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0:18:23

來源:新華報業網

江蘇省溧陽市多丘陵,上興鎮即以丘陵地貌為主,曹山坐落在此。在農村公路修好之前,現已并入上興鎮的上沛鎮農民,到一趟溧陽市區要花三四個小時。丘陵地帶以旱地、荒坡地為主,隻能種山芋、玉米等,經濟效益低下。2018年10月,上興鎮轄區内以丘陵地貌為主的區域被确定為曹山旅遊度假區,昔日長滿灌木和雜樹的荒坡種上了經濟林果,山青了、水美了,一條如今遐迩聞名的“溧陽一号公路”環繞這一區域,曹山成為溧陽市繼天目湖、南山竹海之後的又一風景區。近日,記者在上興鎮的三個村采訪時深深感受到:綠水青山給村民帶來滾滾财源。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

“芳香經濟”富了偏僻窮村

現任曹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的林富春,擔任過多年井塘村(現已并入祠堂村)黨支部書記,這個村位于溧陽和南京市高淳區、溧水區交界的三角地帶。“走,我們先去看看村裡的十裡桂花長廊!”

還沒到祠堂村,路兩邊就已全是枝繁葉茂的桂花樹,一片一片桂花林向山上伸展,在快要進村的一個轉彎處,立有一塊巨石,刻着“江南桂花第一園”七個大字。

“我們村和周邊村種的桂花樹,加起來有8000畝,是全省最大的桂花樹種植基地。”坐在桂花林裡,老林打開了話匣子:這裡的丘陵土壤條件差,村民隻能種一些靠天收的農作物,很多村民窮得連種子、農資錢都要賒欠。早年做過企業的林富春四處考察後,覺得隻有發展苗木業才能改變貧窮面貌。村裡買來桂花樹苗種,每棵30元,給500多戶村民每家發100棵左右,每棵隻收村民10元。這一來,村民的房前屋後、村子周邊,漫山遍野都是桂花樹,有的人家種了3000多棵,桂花樹尚小時,地裡套種油菜、小麥;隻用了一兩年,村子就成為遠近聞名的桂花村,南京林業大學桂花專家向其柏教授把這個村作為研究基地。

桂花樹種植面積大了後,整個村莊就像一座森林公園,苗木經紀人紛至沓來,樹徑10厘米的桂花樹,每棵售價達800元,村民畝均增收5000元。“這兩年,一到桂花開的日子,來自南京、常州的遊客就在桂花林裡露營,村民的農副産品不出村就銷售一空。”林富春說,曹山旅遊度假區設立以來,祠堂村以其“芳香經濟”成為富有特色的旅遊景點。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

“甜蜜經濟”帶動多種業态

龍峰村距離祠堂村不遠,這個村以種植藍莓而遠近聞名,村黨支部書記餘慶貴說,藍莓這一“甜蜜經濟”不僅直接讓農民增收,而且讓很多外出創業的村民回到村裡,經營三産。“這故事也要從荒山變青山說起。”餘慶貴說。

與祠堂村一樣,龍峰村原本也是溧陽的貧困村,村裡的土地多是荒坡,雜草叢生。早些年,為了改變貧窮面貌,村裡引進黑莓種植,坡地上、村民的房前屋後都種上了黑莓,主要供出口,頭幾年收入良好;後來,由于貿易壁壘,黑莓斷了銷路,村民含淚砍掉了黑莓樹。一次,餘慶貴到溧水區傅家邊參觀,嘗到一種黑莓飲料,頓時想到,必須搞深加工拉長産業鍊,隻賣初級農産品會一直受制于人。回到村裡,他動員村民種植藍莓,以前搞過經營的餘慶貴從溧水“挖”來一名藍莓深加工技術人員,上了深加工生産線,幾年下來,深加工産品已多達65種,在線上線下同時銷售,“今年是銷售形勢最好的一年。”他說,有了深加工企業後,村民種的藍莓再也不愁銷路了,如今,全村12個家庭農場、15家專業合作社的藍莓種植面積3000多畝,加工企業每年收購價格穩中有升。

漫山遍野的藍莓樹,徹底改變了龍峰村的面貌,從而順利劃入曹山旅遊度假區的核心區,這一來,吸引了很多早些年外出創業的村民“鳳還巢”,他們回村辦起4家頗具規模的農家樂,還建了一家三星級旅遊酒店。“由于我們村的生态環境好,一家知名企業決定投資建設國家級田園綜合體,目前項目已經動工。”餘慶貴說。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3

“民宿經濟”實現小村帶大村

牛馬塘是上興鎮餘巷村19個自然村中的一個,因為村邊有三口水塘而命名,這個自然村的樹木特别多,村莊都在綠樹掩映中。三年前記者走訪這個自然村時,除了有了規劃圖,此村與别的自然村沒有什麼區别。

但現在走進這個自然村,記者大吃一驚:蜿蜒彎曲的柏油路通到每家門口,路邊種滿了各類花草,用籬笆精心隔離開來;一棟棟式樣各異的、外立面嶄新的小樓在高大濃密的樹林間高低錯落,這裡已變成民宿村。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4

溧陽曹山花居文化旅遊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這一民宿村的裝修和經營,董事長袁曉羽說,現在看上去很“潮”的民宿都是在村民原有住宅上翻修而成,在不突破原有建設用地指标的前提下,村民把舊宅出讓給企業,集中新建新的居住中心。舊宅改造的民宿共有100多間房,今年4月投入營運,盡管受疫情影響,但5個月來的平均入住率仍達60%,“由于民宿村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網上預訂越來越火爆,國慶長假期間已一房難求。”袁曉羽說,民俗營運團隊共100多人,95%是本村或鄰村的村民,人均務工收入可達5萬元以上,民宿酒店使用的農副産品就地取材,今年開業以來的5個月裡就采購了六七百萬元,“各家的跑山雞産了蛋、山芋地裡挖了山芋,都拿來賣給我們。”她說,19個自然村的土特産品再也不愁賣了,而且可以賣出好價錢。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5

産業強鎮建設到底有多重要(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6

餘巷村黨總支書記蔣志敏說,2017年,餘巷村還是溧陽市經濟薄弱村,村集體經濟收入不足10萬元,但由于村莊綠化好、環境優美,因此吸引了投資者,現在,牛馬塘一個自然村帶動了其他18個自然村,農産品賣出好價錢了,還吸引了一批原來在外地創業的村民回來,58歲的村民王嶽彪原來在南京當釀酒師,現在回村開了家釀酒作坊,生意很紅火;50歲的王志強原來在外地包田種蘑菇,他家人口多、宅基地面積大,現在翻建一新,開了民宿。“一個小村拉動大村和鄰村共同發展,靠的就是保持了好生态。”他說。

通訊員 史裕華 攝影/史茵傑 交彙點記者 朱新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