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楊慎的真實境界

楊慎的真實境界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1 10:51:26

楊慎的真實境界(楊慎評價34)1

縱觀宋詞發展史,辛棄疾将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六十八載的生命歲月,他是一個滿腹才情的詞人,留下佳篇無數。但我們不能忘記他首先是一個軍人,帶着建功立業的豪情不甘的走下沙場,"把詩書馬上,笑驅鋒镝"曾是他的理想 ,然而因曆史的錯位,使得"雕弓挂壁無用",稼軒隻能在文學的世界裡完成他的弓刀事業,去開疆拓土,揮灑豪情,這也正是其詞會給我們帶來力量的原因,明人楊慎《詞品》給予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如此之高的評價,确實當之無愧。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宋代: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此時的辛棄疾不再是"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的橫槊少年,經曆了人世危機和宦海沉浮,公元1205年,在鎮江知府任上所作,因自己的抗金策略有損當權者的利益,被降官,調離。滿腔殺敵救國的抱負又再次落空,詞人滿懷憂憤和對民族前途的擔憂登上京口北固亭,看着眼前的國家山河,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應在該詞藝術技巧的探索中感悟其獨特的思想價值。

臻于化境的用典藝術

辛詞語言的一大風格便是好用典,這首詞可謂用典的典範之作。典故本身承載着其客觀的曆史内容,稼軒的成功在于用事雖多,但不留刻意雕琢的痕迹,每一次的典故呈現都類比貼切,無論是借古抒懷還是借古諷今都極見功力。

該詞作以"京口北固亭懷古"為題,全詞以"京口北固亭"為依托,以"懷古"為手段,以"抒懷諷今"為旨歸。先後以六個典故結構全詞,意境開闊,情感悲憤濃烈卻含蓄吐之,極盡沉郁跌宕之緻。"京口"乃是東吳大将孫權抗衡曹魏之地,是南朝宋武帝劉裕崛起滅晉之地,由此面對南宋王朝的半壁江山便自然轉入對兩位英雄豪傑的追憶之中。

詞的上片:"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從當年曾一度盤踞于此,西破黃祖 ,北敗曹操,斷坐東南的孫權寫起。然而物是人非,那個歌舞升平的過往早已在曆史的風雨中沉淪。"無覓"暗含了詞人多少世無英雄的落寞之感以及家國無所系的憂慮;接着更近一層,緊承上句的破敗之景而來"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沉痛惋惜之感越發濃烈,他又想起宋文帝劉裕 這個崛起于孤寒的亂世皇帝,在京口之地削平叛亂建立劉宋王朝,在南朝盛極一時。劉裕才略與膽識兼備,兩度揮戈北伐,百餘年來淪陷于異族踐踏下的黃河以南地區,一度被收服歸入漢族版圖,稼軒滿懷崇敬之情追憶英雄,可代表英雄的遺迹早已被草樹掩蓋,一抹斜陽更添荒涼之感。孫權、劉裕的典故生成于眼前登臨所見之景中,渾然叠出,推動詞人的情感脈動,"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撫今追昔,詞人再也無法按捺住心中的憤激之情,眼前浮現出金戈鐵馬的歲月,曾經盛極一時的英雄退出曆史舞台,空留下一片荒蕪,無處可尋。曾經沙場點兵的自己,空有一腔熱血,如今也隻能和淚看旌旗,摩挲撫劍,彈铗悲歌。

詞的下片:以劉裕之子宋文帝劉義隆的典故直接切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赢得倉皇北顧"公元405年派王玄谟帥軍北伐,劉義隆急于事功輕啟兵端,最後慘敗,隻留下倉皇北顧的悲哀。這既是上片劉裕典故的自然接續,也從正面的歌頌轉向反面的揭露,前後殊途同歸,加深了詞作的現實意義,告誡南宋王朝要做好充足準備,不可重演"草草"發兵的悲劇。而曆史的實踐表明南宋确實重蹈了這出悲劇,實亦悲哉!也許此時的辛棄疾已經萬念俱灰,他從滔滔曆史回到現實,心中已多少預感到了南宋王朝行将到來的秋天,他回望自己堅守了四十餘年的抗敵複國理想,四十三年前他正在戰火彌漫的揚州以北征戰沙場,對于"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的過往怎能忘懷?一個偉岸的英雄詞人躍然紙上,每一個字都充滿力透紙背的力量。"可堪回首,佛狸寺下,一片神鴉社鼓"在對現實無限的失望中詞人由眼前佛狸寺所見引出又一典故,緊承劉義隆草率出兵而來,當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佛狸)打敗王玄谟軍,追擊到瓜步山建立行宮,就是詞人所言"佛狸寺",國家民族正遭受這異族鐵蹄的入侵,而這裡卻是社日的升平景象,詞人跨越空間時間的長河,以"佛狸寺"暗指侵略者,與本朝的社會現實巧妙的聯系在一起。"可堪回首"寫出了比"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更深刻的傷痛感,稼軒對這片國土愛得深沉而真切,詞作所折射出的憤激與痛楚也越發感人。"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以廉頗自況作結,全篇收放自如,想起廉頗晚年仍希望複用于趙國而終未被啟用的故事,思及自身,廉頗尚有人詢問,而自己都無人問及,枕戈達旦,扶大廈之将傾,挽狂瀾于既倒是這個英雄詞人一生的理想,馬革裹屍當自誓是其無悔的追求,六十六歲的年紀雖初心未改,然在時代的大潮中有太多求而不得的無奈,這是辛棄疾的人生悲劇。從用典方面講,全詞以對英雄的懷念開篇,最後以英雄自況結尾,結構完整自然,且最後的發問耐人尋味,意境悠遠。

虎嘯生風的英雄形象

稼軒以其高超的用典技巧,描繪了一個獨屬于辛詞藝術世界的英雄群像圖。孫權,劉裕,廉頗他們在金戈鐵馬中豪邁走來,這又何嘗不是詞人自己的映射,一次次追憶曆史,一次次回歸現實,這是一種自況也是一種對苦悶的超脫。詞人平生以英雄自許,帶着"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的時代使命感,他多次在詞中呼喚曆史的英雄"英雄事,曹劉敵"、"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可謂是英雄群像的集中展現,數量之多,感情之真切,當為絕唱。

古今的完美跳躍

辛詞的成功之處還在于,他将這篇懷古之作寫的含蓄流轉,雖是懷古卻處處散發着強大的現實震懾力。"千古江山"一股曆史的洪流劈空而來,接着有着緊密聯系的典故一一呈現,而其間一次次的曆史與現實交織,詞人與人物融合。将自己四十三年的烽火揚州路巧妙至于典故之林中,實現從曆史到現實的順勢跳躍,此轉換非但無違和突兀之感,反是全篇更為真切自然,不落用典冗繁的窠臼。最後又從現實的我出發落腳到趙國大将廉頗,自況之餘拓寬了詞境,完成今古的完美融合。

大量運用對比反襯手法

"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以孫權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感慨今日的國家,沒有能力挽狂瀾的英雄了。"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想當年"瞬間把過去與當下拉開,對比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苟且偷安,絲毫沒有金戈鐵馬的豪氣。下片"元嘉草草"與上片建立不朽功業的英雄形成鮮明對比,深刻的闡發興衰成敗之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有自況也有對比,自己比廉頗的處境更為不堪,垂垂老朽無人問起。縱覽全詞每一個典故的運用背後都有其深意,在古今的對比中開拓了詞境,更見辛詞之功力。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是辛棄疾登臨懷古之作的典範,映射了曆史,昭示了現實,展現了廣闊的藝術境界,是詞人晚年的沉潛之作,無論藝術成就還是思想内容都堪稱"第一"評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