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以來全球氣候加速變暖,氣候極端事件頻發,冰架融化、海平面上升,環境問題刻不容緩。
2015年,195個國家達成《巴黎協定》,确立了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威脅的總體目标:将全球升溫幅度限制在低于2℃,并力争将其限制在1.5℃以内。若要将全球升溫限制在1.5℃,全球碳排放需在2030年前減半,并在21世紀中葉達到“淨零”(中國發展門戶網)。
各國碳減排目标規劃
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從減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去除量2個方面為抓手。
1、提高能源效率、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
2、人為增強自然生态系統等碳彙能力,或者通過碳去除技術進行碳利用或封存。
碳中和概念邏輯圖
信息來源∶中國發展門戶網
傳統汽車是碳排放大戶,占全國碳排放總量7.5%。截至2021年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780萬輛,占全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一半,相比燃油車每年減少碳排放1500萬噸左右,促進綠色汽車發展成效顯著。
國家賦予新能源汽車三大任務:第一,解決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過高問題;第二,解決我國燃煤發電占比過大,大氣污染嚴重問題;第三,解決我國汽車産業技術長期落後于人問題,實現彎道超車(能源網)。
全球多國也正式作出限制或終止内燃機汽車銷售與注冊的承諾并通過有關法案 ,部分國家的發達地區也已制定了有關計劃 。
有計劃或已聲明将停止使用内燃機汽車的部分國家
中國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聚焦始于2001年“十五 ”期間的電動汽車專項課題 。經過10餘年的發展,由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牽頭發布的 《中國制造2025》正式确定了制造強國的戰略,新能源汽車成為選定的重點突破方向。至此,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十四五”延續《中國制造2025》所着眼的深度産業變革,強調中國制造業要為全人類的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貢獻獨特力量。更提到新能源汽車等國家新興産業集群為新支柱。另一方面,自2008年起,中國政府已開始在有關稅、财政補貼和其他利于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的政策上針對企業和消費者給予支持。
我國新能源汽車在2021年銷量迅速增長。原因主要有:一、政策激勵。(1、财稅政策激勵,如财政補貼、購置稅減免等。2、路權、牌照等非财稅政策。3、出租車、網約車等公共領域政策性強制或半強制規定。)二、技術進步。2021年,電車續航基本可達到500 公裡,滿足基本出行需求。三、産品豐富,可選品類變多。
目前,新能源車滲透率為22%左右,基本已經跨越市場鴻溝,進入早期大衆市場階段。随着市場對新能源車接受度的提升、碳中和壓力、智能化需求,電動車仍具有相當大的市場。
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年度數據
二、産業鍊上下遊
2021年锂、鎳、钴等稀有金屬價格的飙升、市場供不應求導緻上遊原材料企業業績大爆發,但中遊的動力電池公司以及下遊的整車企業卻面臨着成本上漲的難題,部分企業增收不增利,總體呈現上中遊“緊吃”,中下遊有點“吃緊”态勢。
且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中,電池作為關乎着整車的駕駛性能,是新能源汽車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環節,也是車輛成本中最高的一環,動力電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2021年,上遊企業營收、利潤、毛利率均得到顯著提升,股價上也得到表現。
新能源汽車産業鍊
信息來源∶網上資料
中國部分新能源汽車産業鍊圖譜
信息來源∶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白皮書》
下次再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