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持續的高溫天氣,讓崇明冰塊市場需求急劇上升。作為一家本土老牌制冰企業,上海蘇發制冰廠也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刻。記者日前走進該工廠,探訪制冰過程,了解制冰工人的别樣工作。
走進制冰間内,一股涼意撲面而來。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用水泥砌成的超大水池,上方排列着輸水管,下面用木闆蓋住的是被分成一格格的長方形鐵桶,這就是制作冰塊的模具。這些模具共有300個,可以一次性制冰10多噸。
吊冰、脫冰、注水……各個步驟一氣呵成。隻見負責人溫琴廣站在高高的水池邊,手中拿着操縱器,按下按鈕,已結成一格格冰塊的鐵桶立刻從水池裡被提起。然後,他将鐵桶浸入常溫水裡,過一會兒,重新将鐵桶吊起傾倒,十幾條大冰塊頓時呲溜一下同時滑出。随後,溫琴廣再次按下按鈕,将這些空桶重新注滿水。“因為池内是鹽水,鹽水冰點低,經過壓縮機制冷後,溫度可降到-15℃左右,所以經過十六個小時的冷卻後,桶裡的水就能凝固成冰塊。”溫琴廣介紹。
溫琴廣用鐵鈎夾住倒下的冰塊,再用力一拖,一塊塊1米長、40公分寬、100斤重的冰塊就滑到了鋪設好的軌道裡,工作人員高師傅立即用鐵鈎将冰塊拉入車内,再一塊塊裝上大卡車。雖然車裡冷氣圍繞,但裝完将近200條的冰塊,即使穿着短袖,高師傅也是大汗淋漓。
這些“出爐”的冰塊一部分會通過軌道滑入車裡,另外一部分則進入儲冰室,等待買家上門取貨。此時高師傅就要戴上手套、穿上軍大衣,鑽入儲冰室内,整理冰塊。當天,室外溫度36℃,酷熱難耐;室内卻隻有-3℃左右,寒氣逼人。極端的冷熱之間,真正讓人體驗到“冰火兩重天”的感覺。“大家都以為夏天在冰庫比較舒服,其實不是那麼回事,一會兒汗流浃背,一會兒渾身發冷,這個活不好受。”高師傅說。
據了解,上海蘇發制冰廠是崇明為數不多的制冰廠之一,制作冰塊已有10多年的時間,生産的是工業用冰,主要銷往農貿市場,用于水産降溫。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工廠平均每天生産冰塊100條左右,一個月大概生産100多噸冰,下個月需求量會更大一點,估計要生産200-300噸冰。一塊冰的批發價11元,用冰旺季持續至9月份。
記者:範立;攝影:黃天奇
編輯:陳錦源
責編:李琳、陳錦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