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家的孫膑、龐涓和田忌在群雄逐鹿舞台上精彩亮相,接下來就輪到縱橫家們粉墨登場。其中的代表就是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詳的張儀、公孫衍和陳轸等人。其實,遠交近攻的外交思路在春秋時代已多次上演。但在齊魏争霸後,随着地緣格局和各國國力的變法,這種外交家代表的學派受到了更大的重視。
縱橫家的登場
縱橫家最初就是為了外交和禮儀接待而設立的
縱橫家最早出自周代的“行人”這一官職,主要負責外交和接待賓客。這就需要行人具有必要的禮儀和人文地理知識,以便更好地履行職責。
在出身方面,《戰國策》中以魏國和周國的縱橫策士數量最多。這是因為魏國本身就用輕視周禮,重視人才的實際才華。所以較早地限制了王公子弟的無功受祿,對各種布衣将相比較友好。而周國的洛陽城,要接受天下諸侯的述職觐見,諸侯們會從各地帶來自己封地的情況報告。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也讓這裡成為商旅趨之若鹜的貿易中心。加上有神聖的九鼎作為王城的護身符,讓所有強國都不敢輕易吞并這片土地。南來北往的人流不僅讓周人變得樂于經商、視野開闊,而且讓洛陽成為了天下的情報集散地。這就是蘇秦、張儀和公孫衍等人的出生在周國和魏國的背景。得天獨厚的優勢,很容易讓他們成為具備各方面知識的人才。
洛陽作為天下要沖 出産了很多縱橫家
在身份認同上,魏國向來對于士人來去自由的寬容态度,讓縱橫策士們大膽選擇自己願意效忠的勢力服務。所以他們對于自己的出生地并沒有絕對的依附觀念。在他們的心中,諸夏世界遠比自己的母國重要,而個人的成就又比諸夏世界重要。因此可以算是一群鋒芒畢露、功利心重且極端自我的人。這就是他們為什麼敢于同時在多國任職,而且被君王派到他國為相的原因。因為出國任官,既是作為人質,也可以打入敵國朝堂。從敵營内部獲得情報,并影響敵國的内政決策。這比在戰場上的厮殺更為重要。
至于知識背景,由于三晉民風尚武好戰和魏國的軍國化改革,所以對于士人的軍事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魏國的很多名士不僅僅是嘴炮高手,而且還有一定的軍事才能。衛鞅、張儀、吳起和公孫衍都是如此。
吳起如果不是軍事才能出衆 也可能成為縱橫家
在政治主張上,縱橫家們雖然知兵但反而不主張濫用武力,隻将其作為最後手段。這是因為随着各國動員能力和軍隊規模的提升,諸侯們可以征調數目巨大的糧草和兵力,并用更高的運輸效率支持長途奔襲和跨過遠征。戰争時間從春秋時代的幾天,延長至後來的數個月。對于進攻者和防禦者而言,長時間的戰鬥無疑都意味着巨大的損耗。特别是防守方的國土和田野,會受到敵軍更加殘酷的破壞。所以在開戰之前都需要更加謹慎,小心布局。一旦啟動戰争機器,戰争就會按照自己的邏輯運作,把所有人都卷入深淵。
地緣上,各大國之間都沒有緩沖區。在剩下不多的中等諸侯國裡,宋國和中山國都有不俗的防禦能力,能抵禦周邊強權的侵擾。也就是說各大勢力需要直面彼此,少有回旋的餘地。在這樣的環境下開戰,不得不慎之又慎。否則很可能讓國家陷入萬劫不複的深淵之中。諸侯們清晰地看到,魏惠王盲目發動大規模戰争不僅沒有達到壓制對手的目的,反而導緻了自身的衰敗。
戰争烈度的加強 讓所有人對開戰抱以謹慎态度
七國的地理格局
七雄之中 以韓魏兩國的地緣情況最為糟糕
位于天下之中的魏國,因為與秦韓趙楚四面接壤,所以很容易陷入多面作戰的不利态勢。和三晉率先開始變法一樣,魏國開始謀劃用外交攻勢破局。後來被列國運用的縱橫之術也就此誕生。但在操縱和執行上,連橫的秦國比玩合縱的六國具有更大的優勢與主動性。
連橫的意思是秦國沿着東西方向開展外交攻勢,聯合東方的諸侯讨伐其他國家。而合縱的意思是面對秦國向東的俯沖,各國結成南北走向的防線限制秦人的東出。這樣的謀略其實也和天下的地理格局有關系。從各國的自然地理,人文傳統和政治訴求的角度看,連橫比合縱有天然的優勢。
地緣形式讓秦國的連橫優勢遠大于合縱
秦人的連橫之策,是從西向東進發。沿着西周統治天下的中樞,東出崤山-函谷關,直面秦國的是韓國和周國。相比于關東諸侯,秦國的核心地帶關中有四座關塞防禦,四周都是險峻山地。隻要控制住幾座主要關口,就是進可攻,退可守。因為國土孤懸于諸夏西陲,秦國強大時可以自成一極,衰敗時可以偏安于西部以自保。這給了秦國以更加充足的回旋餘地。這樣的地理優勢,其實為秦國的多次變法運動提供了保護。在對外政策上,秦人進退道路明确,而且戰略目标比較清晰。所以外交策略顯得更加靈活。從第二級地理階梯向下前進,有着俯沖的态勢。
橫在秦人東出的道路上的,首先是渭河平原西北方的運城盆地。這些先後屬于晉國和魏國,位于黃河大拐彎的東邊,所魏國被稱之為河東地區。黃河西岸的土地被稱之為河西地區。渭河平原和運城盆地,僅僅有黃河和少量山地相隔,彼此近在咫尺。黃河以西秦國的動靜,魏國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打聽到,反之亦然。除此之外,魏國的上郡連接北方的戎狄,是與義渠國進行交通的通道。也可以從北方包抄秦國。
春秋的晉國曾經長期深入河西壓制秦國
秦人很清楚的意識到了西周崛起的這一地理優勢。于是也為自己造勢,秦獻公借周朝太史之口宣布:周原來與秦國由合而分,分後五百年再合為一體,合後秦國将會有霸主崛起。
所以秦國東出的主要阻礙,就是打通連接關中到洛陽的崤函通道。在晉國和魏國最強大時,晉軍一度越過黃河,将秦國領土壓縮至洛水流域。但是從秦獻公時代起,秦軍開始奮力扭轉這一不利态勢。他發動發動石門之戰和少梁之戰,試圖逐漸扳回局面。
函谷關既是秦國的門戶 又是秦國的前進基地
相比之下,連橫的天然劣勢在于山東六國因為國力強弱,曆史視野不同。再加上缺乏共同的經濟利益,所以聯合其實非常困難。
魏國的興衰和河西的得失幾乎是同步的。而位于中原地區的河内,則是魏國向東争霸中原的戰略基地。但兩片領土之間夾着韓國,隻有狹窄通道相連,彼此馳援非常不利。随着魏齊争霸的失敗,魏國在河西和上郡的領土逐漸被秦人掠奪,所以魏國的核心地帶反而變成了以大梁為中心的中原地區。正如張儀所言,魏國的大梁到韓國的新鄭和楚國的陳縣都是一馬平川,敵人急行軍就可以趕到。
魏國的河外與河内地區
控制河西地區後,韓國的杠鈴形領土也暴露在了秦國兵鋒之下。韓國土地貧瘠險惡,農作物産出有限,國庫中的存糧難以支撐兩年。一旦一年欠收,全國都要遭受饑荒。在國土形狀上,韓國的領地大緻分為山地地區的上黨郡和與周王室接壤的三川郡。兩片國土也是難以互相馳援。而周天子近在咫尺,是不能輕易動兵征服的領土。這樣的地緣限制了韓國的硬實力。所以韓國的可戰之兵遠遠少于魏國。到了戰國中後期,秦國幾乎每隔幾年就能從韓國掠奪土地。
總體上看,韓國和魏國的國土相互嵌套,犬牙交錯。而且兩國都曾對鄭國、宋國、衛國等中原小國擴張領土,也獲得了他們四戰之地的地理位置,成為了戰國時代的中心之國。如果自身國力不強,他們就隻能選擇依附于四周的大強國。相比之下,魏國國力較強,尚且有自主選擇戰争與結盟的能力,而韓國就隻有永久性地依附于秦國、魏國或者楚國。韓魏的男丁大都是與秦國作戰的士卒的後裔,對于秦人帶來的殺戮都很得咬牙切齒。
相對安逸的燕國 總是容易慢人半拍
在北方的周邊國家中,燕國因為地理位置偏僻,南下中原的道路被齊國和趙國長期封堵。再加上春秋初年險些被山戎滅國,所以隻能專注于對草原之敵的防禦和擴張。燕國地跨燕山南北,東臨渤海灣,盛産魚、鹽、棗、栗、桑、薊等特産,能從渤海灣煮鹽。所以即使地理條件不利于農耕,但也号稱“天府”。再加上長期沒有大規模戰事困擾,所以也有相當數量的粟米儲備。
雖然燕國免于中原争霸的烽火塗炭而最為安逸。但是燕國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防禦南方的齊國過于強大,所以和中原溝通的交通要道被齊國阻斷。這讓燕國長期成為文化和人才窪地,思想體系跟不上變革。在列國推行變法時還在堅守周禮,相比于時代慢了半拍。齊國和趙國的封堵,導緻了燕國與二者的長期矛盾。特别是姜姓齊國的霸業,無疑讓地位高貴但是實力薄弱的燕國君主心生不滿。
齊國一直被燕國視為最大威脅
相比于遠方的楚國和秦國,齊國和趙國才是長期以來的燕國之敵。燕國甚至成為了秦國的遠方盟友,結成了聯姻關系。這樣的眼界,肯定會限制燕國全身心地參與到合縱中。慷慨悲歌的燕國,一旦積蓄起足夠的實力,就會将怒火對着趙國和齊國發洩。
北方的趙國領土地跨太行山東西兩側,占據着山西北部的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以及太行山要道,還有華北平原上的部分土地。兩土分别以晉陽和邯鄲為中心。雖然和燕國一樣農業條件不好,但是在黃土高原上有太行山和呂梁山保護,地理形勢易守難攻。隻是北方的婁煩和林胡的威脅不時存在。
趙國與中山國也是一對生死冤家
但位于趙國心腹位置的中山國,已經建立了中原諸侯的體制,而且有不錯的軍事征戰能力。晉國和魏國的屢次讨伐都沒有讓他們滅亡,是齊國和魏國制衡趙國的棋子。相比之下,趙國處于齊-秦國-韓國-國等勢力的包圍之中。在擊敗各色戎狄之前,也是一個“中央之國”,地緣局勢比較緊張。雖然趙國位于曾經的白狄和赤狄故土,但是在軍事改革前,這一軍事潛力難以被徹底釋放。所以趙國在趙雍手下韬光養晦了相當長的時間。他們的主要地緣訴求,前期是擺脫魏國的控制,後期是防禦秦國和中山國的入侵。相比之下秦國并不是最主要的對手。
作為胡化趙國的反面,方圓500裡的諸夏化白狄--中山國。他們面對東方,背對太行山區,控制了太行山進入平原的要道。在地區争霸中也是大有作用。
齊國是邊緣大國中地緣形式最差的一個
相比之下,此時最有潛力和餘地與秦國争雄的,主要是東方和南方的兩個邊緣大國:齊國和楚國。
齊國的地緣訴求是在坐保本土的基礎上,向北防禦垂垂老矣的燕國,向南與楚國争奪淮泗流域的十二個小諸侯。随着魏國東遷,魏國會和齊國争奪衛國和宋國的領土。但對于秦國和燕國一樣,齊國沒有直接的厲害關系。在田氏代齊之後,齊國也不再是周王室在東方的藩臣,成為一個颠覆傳統分封秩序的大國。他們開始謀求恢複齊桓公時代的霸業。
田氏代齊後已經成為了周朝體系的解構者
南方的楚國憑借着吳起變法後的短暫雄起,成為了山東六國能左右天下局勢的強大力量。在魏武侯時代,楚軍曾在吳起的帶領下于公元前383年越過黃河北伐,切斷了魏國河東和河内兩塊的聯系,險些腰斬了強盛期的魏國。
經過楚肅王時代的緩沖後,楚國再度成為了一流大國。憑借着廣大的國土和春秋以來的曆史眼光,楚國和秦國一樣是有志取代周王室的強大諸侯。此時楚國的主要敵人除了齊國,就是威脅南陽盆地的韓國,還有淮泗流域的魏國。這算是晉楚争霸與齊楚争霸的延續。楚國和秦國此時是松散的同盟關系。對于北方的趙國,楚國一直是它對抗魏國的同盟者。在吳起北伐魏國時,趙國還曾南下出兵響應。桂陵之戰時,楚國也是趙國的求救對象之一。
北上的楚軍 險些提前将魏國的霸業擊落
由此可見,合縱列國因為地理位置和曆史眼光的差異,對于秦國的态度不盡相同。燕國和韓國因為實力較弱,是戰略上的近視眼。齊國和楚國因為實力較強,屬于典型的遠視眼。而魏國因為首當其沖,而被迫表現得特别靈活。
此外,六國之間沒有共同的經濟利益作為連接彼此的紐帶,所以合縱聯盟很難以持久。因為彼此并非利益攸關,聯合出兵抗秦在很多時候隻是一句空話。
楚是戰國前期地緣形式僅次于秦的大國
合縱的開始
秦國的步步緊逼 迫使魏國開始搞合縱
公元前341年,魏國在馬陵之戰慘敗。同時遭到秦國、齊國、趙國和楚國的四面圍攻。其中,秦國的攻略方向就是魏國的西部疆土,以求打通秦國東進的通道。魏惠王曾經親自挂帥反擊河西的秦軍,但卻被衛鞅擊敗。第二年,衛鞅以擺鴻門宴的形式,将魏國将領公子卬俘獲,再次擊敗魏軍。公元前338年,秦軍進攻山西河津的岸門,魏國再次喪師失地。
為了扭轉自馬陵之戰以來的不利局面,魏國相國惠施向建議帶着附屬的小國君主,換上臣子之服朝拜齊威侯。魏國在沒有天然屏障用于防禦的情況下,就隻有想辦法分散自己承受的火力。但南方的楚國非常重視自己稱王的地位,認為自己是除了周天子之外唯一的王。所以魏國想用齊國和魏國互相稱王的方式,表面上滿足齊國的虛榮心和成就感,其實是想把齊魏綁在一起。進而借刀殺人,報複齊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給魏國的打擊。
受到魏國拉攏的齊威王
于是在公元前336--335年,魏國和齊國君主兩次互相尊對方為王。這一行為刺激了已經稱王的楚國,而且讓齊國和魏國之間的趙國警覺起來。于是楚威王親自帶兵圍攻齊國的徐州,在當地打敗齊軍。與此同時,北方的邊緣國家趙國也與楚國聯合起來,發兵攻擊魏國的黃城。雖然這一番操作分擔了魏國東線的壓力,但是秦國在西線對魏國的攻勢依舊沒有減輕。
公元前333年,秦惠文王啟用魏國的陰晉人公孫衍為大良造,謀劃進一步打擊魏國。魏惠王順勢将陰晉(陝西華陰以東)送給了秦國,表示讨好,秦國将之改名為甯秦。
先後為秦魏兩國服務的公孫衍
這是山東六國向秦國割地求和的起點,也是蘇洵《六國論》中的曆史背景。但用象征着硬實力的土地,換取秦人的暫緩攻擊,從長遠看是助長了秦國的國力和氣焰。隻是因為當時的魏國還有足夠的領土和财富供魏惠王揮霍。
公元前332年,秦人的口味被公孫衍吊大。他們攻陷了魏國上郡的雕陰(陝西甘泉縣),俘虜了負責修建魏國長城的龍賈,殺死魏軍8萬人。這些人也是魏國在西線的最後後備隊,一旦被消耗完,政權的根基就會随之動搖。
秦國的軍事優勢 壓迫着魏國逐漸向東撤退
魏國的屈服
曾在楚國受過侮辱的張儀
與此同時,秦軍開始攻擊黃河大拐彎以南的魏國領地,汾陰和皮氏先後淪陷。在這一時期,出身魏國王族旁支的張儀在楚國和魏國等國漂泊後,選擇入秦謀求發展。此前,張儀前往楚國令尹家中飲酒。但因為被懷疑偷竊,遭到一頓暴打。經過這件事情,張儀對楚人傲慢自大但情報不甚靈敏的本質,有了深刻認識。也為他日後報複楚國埋下了伏筆。
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出兵伐魏國和齊國。張儀認為魏國領土沒有天險可供防禦,魏王将兵力均勻得部署在邊境上,其實沒有防禦重點。就算魏國擊敗了楚國,秦國也可以趁着兩敗俱傷之際奪取領地。如果魏國戰敗,秦國也可以趁虛而入。但魏國的軍功爵制度還是比較有韌性的,每次秦魏開戰,秦軍死傷也不在少數。所以張儀決定做個“順水人情”。
秦人用征服的魏國遺民部隊 增援魏國本部
在他的建議下,秦國從新征服的魏國皮氏征調了10000名魏人和百乘戰車,發兵幫助魏國抗楚。雖然楚國一開始打得很順利,但是在秦國征調的魏人的幫助下被擊敗。魏國也在戰争中付出了極大代價。
作為回報,張儀趁機要求魏國割地作為回報,否則秦國會趁虛而入。魏惠王隻好将上郡的15縣獻給秦國。這番操作讓秦國不費本國的一兵一卒就獲得了上郡土地,完全是淨賺。這樣一來,魏國無法從西北方包抄秦國。而秦國也斬斷了魏國和義渠相互勾連的通道,并在河西地區也有了屏障。随後秦軍再接再厲,攻陷了趙國的蔺、離石和魏國的蒲陽,從西北南三面包圍了魏國領地。
依靠秦國的國力 張儀成為了諸夏外交舞台上的明星
為了防止楚國進一步做大,張儀讓說客陳轸去遊說楚國大司馬昭陽棄了伐齊的念頭。楚國的擴張就暫時被遏制住。也說明楚國此時對于秦國的威脅還沒有直觀感受。
此時秦國的目的不是打死魏國,而是将魏國由齊魏聯盟拉到自己的這一邊。所以在輪番取勝之後,秦國将曲沃、焦、皮氏等地還給魏國。其目的是收複魏國加入秦國這一邊,讓其他諸侯國效仿之,進而一步步地蠶食其他諸侯的領土。
秦國的連橫戰略的目的就是一路東進
公元前326年,秦公赢驷前往新獲得的上郡戎狄之地,進行冬季臘祭。這一舉動是招撫戎狄部落,意思是秦國已經放棄了之前的戎狄化政策。秦人将在戎狄面前以諸夏自居。另一方面是為進一步安定大後方,為進一步東征鋪路。
到了次年,秦國邀請韓魏的國君前來觐見。秦公像魏惠王在徐州稱王時那樣,乘夏車-稱夏王,意思是自己是諸夏之王。很多戎狄酋長也應邀前來鹹陽朝拜秦王,意思是想重申穆公稱霸西戎的霸業,在成為諸夏之王的同時兼任西戎霸主。秦國和韓魏兩國的互相稱王,标志着秦國東進天下的合縱邁出了第一步。
從赢驷開始 秦國君主以“夏王”自居
魏國的搖擺
魏惠王轉而尋求同時與齊國和楚國聯盟
在秦國發動合縱戰略的同時,魏國也在尋求破局的思路。魏惠王作為曾經的霸主,不甘心就此失去霸權,而公孫衍也因為受到張儀的排擠回到了魏國,并在魏國成為了領軍大将。
在外交上,魏國太子去齊國做人質,并讓公子高去楚國做人質。依托兩國作為自己的後盾,來應對秦國的壓力。憑借着之前的齊魏聯盟大破趙國。但是齊國和楚國都遠離秦國,當魏國受到侵略時,他們幾乎不會提供實質性的幫助。
三門峽的“峽”就是細長山谷的意思
因為看準了這一點,張儀指揮秦軍再次伐魏,攻陷了魏國的陝地(河南陝縣)。陝西的陝字,本身就是山地包圍着一個人的意思,描述的是三門峽險要的地貌。此地位于黃河要沖三門峽附近,扼守着從關中平原到洛陽盆地的要道。秦國趁着魏國在東線作戰的機會,又把領土往東推進了一步。
次年,為了鞏固戰勝的成果,也為了切斷魏國的外援,張儀前往東方與齊楚兩大國的大臣會盟。以圖在外交上孤立魏國,破壞魏楚齊的聯盟。因為齊國和楚國在戰略上的選擇餘地更大,可以自由地決定戰争。所以也樂意對日益衰敗的魏國繼續落井下石。
失去大國支持的魏惠王又轉而建立五國聯盟
在看到依托大國不可靠後,公孫衍以魏國牽頭,于公元前323年發動了著名的“五國相王”。魏國邀請燕國、韓國、趙國,還有位于趙國腹心之地的中山國一起稱王,結成一條東北-西南向的戰略聯盟。聯盟的版圖北邊是趙國和燕國邊境,背對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勉強獲得了邊緣國家的地位。但是各國受到秦-齊國-楚三國的威脅程度各不相同。不大不小的中山國,向來是外敵制衡趙國的棋子。燕國的世仇不是秦國,反而是近在咫尺的齊國。真正受到秦國威脅的,還是首當其沖的韓魏。而且魏國動了屬于齊國勢力範圍的中山國。很明顯是希望用親魏國的中山國威脅趙國,并使其擺脫齊國影響。
為了回應魏國的挖牆角,齊王首先從最薄弱環節發難。于是想強迫韓魏廢除中山國的王号,否則就會武力讨伐。中山國自己左右逢源,用兩頭讨好的形式免過一劫。但這無疑破壞了聯盟内部的信任。
實力最弱的中山國 被作為破局對象針對
看到聯盟并非鐵闆一塊,楚國想從聯盟的發起人魏國入手進行破壞。此時出身楚王族的芈八子正是秦惠文王的寵姬之一,秦楚兩國依舊是名義上的盟友。楚國打着幫助魏國公子魏高回國繼承王位為由,出兵北伐。最後在襄陵打敗魏軍,并奪取了魏國的8個邑。
魏國在東方活動受阻後,秦軍繼續東進,于公元前322年占領了曲沃和平周。在秦國的威逼利誘下,張儀慫恿魏惠王驅逐丞相惠施,将他流放到宋國。張儀開始兼任兩國丞相,代表秦惠文王近距離監督魏惠王,和秦軍一起讨伐齊楚。而公孫衍則選擇以退為進,暫時承認張儀的魏相地位,但實際上依舊執掌魏國的軍權和民心導向。他決定借力打力,利用張儀聯魏伐齊的謀略,扳回局勢。
張儀建立的新聯盟最終被人暗算而破
失敗的第一次合縱
匡章的齊軍一直對秦軍動向是了如指掌
收服魏國後,張儀開始聯合韓魏讨伐齊國。秦軍的動向和兵力部署已經被韓魏秘密洩露給齊國,後勤補給線也都捏在魏國手中。這算是公孫衍對于張儀奪走自己地位的報複。
秦軍行至齊宋邊界處的桑丘,與匡章率領的齊軍主力相遇。由于秦軍是孤軍深入,又必須顧及到後方,惟恐韓、魏二國在後圖謀。所以秦軍隻是虛張聲勢威脅向齊出兵,實際上卻猶疑不定不敢進攻。
看似強大的秦軍實際上進退兩難
匡章充分利用了秦軍進退不能的矛盾心理,在開戰前讓雙方使者多次互相來往。自己借機變更了部分齊軍的旗幟标記,詐降到秦軍之中,等待配合齊國的主攻部隊破敵。期間朝廷大臣多次污蔑匡章要降秦,但齊威王拒不接納。不久,匡章的戰術大獲成功,秦軍被混進軍營的齊軍士兵和匡章的大部隊内外夾攻,原本戰意就不甚堅決的秦軍一觸即潰。
借着戰勝的餘威,秦國遣使向齊國賠罪。齊國順勢要求魏國驅逐親秦國的相國張儀,并要求公孫衍和惠施上台。看到秦國退縮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公孫衍順勢用齊國的勝利,将燕趙韓魏楚組織起來,讨伐秦國。這就是第一次合縱攻秦,也是著名的“五國伐秦”。
公孫衍組織了關東國家對秦國的首次聯合攻伐
公元前318年,公孫衍以楚懷王為合縱長,組織三晉和燕楚兩國出兵攻秦。同時公孫衍還秘密邀請義渠國君來到魏國,與之商議東西加攻秦國的事宜。按照約定,等到秦人向義渠遣使求和時,說明關中兵力空虛,義渠就要出兵東征了。但是真正受到秦國威脅的是三晉,燕國和楚國對于秦國的威脅沒有直接的感知。更何況此時楚燕兩國都和秦國有聯姻關系,成了秦人外交聯盟的對象。最後,向着函谷關前進的僅僅是三晉的人馬,楚國和燕國将盟友們放了鴿子。
結果秦軍從函谷關口殺出,兩次擊敗了底氣不足的三晉聯軍。随後,趙國因為不願意向秦國低頭而再次遭到秦軍的直接攻擊,在本土損失了8萬軍隊。
實際出兵的三晉在函谷關附近損失慘重
借着戰勝的餘威,秦國向魏國施壓,迫使公孫衍離開魏國,瓦解五國聯盟。随後,秦軍在公元前317-316年南下巴蜀,征服了四川盆地。至此,魏國在第二級地理階梯上的領土日益減少,基本上猥瑣到了黃淮海平原。而秦國則牢牢占據住了第二級地理階梯。
但是公孫衍并沒有就此放棄合縱。他在離開魏國之前,已經在魏國朝堂中留下了自己的人脈,為日後的反攻埋下伏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