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省會南昌,簡稱“贛。對于江西這個省名及其簡稱,在曆史上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分别是:南昌市、九江市、上饒市、撫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贛州市、景德鎮市、萍鄉市、新餘市、鷹潭市。其中,就崇仁縣來說,人口超30萬,隸屬于撫州市。在曆史上,崇仁縣這一建制始于隋朝時期,因為一個鄉而得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了。
一
首先,崇仁縣,隸屬于江西省撫州市。在地理位置上,崇仁縣位于北緯27°25′18″~27°56′20″,東經115°49′~116°17′30″之間,地處江西省中部偏東,撫州西部,東北接臨川,東西毗宜黃,西南鄰樂安,西北連豐城。縣境總面積1520平方公裡。崇仁縣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由西南東北垂垂傾斜,逐漸下降,形成一個三面環山,朝東北開口的不完整的丘陵性盆地。就崇仁縣的曆史來說,崇仁縣自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建縣,是撫州曆史上三個有郡縣之稱的縣區之一,素有“贛東望邑、撫郡望縣”之稱。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地處吳國、楚國的交界處。
二
到了戰國時期,今江西省崇仁縣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今撫州市崇仁縣一帶屬九江郡。西漢時期,設立豫章郡,該地區屬之。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崇仁縣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三國以後,崇仁原轄地曾建立過新建縣、西甯縣,曆經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和隋朝等朝代。并且,據《太平寰宇記》記載,在南北朝時期,今崇仁縣一帶還設立巴山縣。而進入到隋朝時期後,還在該地區設立過巴陵縣,“在縣西南一十三裡”,曆時5年。
三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今崇仁縣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改臨川郡為撫州。廢巴山郡及所領各縣,正式設立崇仁縣,屬撫州。對于崇仁縣來說,因縣有崇仁鄉得名。《郡縣釋名》江西卷下:“縣有崇仁鄉,因鄉名也。”至于崇仁縣這一建制,始于公元58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了。自隋朝到唐朝以及五代十國時期,崇仁縣長期隸屬于撫州這一建制。唐朝天寶元年(742年),重人心啊屬臨川郡。乾元元年(758年)複屬撫州。
四
最後,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改撫州為撫州路,崇仁縣屬之。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撫州路為撫州府,崇仁縣屬之。清朝取代明朝後,崇仁縣屬江西省撫州府。到了1914年,崇仁縣屬豫章道。1926年,廢豫章道,崇仁縣直轄于江西省。2000年7月,撤銷撫州地區,設立地級撫州市,崇仁縣屬之至今。截至2018年底,崇仁縣總面積達1520平方公裡,總人口月約為36萬人,在撫州市的各個縣、區中,崇仁縣的人口數量排名第三,僅次于臨川區和東鄉縣。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曆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