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E級車,也許大家都很熟悉。從90年代進口我國的“四眼E”,到2006年E級正式貼上北京奔馳的标識,再到擁有獨一無二的長軸國産版,E級車每天都能在路上看到一大堆,即使在世界各地同樣擁有極高能見度。這一次,小編将帶大家回到戰後,走過二十世紀,從研發理念到設計特色,看看E級走過的歲月。由于E級這個命名是1993年才開始确立的,所以這次先帶給大家的,是E級的“前傳”。
為方便表述,先為大家解釋一下奔馳的底盤代号的命名系統:W代表德語"Wagen",即“汽車”之意,指标軸轎車,也可以統一作為整個車系的稱呼;C代表"Coupe",即雙門轎跑車;R就是"Roadster",敞篷跑車;V就是Verlängern,指長軸轎車 。下文中每一個年代的車将使用該車系底盤代号來稱呼。
戰後的重生
中堅轎車新标準
嚴格來說,1968年的W114/115系列才能真正代表E級車靈魂的誕生:一切從零開始,推倒陳舊的過去,從設計理念到機械架構,再到完整的一套審美觀,都完全與舊日的奔馳不同。這個時代的奔馳車,已經活出了自己的前衛造車哲學。
超長待機的奧秘
關于W123系列,我想用“可怕”來形容。因為如果你到了東南亞國家,特别是泰國,會目睹無數W123歡快地在路上奔跑。一輛70年代制造标準的汽車,為什麼可以打不死?
未完待續
以上就是奔馳E級車的《前傳》,其實也是我心目中的二十世紀奔馳造車哲學:Timeless Design。
何為“Timeless”?我的理解是設計不被潮流變遷左右,制造理念超前于時代。使得自家的産品經久耐用,一代傳一代都可以日常使用。沒錯,你有多久沒聽過汽車标榜“經久耐用”了嗎?
下一期,我将會帶你踏入八十年代,從W124系列開始繼續探讨E級車的曆史與設計。敬請期待!(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楊嘉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