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7 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Homophobia,簡稱 IDAHO)。1990 年 5 月 17 日,世界衛生組織将「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列表中除名。
這是具有全球裡程碑意義的一天。
正如人權活動家凱爾·奈特(Kyle Knight)所言:它否定了一種将「某人的存在和身份」等同于「心理健康狀況」的認知。
在這個特别的日子,我們想邀請你重讀一封信。
▷精神分析學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935 年,精神分析學者弗洛伊德曾給一位懷疑自己的兒子是同性戀的母親回信。
他是這樣溝通的:
「我從信中判斷,您的孩子應該是一位同性戀。我訝異的是,您并沒有用這個字眼描述你的孩子。
我好奇,為什麼你不願意這樣描述你的孩子?同性戀很顯然沒什麼好處,但也沒什麼好丢臉的。它不是種惡習,也不是件降格的事,更不是一種疾病。
我們認為,它是一種發展而來的『性的多樣性』。從古代到當代,都有許多偉大的人都是同性戀(柏拉圖、米開朗基羅、達文西等)。
讓我們去迫害同性戀、将其視為罪刑,是一種很強烈的不正義。如果您不願意相信我,可以去讀讀哈維洛克·艾利斯的書。
如果您想要我幫忙,我猜,您是希望消除同性戀,讓孩子變成正常的異性戀。我的答案是:通常,我們不能做到這件事。
精神分析能為您兒子提供的,是另一種生活方式。如果他不快樂、神經緊張、内心沖突強烈、社交退縮,精神分析或許能為他提供平靜和諧。不論他是同性戀,還是異性戀。
如果您下定決心,要讓孩子來接受我的治療——盡管我猜您不會答應——他都必須要來維也納,因為我最近沒有打算離開這裡。不管如何,請讓我知道您的答案。」
弗洛伊德
P.S.我并不覺得您的手寫信很難閱讀,也希望您不嫌棄我的字迹潦草,或文法難以入眼。
2022 年,LGBTQIA 社區将「國際不再恐同日」的主題定為:我們的身體、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權利(Our Bodies, Our Lives, Our Rights)。
旨在提醒人們:
在今天,仍有 37 個國家認為同性戀是違法的,世界上依然有許多人活在對 LGBTQIA 的恐懼中。Ta 們無權自由表達性别與性取向,身體被暴力對待,心理健康岌岌可危。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權生活在沒有恐懼同性戀、跨性、雙性戀的人際或結構性歧視環境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