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HuHu
有些親戚,敬而遠之,才能讓日子過得舒心。
最近,《都挺好》中被劇友們恨得牙癢癢,一直花式作妖的父親蘇大強,第一次遇到了對手——蘇家舅舅。
起因,蘇明成找他舅舅借了三萬元做投資,後來舅舅得知投資失敗,便一家三口大鬧蘇明成的公司,害得蘇明成丢了工作。
推搡中舅舅的兒子衆邦,自己沖動撞破了頭皮,舅舅一家便以此為要挾,不依不饒的額外索要,兒子上私立高中的10萬元學費。
于是,蘇家舅舅秉承不要10萬不罷休的信念,強行入住了蘇大強的新家。
面對這樣蠻橫的親戚,蘇家男人們束手無策。
眼看蘇家就要被舅舅一家弄得雞飛狗跳之時,蘇明玉拿出來殺手锏——母親的賬本,原來多年來,舅舅一家東借西拿家裡财産20萬元。
蘇明玉直言,舅舅什麼時候還清20萬,什麼時候支付衆邦的學費10萬。
蘇家男人們瞬間團魂炸裂,紛紛聲讨舅舅一家,追讨欠債,舅舅一家最終敗下陣來,灰溜溜退場。
蘇家全員大戰舅舅一家,提醒了很多人,不是所有的親戚都是親人。
常常有一些親戚做人太精,隻能占便宜,一旦沒利益,便冷眼相對。
還有一些親戚,見不得你好,看你過得舒服了,總有各種閑言閑語。
所以說,生活中我們一定要遠離這三種親戚。
01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被勢利的親戚看不起是一種什麼體驗?”
其中,有一個匿名的高贊回答。
答者的父母是老師,沒權沒勢,家中的二姨是小學的校長,二姨夫當兵後轉業到工商局,有點小權利,還有三間位置不錯的門面房。
二姨夫很看不起答者一家,時常冷嘲熱諷,平時也沒有什麼交集。
有一次,答者的三姨夫請客吃飯,親戚們都知道,答者父親因為腎腫瘤,六年間滴酒不沾,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在這次飯桌上,答者的父親破例到了一小酒盅,先敬大姨夫,大姨夫不讓他父親喝酒,于是用了茶代替。
輪到二姨夫的時候,答者父親喊了三遍:“二哥,我敬你一杯。”
前兩聲也許是飯桌上太吵,但是說到第三遍的時候,桌上早已安靜下來了,二姨夫才假裝聽到,一臉嫌棄地說:“這麼一小盅酒敬我,算幾個意思?”
這時候,桌上其他幾個親戚,連忙出面幫忙解釋一二。
二姨夫從不對其它幾個親戚甩臉色,還很客氣。這些親戚,有在單位是領導,也有比他錢多的。
那天,答者一把手把父親手裡的酒拿了過來,站起來把酒喝掉,然後直接了當地問他二姨夫:
“你沒有資格看不起我們家。别以為你有點權力就了不起!欺負我們家十幾年了,當我傻嗎?我之前不跟你計較是,我爸我媽教育我要尊重長輩,今天你的行為告訴我,你壓根不值得尊重!”
此話一出,全桌人都懵了。
在之後幾年的聚會中,答者和二姨夫,從不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也不講話。
直到答者大學畢業,考到了檢察院,成了在二姨夫眼中有“權力”的人,二姨夫便開始主動詢問答者工作上的情況。
《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說透了親戚間的紮心真相:“窮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在勢利眼的親戚心中,各種各樣的親戚,實際上隻分兩種:墊腳石與絆腳石。
02
有人說,人性最大的惡是不懂感恩。
親戚間最大的惡,更是如此。
前些年,老家的鎮上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惡性事件。
小張高中畢業後,嘗試找了幾次工作,要麼人家不要他,要麼上了幾天班,自己嫌累又不幹了。
他小姨在市裡經營了一家假日酒店,看侄子找工作不順,便好心招侄子來自己的酒店做前台,還比普通員工多開一倍的工資。
小張仗着自己的小姨是老闆,時常不遵守管理規定,早上七點鐘換班,他每次都是快十二點才過來,工作的時候,不是玩遊,就是網上聊天,酒店其他的員工抱怨不已。
小姨三番五次提醒後,小張依舊我行我素,于是小姨便想着托人給他重新安排一個工作。
小張一聽立馬哭求小姨,沒有想到這一心軟竟埋下了禍根。
一天的清早,鎮上的河灘上,出現了一輛正在燃燒的紅色轎車,附近的村民連忙報警,警察到達現場後,發現車内還有一具被燒焦的女性屍骨。
一時間人心惶惶,警察立即立案偵查,經過層層調查,終于鎖定了真兇。
原來是小張在網上賭博欠下巨款,向小姨索要不得,便殘忍地殺害了年僅32歲的親小姨,搶走了小姨準備預存的30萬現金。
複旦大學女教授陳果說:
“我們往往會銘記一個陌生人對我們的一點小小的幫助,時時刻刻想要回報Ta。但我們很多時候記不住自己的親人,對自己是那麼的好。”
小時候很多長輩說我的眼角圓圓的,長大了可能不認親戚,後來發現他們的預言是真的,長大後我是真的不想認那些不懂感恩的親戚。
有些親戚,你做了99件幫助他的事情,但是有1件沒有做好,你就成了他的仇人,因為他一直把你好心的付出當成了理所應當。
這類親戚,他們隻會記住,那1件你拒絕的事,直接漠視了你曾為他默默付出了99件事情。
這就是古話說的,“升米恩,鬥米仇。”
一定遠離那些不懂感恩的親戚,你的滿腔熱血,永遠捂不暖一顆缺少人情味的心。
03
邦達列夫曾說:“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邊界感。”
其中所說的邊界感,其實就是人情社會中最缺的——分寸感。
《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是:親戚總不拿自己當外人,我們該不該jue他(回怼)?
在節目中,陳銘講述了他父親的一個故事。
他的父親,屬于最早那一批從農村到城市的人,在城市當警察幹了十多年,混得還算不錯,于是就有一堆親戚去找他了:
“工作能不能幫忙安排一下嗎?”
“這個戶口你在公安局诶,是不是順道的事呢?”
“這個我又沒對象能不能幫我介紹一下呢?”
……
有時候,一些親戚不打招呼,便來陳銘家裡吃個飯,吃個飯後就住下了,讓他父親各種幫忙。
面對這些“不把自己當外人,理所當然的索取,不知分寸”的親戚,陳銘爸爸于一次醉酒之後終于發飙了:“别認我這個四叔了!”
之後四五年,陳銘家和這些親戚沒走動。
可結果,關系卻比之前親厚多了。
為什麼呢?
陳銘說他爸爸找回了自主,那些親戚找回了自強。
其實,親戚間的分寸感不是疏遠,不是冷漠,不是傲慢,而是對他人的尊重,對自己的認知。
有句話一直令我印象深刻:
“所謂的界限,就是到那裡為止的意思。許多看似善意的幹涉都是打着關心和愛的旗号,何嘗不是越了界。”
當過了那個界限,尊重沒了,這種不對等的“關心”就變成了一種霸淩。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回家過年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想面對一群沒有分寸感的親戚:
“你新買的大奔,春節期間能不能借叔開開啊”
“聽說你今年掙的挺多,姨想買個金手镯,還差一萬。”
“你那麼多包包,能不能把你背的lv送給姐。”
……
面對這類沒有分寸感的親戚,隻需要記住一點:
一昧的遷就,不會增進親戚間的情分,有底線、有原則的人,才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尊重。
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說過:
“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并不在于是否是親戚。
小時候常常把親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
長大了,開始獨立生活才知道親戚關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設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難也常常是親戚們造成的。”
血緣是命中注定的,無法選擇,但每個人的生活卻是可以篩選的。
對那些“毒親戚”,隻有敬而遠之,自己才能過得舒心。
餘生不長,願我們能屏蔽所有的假情假意,珍惜所有的真心真情,無論是不是親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