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河南衛視新星

河南衛視新星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7:53:33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1

作者|沈丹陽

最近幾次節日晚會收獲滿堂彩後,網友們幾乎形成了“每逢晚會看河南”的習慣。今年的中秋節來了,而河南衛視再次沒有讓人失望。

這一次首先被熱烈追捧的,是一對“CP”。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2

誰能想到當年甄嬛傳裡“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的沈眉莊與“那日的酒并不足以讓我動情”的溫實初,這段萬千觀衆心裡的意難平,竟然在劇集播出十年後的一場中秋節晚會裡尋得了圓滿!

不出所料,看到這一幕的網友們瘋魔了,他們在各大社交媒體平台上表達着内心的激動與欣慰,微博話題#河南衛視讓沈眉莊溫實初he了#,更是在當晚直接沖上了熱搜。

“河南衛視真的太會了!我嗑的CP十年後還有售後。”

“冷知識:甄嬛傳的首播就是在河南衛視的都市頻道。”

“眉姐姐和溫太醫終于在一起了,河南衛視真有你的!”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3

而這隻是河南衛視9月19日晚《中秋奇妙遊》大型出圈現場的其中之一。

以皮影戲開篇,整場晚會以唐宮樂師之女“唐小月”為主人公,演繹了母女二人在中秋佳節之際來到洛陽洛邑古城尋找父親(丈夫),并通過重重任務的考驗、在不同的時空中集齊了代表不同傳統文化内涵的信物,最終得以阖家團圓的故事。

60分鐘時間,10個節目,晚會以極富節奏感的方式、層層遞進地展現出了一個具有傳統文化底蘊的視覺饕餮盛宴,看得網友們直呼“河南衛視殺瘋了”、“這種神仙節目是我能看的嗎”、“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

開場即炸場,在火龍舞和打鐵花營造出的漫天銀光中,一聲“皓月長空,鼓舞避疫,願天下豐谷,四海平安”震得人頭皮發麻,直接道出了億萬人心中的期許。除了被譽為黃河流域十大民間藝術之首的打鐵花之外,畫面中還出現了洛陽牡丹鼓等民俗元素。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4

還沒等人們從火樹銀花不夜天中回過神來,一曲《歸鶴來兮》舞就把觀衆帶入了“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仙境之中。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吉祥與高雅的象征,“鶴”者“合”也,意味着家人歸來之意,而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白鶴少年蘇海陸,年僅26歲,被稱為“古典舞教科書大神”。眼尖的網友還發現了轉鏡中的開封徽宗瑞鶴圖,可謂滿滿的細節驚喜。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5

四歲的小和尚三寶臉上帶着常人少有的堅毅果敢,他認真地詢問師傅怎麼才能練好功夫,師傅回答說,“少林七十二絕技,苦練皆可入門。隻有戰勝自我,守護初心,才是功夫之本”。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6

四歲的小和尚三寶臉上帶着常人少有的堅毅果敢,他認真地詢問師傅怎麼才能練好功夫,師傅回答說,“少林七十二絕技,苦練皆可入門。隻有戰勝自我,守護初心,才是功夫之本”。

當然,一個堅持把《梨園春》做了近30年的衛視,是不會割舍掉骨子裡對戲曲的愛的。在唐小月的帶領下,河南衛視用《戲韻》把觀衆帶入了後台,更妙的是通過沉浸式的現場感,這個節目将“靴子張”、“盔頭李”、“繡娘”等戲曲文化傳承人彙聚一堂,讓“台下十年功”的那些老手藝和老規矩得以重現,幾分鐘内盡展粉墨春秋。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7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覺得這台晚會的亮點已經足夠回味一陣了?

其實這才剛開始,一波又一波形式新穎的文化暴擊正在來的路上。

如果不是親眼看完了這場節目,很難相信大衆刻闆印象中略顯枯燥無趣的傳統文化,能以如此缤紛多樣的形式表演出來,更難得的是,在追求新穎和視覺效果的同時,傳統文化又沒有失去原本的厚重與質樸。

在《墨舞中秋》中,中國書法三名貼之一的《中秋帖》與潑墨舞相結合,書法的表演者居然請到了王羲之第75代傳承人王文傑,網友們一邊驚呼二維空間的書法和三維空間的舞蹈互通了次元壁,一邊也感歎自己活久見。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8

在《豫見》中,古典樂器不僅奏出了電子音樂風,XR虛拟技術的加持還讓現場多了幾分賽博朋克的味道。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9

在《東都行者》中,孤僧起舞于大漠孤煙中,他跋涉過千山萬水,穿越過風霜雨雪,倉皇過戰火,也困頓過饑渴,卻終在掬水而飲時看到了倒影中的行者,從此頓悟經曆即是修行。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10

被網友們稱之為晚會“白月光”的節目,是周深所演唱的《若思念,便思念》,一身白衣的少年将“客從河洛來”的故事動人溫婉地徐徐道來。看到龍門石窟和福建土樓在月光下遙相呼應的情景,衆多河南福建兩地網友忍不住潸然淚下,而這幕天涯共此時之景也讓所有觀者感觸良多。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11

整場晚會的氣氛,也在四方遊子對團圓的期冀中,到達了頂峰。

河南衛視新星(河南衛視下凡辛苦了)12

如果說一次出圈是“幸運”,二次出圈是“偶然”,三次出圈是“有點東西”,那次次出圈隻能解釋為“藏不住的實力”了。不得不說,從牛年春節《唐宮夜宴》中可愛逗趣的小宮女們,到《端午奇妙遊》裡驚為天人的水下洛神舞,再到《七夕奇妙遊》中龍門石窟的飛天神女,河南衛視以打造節日系列IP的方式,包攬了“晚會界的MVP”,且每逢佳節就瘋狂出圈。

就河南衛視從默默無聞到火遍全網的“逆襲”原因,歸結起來就是:作為曆經20多個王朝變遷的曆史古都,河南衛視以深厚的傳統文化積澱為優勢,找到了互聯網時代中與年輕人對話的方法。

值得更進一步思考的是,這種方法在多次嘗試後,并沒有令喜新厭舊的年輕人感到審美疲勞。相反地,河南衛視開始更深入地用傳統文化與更廣泛的群體進行溝通對話。

但這種方式絕不是迎合與讨好。雖然借助了短視頻、直播,以及社交媒體等互聯網時代流行的傳播方式,河南衛視的節目策劃本質上是有些“反流量”的。比如在奇妙遊系列的晚會中,你很難看到備受追捧的流量明星的身影。與以往流量明星拼盤式的晚會不同,嘉賓在河南衛視的節目中更多是服務于主題和内容的客體,如果剛好有剩餘的經費請到了流量明星,那也是錦上添花的事。

如果觀察得再仔細一些,會發現河南衛視晚會的内核不僅是輸出傳統文化,其内裡還有一種基于新時代思想的文化内省。無論是《唐宮夜宴》還是《中秋奇妙遊》,它們都選擇了從女性視角切入。《唐宮夜宴》在宮廷少女樂師的選擇上,既沒有完全趨合古代唐朝的“以肥為美”,也沒有突顯當代的“白幼瘦”審美,而是選擇了14位體态各異、風韻不同的舞者。

同樣的,《中秋奇妙遊》中沈眉莊和溫實初在另一個時空的圓滿結局,看似是一種玩梗炒CP的手段,但也透露着對古代封建婚姻的不屑與批判。而貫穿故事始終的女主角唐小月,她在完成任務後穿越到現代看到了努力工作的自己,那時指引她的月神告訴她“未來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樣,擔當重任”。

站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連接點處,用真誠的内容與觀衆交流、共鳴、共情,這樣的節目應該很難被觀衆看膩吧?

《中秋奇妙遊》節目的最後,唐小月和父母終于得以重聚,他們一家人對月飲酒,享受着人世間的天倫之樂。在與父母吃過團圓飯後,唐小月與前來的朋友們一同去集市玩耍,路過賣燈籠的攤位時,老闆正提筆寫着“風調雨順”幾個大字。

“那句「風調雨順」讓我破防了,暴雨洪水剛過去兩個月,但很多當時急着趕回家的人,這次中秋卻無法團圓了。”一位網友在節目視頻留言道。

而這條留言下方有人回複,“人若思念便思念,終會相見”。

“人若思念便思念,終會相見”。

來源:品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