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事@赫赫 愛去樓下的内江面吃飯,最常點的就是面。有一次,@赫赫 喊了二兩素椒面,老闆兒就朝裡面遞話:“二兩雜醬嘎?”赫赫徹底淩亂了:所以素椒就是雜醬?那幹雜和豌雜又是什麼東西?
赫赫說,在四川吃面,每天都是薛定谔的面,不管他喊的哪一種,每次端上來的都是同一種。
同樣對面臊子存在疑惑的,還有來自大眉山的@土豆兒。土豆兒說,她早年間來成都,聽到說素椒雜醬面,就以為是青椒面。
她很不理解為什麼素椒不素也沒有(青)椒的面,要叫素椒面。
來,今天,我們就來把面這回事講清楚,給大家一個交代,算不上100%的嚴謹,隻當是一代成都人的記憶。
說到吃面,成都人在“水面還是棍棍面”這一題上雖然赢面不大,但是你隻要一說到面的臊子,成都人的花樣兒就多了哈。
大成都範圍内,記錄在美食軟件上的面館大概有27007家。
你随便走進一家現代的面館,牛肉面、排骨面、雜醬面首當其沖,這是标配。白絲拉跨陣營的,就是啥子炖雞面、燒肉面和酸菜肉絲面。
帶點兒成都特色的,要數回鍋肉面和豇豆兒面和蹄花兒面。擴大到整個川渝地區,那重慶的豌雜面、内江的兔兒面和宜賓的燃面、辣雞面必須擁有姓名。
以前在成都吃面有一種說法:素椒雜醬是檢驗一家面館味道好壞的唯一标準。你走進一家面館,點一碗素椒雜醬,如果好吃,那這家面館其他面的味道都不會太差。
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成都的面館特别愛賣素椒雜醬面,甚至有好多老面館就認到這一種臊子賣。時間久了,如果還有餘力,就在這一種臊子上做些變量。
于是素椒雜醬面的旁支,就還有脆紹面、幹煵牛肉面和擔擔面。再加上重慶的豌豆雜醬面,外地人昏了:這些面到底有啥子區别嘛?
素椒雜醬面
最早最早,素椒面和雜醬面其實是兩種不同的面。
素椒面是素面。我理解的就是我們小時候,奶奶外婆那一輩下的那種面。
水燒開,丢幾根水葉子面下切,拿一個搪瓷碗,勾點兒醬油醋,一瓢熟油海椒,最後撬一小坨豬油。面入碗前,需要澆一小瓢面湯,去化這個豬油。這種面簡單,而且每家都有每家不同的味道。
放到現在來說,素椒面的水平可以看出一家面館的整體業務水平。因為沒有所謂的湯料,全靠調料的品種、比例、熟油海椒的水平以及豬油的香味來确定。
那個時候,以重慶、廣漢、什邡為代表的的面館都吃得到素面。後來,生活水平提高了,更多的人願意在這碗素面裡面嚼到兩口葷腥,于是就有了雜醬面。
把臊子煵幹,加水烘,加甜醬上色,起鍋之前,勾個芡,煵好的肉臊變成了一種粘稠濕潤肉醬,這就是我們廣義上理解的雜醬。
雜醬面以肉醬打底,面的味道大多取決于肉醬的香味,肉醬偏稀,略帶汁水,附着在面條上,又在原本的口感之上,增加了一層爽滑感。
再後來,根據成都人愛吃辣的口味,有人把雜醬臊子加進了素椒面裡面,于是就成了我們現在普遍理解的:素椒雜醬面。
素椒面既有素面的香辣,也有雜醬的肉味,加在一起,強強聯合。所以現在你再在街上聽到的不管是喊的“素椒”還是“雜醬”,其實多數指的都是素椒雜醬。
成都大多數面館的雜醬面分為三類:清湯雜醬和素椒雜醬,還有幹清。
清湯都是有湯的,素椒雜醬單指幹拌的紅油雜醬,所謂幹清,就是不加海椒的素椒雜醬。當然,有的面館還要做紅湯雜醬,隻是普遍情況下,老成都很少有這一說。
脆紹面和雜醬一樣,脆紹也是豬肉臊子的另一種存在形式。取豬的前夾肉,煮熟之後,取瘦肉部分下鍋,炒幹炒香,炒出金黃色,這種肉渣渣,我們稱之為:脆紹。
當然,簡單粗暴地理解,脆紹大概就是不烘水不勾芡沒有肥肉的又不加甜醬的雜醬。
脆紹的顔色沒有雜醬深,顆粒也比雜醬要小要細,所以每每附着在面條上,都比雜醬要多要穩當。
曾經吃過一家面叫螞蟻面,這其中的“螞蟻”和螞蟻上樹是一個意思。指的,就是脆紹附着在每一根面條上的狀态。
現在市面上的脆紹大多分為豬肉和牛肉兩種,之前在甯記脆紹吃過牛肉脆紹,可惜老闆兒寡是人歪嘴嚼,手藝有限,并沒有做出脆紹應該有的味道。
标準的脆紹面,其實是郭家橋西街的陳姐炸醬面。他們家的素椒雜醬,用的就是脆紹。你不要看隻有幾顆哇?這幾顆就已經夠得你香上好一陣的了。
最先上來的脆紹是純幹的,嚼起還有聲音。吃幾口下來,脆紹被油浸得濕潤了些,肉顆顆又多了一絲韌性。
吃到最後,碗底底那點兒紹子,已經不能稱之為脆紹了,因為泡了太久碗裡本就不多的湯汁,紹子已經有了些水分,軟中帶綿,肉香和椒香雙雙到達頂點。
擔擔面準确地說,擔擔面裡頭的“擔擔”指代的不是一種臊子,而是一種面的售賣形式。
相傳1841年,自貢一個叫陳包包的小販愛挑起扁擔在街上賣紅油素面。扁擔的這一頭是蜂窩煤爐子,爐子上面垛一口銅鍋。銅鍋分為兩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雞。扁擔的另一頭裝的是碗筷、調料和洗碗的水桶。
那個時候,賣擔擔面的小販挑起扁擔在街上走,邊走還要邊喊:“擔擔面!擔擔面!”這就是最早的擔擔面。
後來,擔擔面傳到了重慶,就有了重慶正東擔擔面,再後來,逐漸演變成重慶小面。
當然,擔擔面也傳到了成都,成都人在這種莫得肉臊澆頭的素面之上添加了豬肉脆紹。這才有了我們印象中的擔擔面。
以前的擔擔面種類繁多,啥子雞絲豆花面、紅油素面、臊子面、素椒雜醬、清湯雜醬應有盡有,除此之外,還賣抄手。
差不多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後,這種流動販賣面食的方式在成都逐漸消失,成都擔擔面才算名正言順地登堂入室。面的臊子也逐漸固定,就是豬肉脆紹。
講到這兒,赫赫問我,那豌雜就是素椒的兒子喽?emmmm……照這麼捋下來,按輩分算,素椒極有可能還是豌雜的二叔。
有了以上三種解釋,基本上就可以舉一反三了。
比如牛王廟金宴面店裡面賣的幹煵牛肉擔擔面,就是牛肉脆紹面。
還有我們開頭說到的,@赫赫 在内江面喊的“二兩素椒”和老闆兒傳到廚房頭切的“二兩雜醬”,就是素椒雜醬面。
牛王廟最火的家常面裡面原本标配的臊子是雜醬,給錢加的臊子,隻能叫幹臊而不能叫脆臊。
至于幹雜,你可以粗暴地理解為不加湯的雜醬面。它的對立面就是有湯的雜醬,簡稱:湯雜。至于是雜醬還是脆臊,你就看它是幹的還是醬的。
豌雜就是豌豆雜醬的簡稱,最早來源于重慶。豌豆雜醬的雜醬除了肉醬之外,還有耙糯的豌豆兒加分,吃起來綿口又生沙,肉香之外還多一絲清香。
同理,宜賓的燃面也分為:葷燃、素燃和燃湯面。葷燃就是加臊子的燃面,素燃就是沒加臊子,燃湯就是加了臊子又有湯水打底的燃面。
還有很多人第一次來成都看不懂的怪味面,就是海味面加了點兒熟油海椒和醋。
另外,四川的雜醬面和北方的炸醬面也是有本質上的區别的。
北方的炸醬面是用肉丁黃醬甜面醬煎出來的肉醬,黑黢黢的,油亮亮的,加上蔬菜絲絲碼到面上,拌起吃,醬味濃厚,間或迸發出豆子的清香。
圖-@沒事兒請不要叫我起床
四川的雜醬面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是豬肉和甜醬的搭配。它和北方炸醬最大的區别,我個人認為就是,它以肉香味為主,北方是以醬香味為主。
基于以上三種以幹拌為代表的面,這兒還必須要說一哈成都人喝面湯這件事。
最早,不管是吃面吃抄手吃餃子,哪怕是吃湯圓,都講究一個“原湯化原食”的道理。幹面無湯,那就喊煮面的師傅給你舀一碗面湯。
成都人最常見的喝面湯的形式大概有三種:白味面湯,面湯加醋,面湯加豬油。當然,要吃蔥的,還要撒幾顆蔥花兒。
白味面湯啥子都不加,吃的就是資格的原湯原味;面湯加醋,講究一個酸堿結合,說的是幫助消化;面湯加豬油聽起油爆,喝下的每一口都有一種把碗底底舔幹淨的快樂,搭一碟昨天晚上才下水的洗澡泡菜加面面味精。這不是過場,是成都人吃面的智慧。
最後,給那些北方同學一套在成都吃面的選擇題:
1.棍棍面還是水面?
2.湯面還是幹面?
3.牛肉臊子還是豬肉臊子?
4.要不要海椒?
想清楚這幾個問題,也就解決了大部分疑惑。
最後說一句,成都人吃面的過場都不能稱之為過場,那是成都人在吃面這件事上千百年傳承下來的智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