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薪休假制度逐步走進了中國尋常勞動者的生活,成為我國勞動者受法律保護的權利之一。那麼,作為普通員工或者HR,如何正确地理解關于帶薪年假的規定呢?我們來看下面的案例。
遭受社會毒打較少的社畜小乙秉持着“身前哪管身後事,浪得幾日算幾日”的人生原則,當身邊所有同事都卷到沒空休年假時,小乙已經休完其所有年假并通過事假的方式開始倒貼工資。後因小乙的父母對其行為忍無可忍,遂要求小乙離職并回家繼承家族事業。
離職當日,公司HR小甲根據其本年的在職時間,折算扣除了小乙部分年假工資。面對本不富裕而又雪上加霜的工資條,月入兩百八,不再笑哈哈,小乙怒而訴至仲裁委。
仲裁委經審理後認定,自本年1月1日起至小乙離職之日止,折算後小乙應休的年休假為2天,小乙實休年休假為7天。但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已安排的職工年休假天數多于職工應休年休假的天數的,用人單位不應做相應扣回。
最終,用人單位被判返還小乙該部分扣除工資。[案例情節純屬虛構]
據本案可以打個有趣的比方,作為國家為勞動者安排的獨立假期,年假實際是一種“隻進不出”的假期。也即,隻要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了休年假的一緻,即使休假天數超過了法定天數或約定天數,用人單位也無權對年假做相應的扣除。
在現行的勞動法體系下,隻要一名勞動者連續工作滿1年,即可在保留職務與工資的前提下享有至少5天的法定年休假。作為勞動者休息權的保障,年休假不因婚喪假、孕假、育兒假等任何假期的享有而減少,隻有在勞動者存在長期病假、事假或享有寒暑假的情形下才會消失。
在實務中,有部分用人單位因對年假的認知不足、調配不當或對企業的自主管理權進行了不科學的擴大解釋,最終招緻了承擔仲裁訴訟賠償的風險。
基于此,本文在此梳理幾大年假制定要點,以期協助企業制定合法的假期制度。
員工已連續工作滿1年。【注意:此處的連續并不限制于本單位,應當加上勞動者在其他單位的工作時間。可通過離職證明等相關材料驗證。】
可跨一個年度安排,也即員工在2022年未休的年假可于2023年使用。
按年休假天數支付員工3倍的日工資。
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當年度在本單位已過日曆天數÷365天)×職工本人全年應當享受的年休假天數-已休年休假天數。
以約定的年休假天數為準。
在不存在欺詐脅迫的前提下,勞動者自願通過書面聲明表示放棄年休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