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經典成語及典故

經典成語及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01 06:20:46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1

唯有讀史,才得見古事所以知今,明人心人性,得借鑒。

而讀曆史,《史記》是繞不開的。

無論我們看到何種書單,名人推薦,必有《史記》。

魯迅給它最高評價“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是中國正史第一部,二十四史之首,與《資治通鑒》并稱為“史學雙璧”。

很多人以為它嚴肅枯燥,但其實它如小說般生動、有趣,情節豐富。在《史記》中,司馬遷引經據典,結合人物,創造了許多成語,今天,我們就通過這些成語,來重讀《史記》吧。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2

1、沐猴而冠

【來源】《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釋義】比喻虛有其表,得意忘形;或是譏嘲為人愚魯無知空有表面。

2、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來源】《史記·高祖本紀》:

“……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辄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雍兵敗……。”

【釋義】劉邦将從漢中出兵攻項羽時,大将軍韓信故意明修棧道,迷惑對方,暗中繞道奔襲陳倉,取得勝利。比喻用假象迷惑對方以達到某種目的。

3、韋編三絕

【來源】《史記·孔子世家》:

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釋義】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孔子為讀《周易》而多次翻斷了編聯竹簡的牛皮帶子。比喻讀書勤奮。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3

4、酒池肉林

【來源】《史記·殷本紀》:

大冣樂戲于沙丘 ,(纣)以酒為池,縣(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

【釋義】商朝末代君王纣王生活糜爛,他下令在沙丘平台用酒裝滿池子,把各種動物的肉割成一大塊一大塊挂在樹林裡,這就是所謂的“酒池肉林”,以便一邊遊玩,一邊随意吃喝。後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縱欲無度。

5、網開一面

【來源】《史記·殷本紀》:

湯出,見野張網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湯曰:“嘻,盡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網。”

【釋義】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隻留一面。比喻采取寬大态度,給人一條出路。

6、一字千金

【來源】《史記·呂不韋列傳》:

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釋義】秦相呂不韋叫門客著《呂氏春秋》,書寫成後出布告,稱有能增減一字的,就賞千金。後來用“一字千金”稱贊詩文精妙。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4

7、一飯千金

【來源】《史記·淮陰侯列傳》:

“信釣于城下,諸漂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又:“信至國,如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釋義】韓信未得志時,曾受到漂母贈飯數十日。後來,韓信顯貴後,贈漂母千金為謝。比喻厚厚地報答對自己有恩的人。

8、卧薪嘗膽

【來源】《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吳既赦越,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釋義】春秋時,越國為吳國把滅,越王勾踐立志複仇,他将膽置于卧榻之上,每日嘗一嘗,表示不忘仇恨。形容一個人忍辱負重,發憤圖強,最終苦盡甘來。

9、孺子可教

【來源】《史記·留侯世家》:

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随目之。父去裡所,複返,曰:“孺子可教矣。”

【釋義】張良曾遇到一個老人,面對老人一次次的無理要求,張良都一一滿足,老人見張良是個敦厚可教之人,于是傳他一部兵法。成語孺子可教意為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後形容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5

10、四面楚歌

【來源】《史記·項羽本紀》: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釋義】項羽被劉邦圍于垓下,劉邦兵衆高唱楚地歌曲,項羽驚呼:楚地都被漢軍占領了嗎?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11、紙上談兵

【來源】《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釋義】戰國時趙國名将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将,在長平之戰中。隻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結果被秦軍大敗。指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12、負荊請罪

【來源】《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蔺相如門謝罪。

【釋義】背着荊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給予自己嚴厲責罰,也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6

13、破釜沉舟

【來源】《史記·項羽本紀》:

項羽已殺卿子冠軍(楚軍統帥宋義),威震楚國,名聞諸侯。乃遣當陽春、蒲将軍将卒二萬渡河(漳河),救钜鹿。戰少利,陳馀複請兵。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釋義】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14、完璧歸趙

【來源】《史記·廉頗蔺相如列傳》:

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

【釋義】本指蔺相如将完美無瑕的和氏璧,完好地從秦國帶回趙國首都,比喻把物品完好地歸還物品主人。

15、指鹿為馬

【來源】《世說新語·德行》:

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于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釋義】指着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7

16、秋毫無犯

【來源】《史記·項羽本紀》: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

【釋義】形容軍隊紀律嚴明,絲毫不侵犯百姓利益。

17、約法三章

【來源】《史記·高祖本紀》:

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釋義】指事先約好或明确規定的事。泛指訂立簡單的條款,以資遵守。

18、毛遂自薦

【來源】《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将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

【釋義】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8

19、一諾千金

【來源】《史記·季布栾布列傳》:

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于梁楚間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遊揚足下之名于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

【釋義】指許下的一個諾言有千金的價值。比喻說話算數,極有信用。也叫千金一諾。

20、鴻鹄之志

【來源】《史記·陳涉世家》:

嗟乎!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

【釋義】那燕子、麻雀怎麼能知道大雁和天鵝的志向呢?鴻鹄:大雁和天鵝,鴻鹄之志,意大雁和天鵝之志向,因大雁和天鵝飛得高而遠,故喻意志向高而遠大!

21、奇貨可居

【來源】《史記·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釋義】奇貨,稀少的貨物;居,儲存。指把稀有的貨物儲存起來,等待高價賣出去。常比喻憑借某種獨特的技能或事物謀利。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9

22、名不虛傳

【來源】《史記·遊俠列傳》:

然其私意廉潔退讓,有足稱者,名不虛言,士不虛附。

【釋義】虛:不真實。名:名聲。傳出的名聲與實際相符合,不是虛假的。确實很好,不是空有虛名,真實。

23、雞鳴狗盜

【來源】《史記·孟嘗君列傳》:

最下坐有能為狗盜者,曰:“臣能得狐白裘。”乃夜為狗,以入秦宮臧中,取所獻狐白裘至,以獻秦王幸姬。……孟嘗君至關,關法雞鳴而出客,孟嘗君恐追至,客之居下坐者有能為雞鳴,而雞齊鳴,遂發傳出。

【釋義】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裝狗鑽入秦營偷出狐白裘獻給昭王妾以說情放孟。孟逃至函谷關時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裝雞叫引衆雞齊鳴騙開城門,孟得以逃回齊。雞鳴狗盜指微不足道的本領。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24、高屋建瓴

【來源】《史記·高祖本紀》:

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釋義】指從高屋頂上傾倒瓶子裡的水。或從高屋頂上順着瓦溝倒水。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的形勢。現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10

25、招搖過市

【來源】《史記·孔子世家》:

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釋義】公元前494年,孔子帶着弟子子路、顔回周遊到衛國,衛靈公想與他結為兄弟,作風輕浮而執掌大權的衛靈公妻子南子故意挑逗孔子。衛靈公與南子帶孔子出遊,在大街上招搖過市,絲毫不提在衛國施行仁政之事,孔子隻好帶學生們離開衛國。成語招搖過市指在公開場合大搖大擺顯示聲勢,引人注意。

26、喪家之犬

【來源】《史記·孔子世家》:

東門有人,其颡似堯,其項類臯陶,其肩類子産,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

【釋義】比喻失去靠山,無處投奔,到處亂竄的人。

27、強弩之末

【來源】《史記·韓安國列傳》:

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缟。

【釋義】強弩所發的弓箭已達射程的最遠處,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11

28、因禍得福

【來源】《史記·管晏列傳》:

其為政也,善因禍為福,轉敗為功。

【釋義】因遭遇災禍之後反而得到福。指對禍患處理得當;壞事變成了好事。

29、随波逐流

【來源】《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夫聖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随其流而揚其波?

【釋義】後因以 “随波逐流”比喻無原則、無立場地與世相浮沉。

30、功高震主

【來源】《史記·淮陰侯列傳》:

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釋義】功勞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脅而心有疑慮。

《史記》原著文古質,艱澀難懂,對于大衆來說,沒有相當的文言文功底是讀不懂的。

因此小編建議,讀《史記》,先去讀白話版,讀通了再去讀原著。

這套精品之作,譯者陣容強大,為市面罕見的白話本佳作。它是著名學者台靜農先生,彙集了台灣地區十四所院校六十位曆史學家教授,曆經2年的精心翻譯,作出的市面罕見,普及《史記》之力作,在台灣地區暢銷數十年。

忠實于原文,逐字逐句翻譯,文字流暢典雅,遵從“信、達、雅”,又貼近現代的用語習慣,頗有武俠小說的有趣筆法……

有帝王将相,天生祥瑞,天命神授;

有草根逆襲,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有諸侯争霸,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有熱血江湖,刺客千金一諾,遊俠快意恩仇;

有冷血廟堂,恨不生在尋常百姓家……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12

原文簡短的表達,無法琢磨清的場景,譯者按照人物性格口吻豐富講述,重現當時情節……

如項羽本紀中霸王别姬,語譯:

項王有一美人,名叫虞,經常随從項王;

項王有一匹駿馬,叫骓,經常乘騎。

項王在四面楚歌的危急情下,

面對美人虞姬,駿馬骓,不禁百感交集,

乃悲歌慷慨,作詩唱道: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經典成語及典故(原來都出自史記)13

. End.


説明│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在此僅作傳遞信息之目的。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創者聯系我們删除,在此小編非常感謝原創者帶給我們的美好閱讀體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