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從小就是天生愛模仿,經常會模仿大人說話,家裡有孩子的父母們要注意了,大人聊天的時候有些話要避着小孩子,否則傳錯話可是會鬧笑話的。
文博從小就是和姥姥家的姐姐一起長大,姐弟倆也在一個幼兒園學習玩耍,每次到姥姥家文博都很開心,姥姥總是能變出一桌好吃的飯菜,而姥爺也經常帶着姐弟倆出去玩耍。
不過姥爺經常都是讓姐姐騎在脖子上,有什麼好東西也是先給姐姐,有的時候外人看見了姥爺平時對兩個孩子的态度。
也常常說:這一看就不是重男輕女,明顯是重裡輕外啊,這一個孫女一個外孫子,差距這麼大啊。
文博也小,聽不懂大人在說什麼,就是在大人吃飯聊天的時候,無意間聽過爸爸說過姥爺偏心眼。
這天上街姥爺又是抱着姐姐,讓文博跟在後面,到公園有賣棉花糖的,姥爺給姐姐買了一個,文博也想要,姥爺說:你和姐姐吃一個,等姐姐吃一半再給你。
沒想到文博聽了非常不開心,直接嘟起小嘴巴大聲說道:我姥爺缺心眼。
這可逗壞了公園裡的人,就連姥爺聽見也哈哈大笑起來,連問小文博缺心眼是什麼意思。文博歪着腦袋說:就是你向着姐姐,總是把我放在姐姐後面。
回到家後姥爺把這件事和女兒說,女兒聽了也哈哈大笑,孩子聽爸爸說過姥爺偏心眼,沒想到怎麼就學成了缺心眼。
很多老一輩的人還是存在重男輕女的思想,比如更疼愛男寶寶多一些,也有的老一輩對兒子家的孩子比較疼愛,相對疏忽女兒家的孩子。
不過老人對孩子偏心,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是因為傳統觀念思想。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的相處,或是一些其他的不和諧因素也有可能存在。
有的老人也是無意識的去偏向自己喜歡的孩子,也有的小孩子相對來說也比較敏感。
其實隔代親有的時候真的很難做到一碗水端平,老人對孫輩其實都是疼愛有加的,但是有的時候做事難免會産生一些差别待遇,長輩們也很容易疏忽。
面對孩子的問題上,盡量做到公平對待,不然對孩子的心理也會産生不好的影響。
1)照顧孩子
疼愛孩子的老人在孩子的照顧上一定是非常認真的,也會去學習,怎樣養育孩子改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不重視孩子的老人在對待孩子上比較冷漠,對孩子的照顧也是不上心,從孩子的狀态就能看出來老人帶的如何了。
2)孩子生病
孩子生病了,家長們一定都非常着急和擔憂,如果老人對孩子不聞不問,也不關心孩子的病情及身體狀況,也能直接看出來老人不是很在意這個孩子。
3)物質方面
疼愛孩子的老人通常都舍得給孩子花錢,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内會給孩子最好的,過年的紅包也能直接的看出老人對孩子是否偏心。
不光是物質方面,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行為也能看出老人對孩子的用心和疼愛。
【木蓮媽媽寄語】
養育一個孩子的背後是一家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父母們應該多感謝老人幫忙照顧孩子,懂得感恩,多回報老人,盡孝的同時也讓孩子學會感恩。
【今日話題】
你家老人有這種“偏心”的現象嗎?歡迎到下方的留言區給我們評論,說說你家的隔代親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