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探奇: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的青岩古鎮
青岩古鎮
鎮山村
天真是不湊巧,在貴州的十幾天中,隻有這天趕上了遊玩時下雨,而且還沒有停雨的迹象。也好,體會一下雨中尋歡亦不失為一種樂趣。雨中尋歡的地方,就在貴陽城外的青岩古鎮和鎮山村。
青岩古鎮
上、下圖 古鎮小雨中
下圖 古鎮石屋
剛進青岩鎮,就聽說電影導演陸川曾在這裡拍過電影《尋槍》,
《尋槍》沒看過,名頭好像也不怎麼響。我想,要是陸川能像老謀子那樣,拍出類似《大紅燈籠高高挂》的電影,那如今還不把青岩鎮弄得跟喬家大院一樣紅火了。
青岩鎮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比貴州建省還早二十二年。可以說,這個有六百年曆史的古鎮濃縮了整個貴州發展變遷的曆程。
古鎮中一條長長的石闆路,蜿蜒起伏,穿城而過,街兩邊是古香
古色的雙開門木屋。在如絲的細雨中,臨街店鋪都撐起了花花綠綠的遮雨棚,活脫脫一道雨中風景線。
沿着石闆路向前走,還可以看到不少石闆房。石屋的建造很有特點,石闆之間沒有水泥之類的粘合劑,完全是锲合而成。這樣的房屋居然逾數百年而不倒,比之如今剛建好就連根倒掉的水泥大樓,不能說不是建築史上的奇迹。
這座小小的古鎮,居然還有一所狀元府第。由此看來,隻要發奮讀書,無論是在偏遠的鄉村或是在繁華的都市,都是可以出狀元的。
盡管滿街都是賣土特産的,我看還是青岩豆腐和青岩豬腳最吸引人。
這座小小的“千家之邑”,據說道家曾在這裡建起了八廟,五閣,一宮。但現在除萬壽宮(迎祥寺)和文昌閣外,其餘的己蕩然無
存。迎祥寺是貴陽著名的古寺之一,有三重殿,前為天王殿,中為大雄殿,後為觀音殿。讓我感到奇怪的是,觀音菩薩樓上供奉的卻是三隻眼,四個頭,四條臂的道教鬥姆。一問才知,原來這裡是道家的地盤,鬥姆閣在先,迎祥寺在後,後來鬥姆閣倒塌了,鬥姆無處安身,隻好寄住在觀音菩薩樓上。這也是神仙們和諧相處的一種表現吧!
時間差不多了,雨也基本停了。青岩古鎮在雨後清新的空氣中,彌漫着令人難以忘懷的古韻。
青岩豬腳
上、下圖 行走在古鎮中
鎮山村
鎮山村
鎮山村在貴陽西南二十一公裡處,是一個三面環水,一面依山,有着四百多年曆史的村寨。明萬曆年間,明将李仁宇屯兵于此,後娶當
地布依族女子班氏為妻,生兒育女,延綿至今己十七代,故今天鎮山村絕大多數人家非李即班。
山寨内既完整地保存着屯兵石牆,又保存着層層疊疊幹欄式石闆房。從山頂到山腳形成的階梯式石闆院落,簡直就是一個名符其實的石居世界。
貴州就是這樣奇怪,在不同的地方遊蕩,你可以看到既相同又不同的各色世界。
下圖 依山而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