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女記者為愛遠嫁卻屢遭家暴淩虐

女記者為愛遠嫁卻屢遭家暴淩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4 07:52:14

女記者為愛遠嫁卻屢遭家暴淩虐?名牌大學畢業,曾供職于國内幾乎是最有思想的某媒體,且是主力記者由一線城市遠嫁藏區青海,相識47天後閃婚愛情面前,那份執着與勇氣,讓人動容但故事的戲劇性往往來自于強烈的反差15年至今,足足6年時間,馬金瑜屢遭丈夫家暴家暴場景讓人慘不忍睹:大小便失禁、骨折、昏厥、下身出血……至今仍要帶着紙尿褲生活,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女記者為愛遠嫁卻屢遭家暴淩虐?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女記者為愛遠嫁卻屢遭家暴淩虐(從青海前女記者的悲慘遭遇談家暴問題)1

女記者為愛遠嫁卻屢遭家暴淩虐

名牌大學畢業,曾供職于國内幾乎是最有思想的某媒體,且是主力記者。由一線城市遠嫁藏區青海,相識47天後閃婚。愛情面前,那份執着與勇氣,讓人動容。但故事的戲劇性往往來自于強烈的反差。15年至今,足足6年時間,馬金瑜屢遭丈夫家暴。家暴場景讓人慘不忍睹:大小便失禁、骨折、昏厥、下身出血……至今仍要帶着紙尿褲生活。

最終,馬金瑜選擇了帶着三個孩子逃離。一紙文章訴苦難,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瞬間炸鍋。我全文閱讀了她的文章,驚歎唏噓。驚訝于她追求詩和遠方的勇敢,竟遭此殘忍虐待下場。感歎于她所受種種暴力,實非一個女人所能承受的。通篇文字流暢、自然、生動,字字血淚,讓人唏噓之餘,更加傷感。朗朗乾坤之下,本該是溫暖的家庭内部,究竟藏着多少人性的陰暗和罪惡呢?細思極恐。

這是一個關于家暴的話題。是新聞,也是社會的痼疾,所謂日光之下無新事。

家暴為什麼會發生呢?

家暴具有普遍性,會發生在幾乎所有的群體身上。無論什麼職業、種族、受教育程度的人身上,都有可能發生家暴現象。所以,馬金瑜事件,把責任歸咎于藏區的丈夫謝德成(非藏族)受教育程度低,甚至是藏區民風愚昧落後身上,實屬跑偏了。

家暴的本質是權力與控制。心理方面,家暴是因為施暴的一方有過強的控制欲、占有欲,同時内心過于自卑或過于嫉妒造成的。馬金瑜丈夫屢次因為懷疑她與别的男人有關系之後暴打她,就是典型的占有欲過強,内心嫉妒造成的。而嫉妒往往又是因為自卑。

家暴往往也與童年的經曆有關。兒童在成長環境中,如果經曆過父母一方被施暴,或自己被暴力對待過,長大後潛意識裡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式,認為暴力是正常的。即是所謂的代際傳遞,非生理遺傳,是一種精神遺傳。馬金瑜丈夫口中的“打倒的媳婦揉倒的面”,就是這種精神傳遞,或周圍社會環境所影響,從而對暴力習以為常。

家暴過程中,受害者為什麼不選擇逃離呢?

馬金瑜今天逃離了。但從15年至今,足有六年的時間,期間遭遇無數次暴力,她為什麼不逃離?

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

主觀方面。受害者往往被真愛所催眠。婚姻是愛情的果實,愛情修成正果,彌足珍貴,不忍去拆散它。也可能觀念上為了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庭,而強忍痛苦。還有可能是受害者性格軟弱,沒有逃離的勇氣。

客觀方面。首先是因為危險,危險的終極是被殺害。有數據統計,家暴造成的殺害事件,70%是發生在受害者逃離之後。能施暴,本身精神是有一定障礙的,在某些條件的刺激下,很容易做出極端舉動。馬金瑜丈夫屢次威脅要一起死,且搭上孩子一起死,就是極端危險的信号。其次受害者往往被孤立。經濟方面的孤立,會沒有逃脫的條件。社交上的孤立,會造成缺少周圍人的幫助,從而難以成功。

家暴的過程中,受害者精神上還容易罹患“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即受害者對加害者産生了感情,甚至會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這是人的精神上,在極端危險的情況下,在一種求生欲和自保意識作用下的本能反應。這是一種精神病症,但受害者卻完全意識不到。

願世間多一些愛與包容,少一些暴力與狹隘。也希望那些正在遭遇暴力對待的人,勇敢一些,戰勝自己的軟弱,敢于采取行動尋求幫助,同時拿起法律的武器自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