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所研究員危起偉攝)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7月21日晚發布全球物種紅色目錄更新報告,宣布長江白鲟滅絕,長江鲟野外滅絕。這不是“中國淡水魚之王”白鲟首次被下達“滅絕通知書”。兩年前,一篇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表的一篇論文稱,預計2005年-2010年時白鲟已經滅絕。
著名魚類生态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曹文宣認為,嚴格來說,一個物種絕迹50年才能視作滅絕。照這個标準,我們和白鲟也許仍未到“說再見”的時候。比如,比白鲟更早“絕迹”的長江鲥魚,至今仍未宣布其滅絕。不少鲟魚專家表示,他們仍然心懷希望,期盼有一天白鲟會重新在長江中嬉戲,“一個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的物種,其生命韌性是值得期待的”。
進化兩億年的“超長待機”物種為何集體走向瀕危
據IUCN最新更新的物種紅色名錄,鲟魚仍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類群”:全球現存的26種鲟魚均面臨滅絕威脅,約2/3的鲟魚種群處于極度瀕危狀态。為此,紅色名錄同時提升了七種鲟魚的保護等級。
“鲟魚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兩億年,與它同時期的許多物種都滅亡了,為何‘活化石’們在短短幾十年内集體走向瀕危,這很值得研究,更值得人類警醒。”鲟魚專家、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産研究所研究員、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莊平說。
以白鲟為例,這是中生代白垩紀殘存至今的古代魚類之一。在我國有“千斤臘子,萬斤象”的說法。“臘子”指的是中華鲟,“象”指的是長江白鲟。在史料記載中,最大的長江白鲟可長到七米多長、重千斤以上。
為何“超長待機物種”迅速走向滅亡?莊平認為主要有兩大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壞和過度捕撈。一方面,人類活動和全球氣候變化導緻的原有栖息地不再适合鲟魚生存;另一方面,幾十年前,鲟魚是全球漁業的重要捕撈對象,魚類資源的補充速度跟不上捕撈強度,導緻所有種群大幅衰退。
上世紀70年代,長江白鲟一年的捕撈量在5噸左右,僅僅30年後就蹤迹難覓,其消失速度之快令人歎息。它的最後一次“露面”是在2003年大年初一,中國水産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的科學家救助了一條長江白鲟,然後将其放生并跟蹤。但随後,船觸礁,被放生的白鲟電波信号也消失不見。
長江鲟魚相繼“消失”,下一個會輪到中華鲟嗎
長江裡曾經生活着三種鲟魚——白鲟、長江鲟和中華鲟,目前前兩者被IUCN宣布滅絕和野外滅絕,下一個會輪到中華鲟嗎?
“中華鲟的情況确實不容樂觀。”莊平表示,“我們已經5年沒有在長江口監測到野生中華鲟的蹤迹了。”
距離上海2800公裡的長江上遊金沙江段,是中華鲟重要且幾乎唯一穩定的“産房”。在氣候變化與人類活動等因素疊加影響下,中華鲟不得不沿長江順流而下尋覓新的産卵場。從對中華鲟的科學監測來看,2015年春夏,長江口曾出現大批中華鲟幼魚,此後難覓蹤影。這意味着,中華鲟尋找新“産房”的過程或許并不順利。
中華鲟。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産研究所研究員莊平攝
人工繁育是保持鲟魚種群的重要手段,好在中華鲟已經走通了人工繁殖之路。30多年來,國内多個機構共放流中華鲟700萬尾以上,且還在繼續放流之中,補充了中華鲟的野外種群。莊平表示,中華鲟人工繁殖放流技術還需要大量深入研究,一些關鍵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我們對它們的了解還太少太少”。
善待自然,長江生态修複靜待“奇迹”産生
曹文宣說:“白鲟在長江急劇減少,幾乎和白鱀豚的衰退過程一樣。”不過,他認為,“嚴格來說,一個物種絕迹50年才能‘判死刑’。”莊平也表示,目前白鲟是否真正滅絕,還未到蓋棺定論的時候。
魚和人一樣,需要有東西吃、有地方住,才能存活,特别是對于白鲟這種處于長江水生生物系統金字塔頂端的生物。為此,營造一個各個生态位上的生物都能找到“口糧”的健康生态系統至關重要。
長江流域分布着4300多種水生生物,其中魚類400多種,長江特有魚類170多種;擁有白鱀豚、白鲟、中華鲟、長江鲟、長江江豚等國家重點保護水生生物12種。2020年1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莊平說,淡水魚一般四到五年達到性成熟,十年時間意味着可以讓兩代以上的魚類得到休養生息的機會。
另外,鲟魚專家還将目光投向了與白鲟同屬的匙吻鲟,期望從它們身上找到“複活”白鲟的秘碼。
大自然處處蘊藏着驚奇,長江白鲟有機會“複生”嗎?比如,6000萬年前就已滅絕的腔棘魚,1938年在非洲南部重新被捕捉到。隻要我們善待自然,自然也不會吝于還我們以“奇迹”。
作者:沈湫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