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潤滑油的抗泡性測量

潤滑油的抗泡性測量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28 08:03:22
1、基本概念

潤滑油的抗磨性和極壓性是衡量潤滑油潤滑性能的重要指标。抗磨性是指潤滑油在輕負荷和中等負荷條件下,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潤滑油薄膜以抵抗摩擦副表面磨損的能力。極壓性是指潤滑油在低速高負荷或者高速沖擊負荷條件下,抵抗摩擦副表面發生燒結、擦傷的能力。評定潤滑油抗磨性和極壓性的試驗方法很多,本文從油液監測的實際情況出發,隻介紹應用面最為廣泛的“四球法”。下面是“四球法”測定潤滑油抗磨性和極壓性的主要檢測指标。

1)最大無卡咬負荷 PB 值,即在試驗條件下鋼球不發生卡咬的最高負荷。它表征油膜強度。

2)燒結負荷 PD 值,即在試驗條件下使鋼球發生燒結的最低負荷。它表征潤滑油的極限工作能力。

3)綜合磨損值 ZMZ,是潤滑油在所加負荷下使磨損減少到最小的抗極壓能力的一個指數,它等于若幹次校正負荷的算術平均值。

4)磨斑直徑如下圖所示:

潤滑油的抗泡性測量(潤滑油抗磨性和極壓性檢測)1

是指潤滑油在負荷為 392N、時間為 60min 的長磨條件下,鋼球表面的磨損斑痕的直徑,用來評價潤滑油的抗磨能力。

潤滑油的抗泡性測量(潤滑油抗磨性和極壓性檢測)2

2、試驗方法和分析儀器

在四球極壓試驗機中三個直徑為 12.7mm 的鋼球被夾緊在一起,裝于油盒中,并以試驗油浸沒。另一個同直徑的鋼球安裝在主軸上,并以不同的轉速及負荷向上述三個固定的鋼球施加負荷。

在試驗過程中,四個鋼球的接觸點都被浸沒在潤滑油中。通過測定每次試驗後鋼球表面的磨痕直徑來求出代表潤滑油抗磨極壓性能的有關指标。PB、PD.ZNZ 的測定方法分别有 GB/T 3142「主軸轉速為(1450 50)r/min]、GB/T 12583 和 ASTM D2783 [主軸轉速為(1760±40)r/min],磨斑直徑的測定方法有SH/T 0189。

試驗裝置主要由四球極壓試驗機、顯微鏡和計時器等組成。四球機主軸轉速按所選用的試驗方法來确定,應滿足試驗條件的上限要求,負荷範圍為 60~8000N。四球機應有剛性耐振結構,四球機上彈簧夾頭中的鋼球徑向圓跳動不應大于 0.02mm。顯微鏡裝有測微尺,讀數精度為 0.01mm。秒表精度為 0.1%。鋼球為用優質鉻合金軸承鋼 CCrI5A 制造的、直徑為12.7mm、硬度為 64HRC 的四球機專用試驗鋼球。

潤滑油的抗泡性測量(潤滑油抗磨性和極壓性檢測)3

3、檢測目的

(1)對潤滑油抗磨性能的評定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時常會因新油的品質以及使用過程的劣化而使油品的抗磨性能變差,導緻設備潤滑部件的異常磨損。在開展設備潤滑磨損狀态監測過程中,有必要對新油和在用油的抗磨性能進行不定期的抽查,以确保潤滑油品的抗磨性。對于潤滑油抗磨性能測試的方法很多,但四球法是最簡單和實用的方法。例如對于抗磨液壓油的抗磨性能的測定,标準做法往往推薦采用威克斯泵的磨損失重方法。但該方法試驗複雜,試驗儀器和檢測費用也很昂貴,難以在油液監測工作中普及。而采用四球法的各項指标已能較好地反映抗磨液壓油的抗磨性能,而且檢測費用也很便宜。同樣,發動機油、齒輪油等的抗磨性能都可以用四球法來做出簡單而實用的評定。

(2)對潤滑油極壓性能的評定現代設備負荷的增高和工作環境的惡劣,使許多設備特别是那些低速重載的摩擦副表面間難以形成完整連續的抗磨潤滑油膜。在這種條件下,全憑潤滑油中的極壓抗磨添加劑與金屬起化學反應、在摩擦副表面生成剪切應力和熔點都比原金屬要低的極壓固體潤滑膜來防止摩擦副表面相互燒結磨損。例如重負荷的工業齒輪油、車輛齒輪油等對其極壓抗磨性能都有較高的要求。若極壓性能不好,則在高負荷、沖擊負荷的作用下,潤滑油很難起到良好的抗磨作用,加速摩擦副的異常磨損。因此,對有極壓性能要求的潤滑油必須進行極壓性能檢測。四球法的 PD 值檢測是評價潤滑油極壓性能最簡單且最實用的方法之一。

潤滑油的抗泡性測量(潤滑油抗磨性和極壓性檢測)4

如需了解更多請關注金屬加工液之家,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