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個被傳統文化萦繞的城市。
提起北京,首先想到的就是天安門、故宮等風景古迹。
這裡曆史感厚重,經濟發達,但是卻被很多人認為是“美食荒漠”,這個觀點我并不苟同。
我認為這裡并不像大衆所想的那樣,北京也有着衆人不知的美食加持着,更有着當地獨特的怪味美食令人留戀。
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北京6大怪菜,都是本地人的心頭愛,外地人見了卻隻搖腦袋。
一、麻豆腐
麻豆腐是北京的特産,是由舊時的粉房分離出來的。麻豆腐這道菜在北京人的心中是有一定份量的,首先在做法上,用的是石磨磨漿的時候過濾豆汁剩下的豆渣做成的。麻豆腐是比較家常的吃法,北京的小巷子依舊能看見它的身影。
這道菜吃起來豆香味很濃重,發酵後又有着特殊的酸香味兒,加上佐料甚至有種吃臭豆腐的感覺,要是到了北京,你想要去嘗嘗嗎?
二、炒肝
炒肝,在北京當地屬于傳統地方小吃,自宋代就一直保留着吃炒肝的習俗。炒肝這道美食是以豬的肝髒和大腸一起炖煮之後再勾芡而成的。這道菜的成色油亮醬紅,湯汁豔麗濃稠,肝香腸肥,可謂色香味俱全。
這道菜色味俱全,吃上一口,就能感受到軟糯的肥腸與醬香的豬肝味,在嘴裡散開,混合着芡汁濃稠的口感入喉非常鮮香,要是到了北京你一定要去試試這道菜!
三、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作為北京當地的家常小吃,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裡都能覓到它的身影。據說這道菜是光緒年間人們創出來的。鹵煮火燒的主料是用火燒和豆腐、豬肝、豬肺一起鹵煮成的,湯鮮味濃,可口非常。
成色靓裡好看,外觀看上去就想一碗大雜燴,吃起來火燒透而不膩,肉爛而不糟,味道可謂是醬香四溢,湯鮮味濃,如果去了北京你想去嘗嘗嗎?
四、芥末墩
芥末墩,是地道的北京百姓菜,這名字的迷惑性比較大,讓人以為是芥末醬之類的。實際上這道菜的主料是大白菜,白菜在北方是家中常備的一種蔬菜。取白菜心來煮之後糊上一層芥末醬也就大功告成了。
這道菜在過年的時候是最興盛的,吃起來非常清香爽口,過年大魚大肉吃多了吃上一口清香的芥末墩來解膩是非常不錯的。
五、爆肚
爆肚,在北京、天津都很盛行,特别是到了秋天,那是一定要吃爆肚的,當地人有種說法“要吃秋,有爆肚”。爆肚的主料通常是牛肚或者羊肚,洗好切成條再用沸水爆熟,再加上特調的北京特色醬汁來拌着吃,那味道别提有多鮮美了。
吃爆肚通常都得喝上兩口酒,吃上一口爆肚,又脆又鮮,麻醬的味道鮮美風味,不膩不油再配上兩口酒一起下肚,鮮爽難耐,你能接受這道菜嗎?
六、豆汁
提起豆汁,那可是北京獨具特色的傳統小吃,老北京人幾乎都是喝過這個的。豆汁的原料是綠豆,經過過濾澱粉後的豆汁再發酵就成了一碗正宗的北京豆汁了。清早到店裡喝上一碗熱騰騰的豆汁,酸香的味直竄腦門,人都暖和了。
一碗清麗的豆汁,外觀上看着與豆漿沒什麼區别,但是味道卻相差甚遠,酸香的味道非常清香,搭配着鹹菜一起吃味道更佳。
以上就是北京的六大怪菜,每種都是當地人都口中寶,心頭愛,外地人看了卻隻搖腦袋,你覺得怎麼樣呢?你能接受嗎?歡迎在評論去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