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媽媽四年堅持和孩子隔空對話

媽媽四年堅持和孩子隔空對話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0 19:20:29

來源:錢江晚報

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每個晚上,多少家有學生的家庭在上演雞飛狗跳武打劇?從心梗到腦溢血、骨折……簡直是花式上新聞頭條。

尤其是一聲“媽媽”,牙牙學語的時候,孩子的一聲“媽媽”簡直是天籁之音,但到了輔導作業的時候,一聲聲“媽媽”,就像是一句句緊箍咒,不禁讓人血壓飙升,一個頭兩個大。

給娃輔導作業,到底有什麼好辦法?能不能不要一有事情,就狂喊“媽媽”?金華一位媽媽别出心裁想出一招,貼出紙條,幾個排比句下來,簡直霸氣外露。

媽媽四年堅持和孩子隔空對話(不要喊媽浙江霸氣媽媽發出最後通牒)1

沒有培養好習慣,一有問題就喊“媽媽”

這張紙條,最初是鄰居串門時看見的,曬在朋友圈後,不少好友留言:太有才了。

“她平時就是比較用心的一個媽媽,自己事業有成,這次估計也是想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曬出字條的程女士調侃,現在陪娃寫作業都快成社會問題了,“一曬到朋友圈之後,很多媽媽都有共鳴,來給我留言。”

在程女士幫助下,我們聯系到了帖紙條的當事人——呂女士,她的兒子濤濤今年上小學五年級。

對于孩子,職場媽媽可能感受都差不多,總覺得自己給孩子的陪伴時間太少。

呂女士家裡是辦廠的,平時廠裡事情多,工作也忙。小時候濤濤就在廠裡放養,做了什麼“壞事”,或者出現什麼不好的習慣,媽媽不太懂得,或者也沒有時間研究溝通教育的方法,最常做的,就是不停重複、啰嗦,讓濤濤這個不要幹,那個不要幹。

聽起來,是不是和很多家庭都很像?嘴巴說得太多,但實際行為約束太少。時間久了,呂女士覺得,兒子對于她的碎碎念,基本是做到了左耳進右耳出。到了上小學,因為之前沒有養成好習慣,問題也陸續出現。

比如濤濤經常丢三落四,上學時忘記帶紅領巾,放學後忘記帶回作業……小學一二年級,覺得孩子小,自己工作也實在忙,對于老師的提醒,呂女士聽了之後,也沒怎麼當回事。到了高年級,她才意識到,這或許并不是小問題。

“稍微難一點的題目,哪怕字數稍微多一點,他題目沒看完,就說自己不會做。”在媽媽看來,濤濤思維能力并不差,人也聰明,比如《三字經》很快就會背了,興趣愛好也很廣泛,會玩空竹,還喜歡研究天文望遠鏡,但越到高年級,随着知識難度加大,他對學習沒有了耐心。

媽媽四年堅持和孩子隔空對話(不要喊媽浙江霸氣媽媽發出最後通牒)2

邊摸索邊學習,

帖紙條是為了能時時提醒

相處12年,兒子濤濤在成長,呂女士媽媽的角色也在不斷學習摸索,尤其學校的老師,經常會跟她溝通交流。

“很幸運我們遇到了好老師,他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遇到了問題,想着跟家長一起解決,也教給了我很多教育的方法。”呂女士說,濤濤原來的班主任姓金,經常提醒她,不要事事都幫濤濤解決,而是要引導他自己想辦法,“她會教我一些具體做法,不是空談,很細緻,比如知道濤濤行為習慣不太好,也知道我們平時工作很忙,幾乎是天天監督我們,家庭作業完成後,要私聊給她。”

金老師盯得緊,也讓家長呂女士感受到了老師的上心,“這種對家長的監督其實是好事,連他們都這麼關心孩子,那我們作為家長,更應該行動起來。”

這次給兒子帖小紙條,其實也是受老師的影響,希望督促孩子,能夠自己獨立解決問題。

語文:不會的字請查字!不要喊“媽”!

寫完的句子及看圖寫話請讀兩遍,讀通順!不要喊“媽”!

數學:所有的題目做完請認真檢查!不要喊“媽”!

不會的題,請讀題3遍!不要喊“媽”!

實在不會的題目請完成所有作業之後再喊“媽”!

請認真書寫,認真檢查,你媽我也實在不想喊你!

謝謝配合!合作愉快!

呂女士說,紙條她一共打印了三張,兩張貼在門上,一張貼在書桌上,濤濤一擡頭就能看見。“已經貼了一個星期了,效果還不錯。”呂女士說,兒子喊“媽”的頻率,明顯降低了。

媽媽四年堅持和孩子隔空對話(不要喊媽浙江霸氣媽媽發出最後通牒)3

媽媽四年堅持和孩子隔空對話(不要喊媽浙江霸氣媽媽發出最後通牒)4

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蘇衡

家長有這種意識值得鼓勵,

類似情況還可以這樣做

聽說媽媽給兒子帖紙條,辦公室一位家有倆娃的爸爸感歎:孩子動不動就喊爸媽,其實隻有短短幾年,“等以後你想他們喊你,可能他們都不願意了。”同事覺得,作為父母,要珍惜被孩子依賴,被他們喊叫的時光。

但在專家看來,喊“媽媽”背後,可能暗藏着一些問題——他們遇到問題容易産生畏難情緒,不會想着獨立處理和解決。

浙江省人民醫院精神衛生科主任蘇衡說,呂女士在幫助兒子走出困境,有這種意識,會付諸實踐,是值得鼓勵的。而在日常工作中,像濤濤這樣的孩子,蘇衡碰到不少。孩子為什麼會對學習産生畏難情緒?為什麼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向家長求助?

“心理學上有句話,在十八歲成人之前,沒有有問題的孩子,隻有有問題的父母。

所有孩子的行為,都是和父母相關的。”蘇衡說,這裡的“父母”指的是教育參與者,也包括帶娃的長輩。孩子之所以不獨立,碰到困難就求助父母,其實是不想吃苦的表現,“喊老媽是最便捷的方法。”

為什麼他們不願意吃苦,失去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在蘇衡看來,是因為他沒有吃苦的動力。“因為他吃喝玩樂什麼都有了。”

作為家長,應該怎麼做?蘇衡給出了具體建議。

第一,盡量降低對孩子的物質滿足。

“孩子物質的滿足,很不利于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也不利于他們的成長。”蘇衡舉例,假如家長無意間跟孩子提到,以後會給他們買房買車,“那孩子還要努力幹什麼?”

作為家長,蘇衡建議,要跟孩子灌輸,凡是要靠自己。“家裡的錢,都是爸媽辛勤勞動所得,跟你沒有關系,将來你想過這樣的日子,就要靠自己。” 而且家長不應該停留在光講道理上,而是可以采取切實行動,“吃喝用度,讓孩子自己來争取,慢慢降低他們的物質滿足。”

蘇衡同意一個觀點:超出基本需求的物質滿足,對孩子的成長都是阻礙。“能吃飽穿暖就行,多餘的愛對孩子獨立性培養來說,都是不利的。”

第二,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

“父母不要怕丢面子,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在群裡被老師點個名,沒關系。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去解決。比如孩子作業沒完成,家長不要因為怕丢臉幫他們去做,而是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你作業可以不做,第二天就要挨訓挨罵,丢人的是自己。”

蘇衡說,父母應該扮演的是“軍師”“後勤”角色,“可以幫孩子,也可以不幫,沖鋒陷阱的還應該是孩子自己。讓他們吃苦,也有利于他們人生經曆的積累。”

但有一類孩子,蘇衡建議要特殊關注——本身學習興趣和能力比較弱的孩子。

人的學習能力,包括了邏輯、推理、思維、記憶、想象等多方面,有些孩子這方面的綜合能力比較弱,一旦碰到挫折容易氣餒。“不要過度關注這類孩子的學習,尤其不要強逼着他們學習。這類孩子,可能别的能力還可以,比如人際交往能力。你看很多企業家事業成功,但學曆不一定很高。”

因為工作關系,蘇衡平時也經常給一些父母講課,他一直強調,愛孩子的真正目的,是希望有一天他們能夠獨立養活自己。“愛孩子是希望他們快樂?不是的,快樂不是父母能給的,是孩子自己争取到的。你越想讓他快樂,他反而可能越不快樂。”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