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學生對學習的負面情緒表現,從心理學角度講,厭學症是指學生消極對待學習活動的行為反應模式。發展心理研究表明,學習活動是學齡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兒童社會化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兒童獲取知識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關調查發現:我國有46%的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33%的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明顯的厭惡,真正對學習持積極态度的僅有21%。
厭學主要表現為學生對學習認識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極地對待學習,行為上主動遠離學習。厭學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厭學可表現為很多種形式,如:孩子變得不愛上學,不願見老師,甚至每到上學前,孩子就喊“肚子疼”、“頭痛”等;有的孩子不願做作業,一看書就犯困;即使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有的孩子雖然也在看書,卻“看不進去”;不願大人過問學習上的事情,對父母的詢問常保持沉默,或者表現煩躁,或者轉移話題;上課時常打不起精神,課後卻十分活躍,表現為“玩不夠”。而逃學作為厭學的極端行為則主要表現為不去上學。
開學的第一天,是明媚的晴天。
燦爛的陽光,打在孩子的書包上;清爽的春風,拂過書桌上的課本。新學期步入學堂的孩子,成了春天晴日别緻的風景。
不過,有些孩子卻甯願拒絕陽光,躲在家中的房間裡。
有位家長就抱怨,10歲的女兒很乖巧,就是死活不肯去上學。在家裡面,叫她什麼都聽話,心情也開心活潑的。可是說起上學,就像變得一個人。一會兒說頭疼,一會兒會哭泣,一會兒發脾氣。他們也不知道她哪裡不舒服,隻能看着她在家裡玩手機。
看着不上學的時間越來越長,家長心裡也是越來越急。他們也不敢多說孩子什麼,生怕孩子情緒會一落千丈,徹底跟學校說拜拜了。在等待的煎熬中與孩子小心相處,是很多厭學孩子的家長的共同心态。厭學,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是不情願參加學校活動,有時候會發出不參加的請求。接着,他們早晨上學會經常拖拉。慢慢地,他們因為一些原因階段性不去上學。常見原因有感冒、頭疼、發脾氣。到了某一個時間段,他們會完全拒絕去學校。拒絕上學的時間,從階段性到無限制,最終成為家長的噩夢。
一位家長曾這樣談自己的孩子:原以為他不要上學是氣話,沒想到竟這樣頑固成真了。對于頑固的孩子,他們生氣的同時也有些愧疚,愧疚自己或許做錯了什麼。但他們不知道該做什麼,對未來更是充滿擔心。
他們最擔心的是,孩子一直呆在家裡,成為困在巢中的小鳥。孩子就這樣永遠躲在暗處,和陽光與清風徹底絕緣。
從心理學的角度,每一個長期行為的背後,都帶有它的一定心理功能。
對于厭學的孩子來說,拒絕上學也有某些心理功能。
根據臨床心理學家Kearney的觀點,拒絕上學具有四個心理功能。
功能1:回避引發負面情緒的校園刺激。這些刺激會引發孩子廣泛性焦慮和抑郁。年幼的孩子身上容易發生。特别是他們無法表達和識别這些壓力,隻能通過拒絕上學來表達在這些環境下的不适。孩子相應會出現廣泛性焦慮障礙、軀體化抗議、拖延等症狀。
功能2:逃避校園裡負面的評價環境。這一般發生在年級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上。他們與同齡同學交際困難。有些也無法通過考試、競賽等評價環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會被同伴團體排斥。這會引發并加劇他們的廣泛性焦慮和社會焦慮。他們也容易表現出羞恥和退縮行為。
功能3:追求重要家人注意。相比前兩功能的回避特性,學校環境本身并非負面刺激,但孩子更喜歡舒适家庭環境。這在年幼的孩子中間比較常見。他們常見的行為有發脾氣,從學校溜走等等。這樣的孩子可能具有分離焦慮或者對抗違立性障礙。
功能4:追求學校外的有吸引力的刺激。比如看電視、玩遊戲、逛街泡吧等等。常見于年級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這些問題背後可能也有家庭因素,比如父母的沖突與忽視。嚴重的孩子可能出現對立違抗障礙或品行障礙。
這四個功能,構成孩子拒絕上學的心理基礎。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孩子的成長,是一點點離開家庭,和外界建立聯系,成為獨立有适應力的自我。
這需要他們在家庭歸屬感的基礎上,去發展對其他團體的心理歸屬感。比如,他們要在學校裡适應學習,成為校園生活中的一員;他們要在同學中找到夥伴,在同齡人中獲得認同感;他們要在社會見聞中思考,為成為公民做好準備。這些不同團體的心理歸屬聚在一起,最終構成一個豐富多元有彈性的自我。
而孩子厭學的重要原因,就是自我歸屬整合上出現問題。他們無法形成對校園等團體的歸屬,也無法在交往中塑造社會角色,隻能蜷縮在初始的家庭中,在拒絕和焦慮中顯得無力。
如何讓孩子擺脫厭學的魔咒?
1、父母首先要接納和細緻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挫敗、焦慮、厭煩等)。他們特别要關注情緒背後的心理動因(以上四個心理功能)。并試着和孩子對話(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尋求咨詢師的幫助)。
2、父母可在咨詢師的指導下,引導孩子進行放松訓練,減少壓力挫敗帶來的焦慮。同時,他們積極關注孩子的正面行為,通過獎賞鼓勵強化孩子對求知、學習的興趣,協助他們一點點進入壓力環境并脫敏化。
3、但有時候更重要的是,父母要修正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
有些父母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反而忽視了孩子自身的願望。他們會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孩子,而非讓他們自己體驗和收獲成長。
一個家長曾經說過,孩子數學隻考了90分,和他水平相似的考了95分。
我問家長:難道就不允許孩子有5分的浮動?讓孩子去試着自己處理學習中的波折?
其實,孩子就像生長的一棵小草。他們在不同的土壤中生産,也具有獨特的生命脾性。有些可能适應陽光和清風,有些可能有自己的敏感。
明媚的陽光,可能讓他們感到刺眼;清爽的微風,可能讓他們感到虛弱。
這時,家長要做的,是認同孩子,認同認同孩子的願望,認同孩子的困擾,進而認同孩子的自主能力。在這種認同與呵護中,孩子可以發展自我認同,修複自己的受挫,增強自己的韌性,也煥發對世界的渴望。
如果把孩子比作正在成長的小草。可能需要相信他們自己的生命力。如果缺少營養,他們需要以自己的方式汲取;如果弱不禁風,他們需要以自己的方式紮根。這樣,他們會一點點壯大,更充沛的享受陽光與雨露。
不管什麼樣的人生成長,都有關鍵的一點:讓他們在自主的空間,充分發揮生命的能動性。這是成長的重要源泉,助他們成為自己藍天下的大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