睡太久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發布的《睡眠時長标準》,學齡前兒童最佳睡眠時長為10-13小時,不推薦睡眠時長小于8小時或超過14小時。
孩子從大概2、3個月開始就會形成自己的晝夜節律系統,它能告訴孩子,何時需要睡覺,何時需要醒來。晝夜節律的工作原理是:大約每24小時,下丘腦的一個小區域,也就是視交叉上核,就會協調産生生理變化,為我們的睡眠做好準備,比如降低體溫和釋放多巴胺。
沒有做好睡眠時間的規劃,沒有按照晝夜節律周期來調整孩子的睡眠,導緻睡不夠或者睡眠時間過長,都會影響孩子一天的表現:如果睡不夠,會表現得煩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沖動等等;如果睡得太多,延長了清醒的時間,則推遲了下一次需要入睡的時間,導緻身體裡的晝夜節律被打亂。
2、睡前做劇烈運動、做遊戲,導緻大腦興奮,無法按正常時間入睡
知名心理治療師希瑟·特金、知名育兒專家朱莉·賴特合著的《寶寶睡眠全書》裡面曾經介紹到,調整睡眠的因素有兩個:睡眠驅動力和生物節律。
睡眠驅動力: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醒的時間越長,睡眠驅動力越大。當清醒達到一定時間的時候,睡眠驅動力就會開始讓我們昏昏欲睡,然後我們就自然睡着。
生物節律:是指能夠控制人生命的生物周期節律,也就是“生物鐘”。生物鐘的周期跟地球自轉高度一緻,它全天24小時都向我們發送信号,影響我們睡與醒的模式以及其他生物進程。
如果晚飯過後,孩子跑呀跳呀,玩得十分愉快,并且精力可以持續到很晚。這是因為玩耍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使人體産生的腎上腺素上升,讓大腦保持興奮狀态。
這就是生物鐘發揮的力量抵消了睡眠驅動力。如果生物鐘沒有在固定的時間點産生睡眠的“信号”,那麼孩子就不會感到很困,需要睡覺。
“生物節律”示意圖
3、養成一些不良的入睡相伴行為,如果不做一遍,則無法安心睡眠
有時候孩子睡覺前要先看一集動畫片,或者玩一局遊戲,父母們為了能讓孩子“順利”睡覺,都會答應對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習慣了這個流程模式,如果不看動畫片,或者不玩一局遊戲,就會感到特别别扭、睡不着。
很多時候他們不是為了看動畫片而看的,而是習慣了看動畫片-睡覺這個行為模型,形成了條件反射。但是,生物節律使人體在晚上時分分泌褪黑素,而看動畫片、玩遊戲,這些行為都會産生比較大量的光線,或者環境十分敞亮才可以進行。所以這些光線都能影響褪黑素的形成,也就影響了入睡的意欲。
因此為了孩子能夠順利入眠,我們必須慢慢把孩子不良的入眠伴随習慣改變,變為一些有利于入睡的伴随行為。
從這3方面入手,構建合理的睡眠計劃,讓孩子順利入眠
1、運用睡眠“開關原理”,讓孩子身體與大腦做好“睡前準備”
1.什麼是睡眠“開關原理”?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作者西野精治的研究指出,如果要有充足的睡眠,核心就是調節好身體内的生物節律。而要調整到睡眠狀态,人體有兩個“開關”需要被關閉:“體溫”和“大腦”。
人的體溫能影響人變得清醒或者感到需要睡眠,體溫升高(打開)能讓人體感到精力充沛,體溫下降(關閉)時候,人就會自然進入“休眠模式”。
大腦如果仍處于活躍的狀态(打開),就無法入睡,無論環境是多麼适合睡眠。如果處在單調的狀态下,大腦比較容易放空(關閉),不再去思考任何問題,同時會感覺無聊,很容易犯困。
作者用了至少6個章節去說明應該怎麼去“關閉”體溫和大腦,說明這兩項因素對睡眠的效果極其重要。難以進入睡眠狀态、入眠時間沒有規律,這些因素都能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因此我們可以利用西野精治的研究成果,關閉孩子的“體溫”與“大腦”,科學地讓孩子順利入眠。
2.關閉“體溫”與“大腦”的開關,讓孩子的睡意更濃
①睡前通過熱水沐浴,關閉“體溫”開關
如果我們能把孩子的體溫開關“關閉”,配合生物節律的降溫提示,孩子的睡意更加強烈,就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态。
如何把體溫開關關閉?西野精治告訴我們,“通過熱水沐浴,讓體溫暫時上升,因為體内溫度具有上升多少就會下降多少的特性。所以,有意識地通過沐浴來提高體内溫度,入睡時體内溫度就會出現更大幅度的下降。”
圖片來自《斯坦福高效睡眠法》
熱水能讓人的體溫升高一度左右,洗完澡之後,人的體溫會下降,恢複正常體溫時,睡意就會來臨。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泡熱水澡沐浴去升高溫度。
當然,每個孩子對熱水的耐受程度不一樣,不必拘泥于必須升高多少溫度或者必須要泡多久。我們隻需要掌握的是體溫“開關”的原理,有意識地進行關閉就可以了。冬天的時候孩子特别容易入睡,也是因為自然氣溫自動調節了孩子的體溫,加速了孩子身體進入睡眠狀态。我們還可以通過調節室溫來強化體溫的效果。
總之,降溫的手段可以有很多種,生物節律在晚上就是通過體溫下降來提示孩子要睡覺的。所以,隻要能成功把孩子身上的體溫開關“關閉”,深化他們身體裡生物節律發出的睡眠“提示”,孩子對睡覺這件事就不能再抗拒了。
②跟孩子做些無聊的事情,“關閉“大腦”開關
孩子在熱水沐浴之後,體溫會經曆先上升然後下降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需要90分鐘左右。在這段降溫的過程中,我們再把卧室的燈光調暗,室溫調到舒适,讓孩子穿上睡衣,這時候孩子已漸漸走進睡眠狀态了。
大家都會在孩子臨睡前講個小故事。講小故事沒錯是能夠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果小故事過于曲折,或者寓意比較深刻,要細心想想才能了解裡面的含義的話,孩子會一直沉浸在故事的情節裡,更加難以入睡。
我們要讓孩子的大腦開關調到“關閉”一檔,就盡量避免做一些重新“打開”大腦的事情。那麼做什麼事情能讓睡意“襲向”孩子?要讓孩子不再對其他的事情停止思考,那就用“無聊”填滿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嘗試給孩子念英文書、或者教孩子數綿羊。
念英文書不是為了讓孩子提早接觸英文,這隻是一種增強睡意的手段。因為孩子聽不懂英文,注意力集中在“媽媽一直在念一些我聽不懂的句子”上面,慢慢地就感到無聊了。同理,數綿羊也可以達到“無聊”的效果。
對于數綿羊的方法,其實我們固有的認知是極其錯誤的。“一隻綿羊、兩隻綿羊、三隻綿羊……”如果是按順序去數,得記住自己數到哪裡,大腦也會重新運轉起來。正确的方式,應該像英語裡數綿羊一樣:“sheep、sheep、sheep……”,目的是通過重複單一的詞語,把注意力集中到這件無聊的事情上,讓大腦停止運轉,能夠誘導孩子睡眠。
要有好的睡眠,就要大腦先處于完全放松的狀态。無論是通過念英文書,還是教孩子“數綿羊”,都是應用同一個底層策略:讓孩子進入大腦不再工作的狀态(關閉),有助于逐步平靜思緒,切換到放松的模式。
2、巧用“睡前活動計劃表”,讓習慣告訴孩子“是時候睡覺了”
1.習慣是如何運作的?
在《習慣的力量》一書裡曾經指出,習慣是由一系列行為變成自動的慣常行為組合。習慣的形成是因為大腦在尋找可以省力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更高效地處理事務。比如在刷牙前,你會習慣性地抹上牙膏。開車前,你會自覺調好位置,觀察後視鏡,把鑰匙插入開關,然後順時針轉動……這些都是大腦在無意識前提下指揮人去做的。我們做這一系列的動作,并不需要想太久,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習慣的養成要經過“暗示——慣常行為——獎賞”這一循環且封閉的過程。為了讓孩子更容易進入睡眠狀态,我們可以設計一系列的睡前活動(暗示),把這些活動形成一組“行為組合”,讓孩子要按時去做這些活動。孩子通過完成這些活動(作出行動),得到小紅花(獎賞),有效地形成了習慣的閉環。每當孩子完成了這個組合,就會産生無意識的提示:“做完這些東西,就應該睡覺了”。
2.運用“睡前活動計劃表”,形成良好的睡前習慣
首先,用一張空白的畫紙,設計一張每天必做的事務表,寫下需要孩子完成的活動。活動包括:1.洗澡;2.穿上睡衣;3.刷牙;4.上洗手間;5.讀一個故事;6.上床睡覺。然後,如果孩子順利完成一項任務,就在空格的地方貼個小紅花,或者讓孩子挑選一些感興趣的貼紙,貼在表格上。
因為低齡兒童還不識字,我們可以用圖案代替文字,做一張圖案形式的計劃表。洗澡用花灑圖案代替,穿睡衣就用睡衣的圖案代替……讓活動行為圖像化,更能提高孩子的參與程度。
如果是孩子上學了,能看得懂文字,那我們可以把計劃表設計成課程表的形式:橫排表頭是周一至周日,豎排表頭就是1-6項睡前活動任務。如果完成了一項,可以在上面用紅色筆打個勾。紅色筆是老師批改作業用的,打勾表示“做對了”,所以用紅色筆打勾,能增加孩子完成工作的動力。
通過每天反複做這一系列的活動,形成一個睡前行為組合,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習慣”。通過睡前習慣的養成,配合晝夜節律對身體的“提示”,孩子們更容易順利切換到睡眠狀态。
3、掌握“睡眠波”法,減少睡眠的幹擾,讓孩子在“黃金90分鐘”内達到最佳睡眠效果
1.認識“黃金90分鐘”睡眠法則
人們正常的睡眠結構周期分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 (REM)。NREM與REM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周期,兩種循環往複,每夜通常有 4~5個睡眠周期,每個周期90~110分鐘。
《斯坦福高效睡眠法》裡介紹道,最大的睡眠壓力的消除、自律神經的調整、生長激素的分泌、大腦的調節(記憶固定)等都出現在第一個NREM睡眠期。也就是說,入睡後第一個90分鐘是對睡眠質量的好壞有決定性作用——即“黃金90分鐘”。所以,我們必須盡量不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個90分鐘,而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獨立入睡。
圖片來自《斯坦福高效睡眠法》
2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具備獨自入睡的能力了。很多父母都不放心,表示孩子要在他們安撫之下才睡覺,或者讓孩子自己留在房間裡會讓孩子感到孤獨。但是在陪伴孩子睡眠的過程中,父母都會不自覺地刷手機,或者做翻身的動作——光線或者動靜都阻礙了孩子安心熟睡。因此,我們可以利用“睡眠波”法,讓孩子在沒有幫助下,自我安撫進入睡夢中。
2.巧用“睡眠波”法,慢慢與孩子進行分離,減少睡眠的幹擾
“睡眠波”法,就是父母像海洋裡的波浪,反複的,有節奏地造訪寶寶,讓寶寶感到安全。同時,留出一個空間給孩子,去發展他們的自我安撫能力,讓孩子掌握睡眠安撫的主動權。
1.離開
做完入睡前活動之後,我們把昏昏欲睡的孩子放到床上,然後跟孩子說:睡覺的時間到了,媽媽/爸爸就在外面,我愛你。然後離開房間。離開房間所說的話,也就是你的劇本,你需要熟記。每當孩子哭鬧的時候,要反複說這樣一個劇本。重要的是一個字一個字地重複,不要變化。
2.五分鐘檢查
如果孩子真的哭了,先等5分鐘,然後走進房間,然後一字不落地重複剛剛跟孩子說的劇本。這個時候不要安撫、觸碰或者把孩子抱起來。我們要做的是讓孩子知道你在哪兒,讓孩子信任你。
3.重複步驟2
有時,父母會反饋說:“這不管用。每次我進去的時候,寶寶都會哭得更大聲,表現得更狂躁。”這段時期,通常是在第一天、第二天或第三天晚上,孩子正在測試這種新模式,且反抗的時間會更長。這是正常的反應。保持5分鐘的間隔是因為5分鐘時間不長,而且這個頻率是可預見的,不會有風險。沒錯,他會哭得更大聲,情緒會更失控,但是按照這個頻率和可預見性,你一次又一次進來,他就會逐漸感到安全,不再擔心。
他會知道你在回應他,隻不過沒有用原來經常用的方法。一旦他開始信任你的新模式,就不會再反抗,而是保持放松,并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入睡能力。實現這個目标需要一定時間。
4.睡眠波的操作前提:父母的行動要保持一緻
睡眠波實際上是逐漸分離的過程。作為父母雙方都要一緻認為這項計劃非常有必要性。父母之中一方的行為不穩定,孩子就不會覺得非常有安全感。如果孩子覺得向父母其中一方“抗議”得到回應,那麼這項計劃就不能成功。
當然,我們要視孩子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制定這個分離計劃,有些孩子隻需要一周時間就能自己睡着,有些卻要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耐心。
如果孩子并不具備獨自睡眠的條件,比如容易驚醒,這樣的話我們就隻好先不要使用“睡眠波”法,盡量安靜地陪伴在孩子身邊。直到他們不容易那麼容易驚醒,才開始這個計劃。如果孩子還是比較難睡着,那就要請教專業的睡眠醫生了。
寫在最後人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隻有睡眠質量好,才能在另外的2/3時間裡精神百倍。建立睡前的習慣、采取“睡眠波”計劃,都是睡眠科學家們總結的經驗,可以為父母們提供一些操作性強的參考方案。這些方案的基本策略都是順應人體的生物節律,讓孩子應該入眠的時候更加感到昏昏欲睡。上文提到過,孩子自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晝夜系統,睡眠與清醒的時間,對于每個孩子來說,都會有所偏差。我們要通過觀察孩子活動規律,才能為自己孩子量身定做睡眠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