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苋是一種在鄉下田間地頭随處可見的食物,耐旱耐澇,生命力極強,很多人喜歡種來吃,但是,知道它保健作用的人卻不多。
其實馬齒苋不僅好吃,還可以降肝火、清心火,清腸熱……好處可多了!一起來看看!
綜合自養生中國、長春晚報、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中藥大詞典》、中國中醫藥報、人民網健康、快樂老人報及網絡
神奇的馬齒苋
馬齒苋又名五行草,是藥食兩用植物,有“長壽菜”及“天然抗生素”之稱,可用于緩解生活中的多種常見不适症狀。
1
清肝火
馬齒苋性味酸、寒,歸大腸、肝經。有的人熬夜後眼睛會發紅,這是肝火上炎的表現,吃點馬齒苋就可以好轉。
有些年紀輕輕就長白頭發的人,不要懷疑自己腎虛或是未老先衰,這種白發是血熱,是由于你的肝火太盛,上沖頭頂引起的。
對付少白頭,你吃補腎藥的療效還不如多吃馬齒苋來得直接。
2
護血管
馬齒苋所含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有較強的藥理作用,對混合高脂血症及甘油三酯血症療效尤為顯著。
還能增加血液流動性,故對動脈粥樣硬化有明顯的預防作用,而減少冠心病危險因子的産生。
3
治皮膚病
《黃帝内經》說:諸痛癢瘡,皆屬于心。而肺主皮毛。就是說各種癰腫、潰瘍、濕癬,都跟心火和肺熱有關。
馬齒苋可以清心火,散肺熱,所以對于上面所說的皮膚問題都有療效。
4
清潔腸道
馬齒苋既能解毒,又能消炎,還能祛熱,對于腸道病屬于熱證的基本上可以通治。
馬齒苋對于急性的腸道病效果更是顯着,尤其是調理細菌性腸炎和細菌性痢疾的效果非常好。
野菜入膳,免費治病
曆代的本草書中對馬齒苋是這麼描述的:“馬齒苋,又名五行草,以其葉青,梗赤,花黃,根白,子黑也。”
馬齒苋能得造化之青眼,把五行都占全了,它的作用自然不可小看。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内科主任李軍祥在央視健康節目《中華醫藥》中說,他基本每個方子都會用到馬齒苋,也建議患者自己去采摘馬齒苋來吃,不花錢就把病給治了。
01
涼拌馬齒苋
材料:
新鮮馬齒苋200g,大蒜、香油、辣椒、生抽、醋、鹽等适量。
做法:
(1)大蒜切末,辣椒切碎,和香油、生抽、醋、鹽适量調成汁備用;
(2)新鮮馬齒苋清洗幹淨、切段,過熱水焯熟,撈出來過冷水,擠幹水分;
(3)倒入提前調好的蒜汁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多用于腸炎、痢疾、瘡癰腫毒等病症。
02
清腸馬齒苋
材料:
新鮮馬齒苋适量、大蒜、香油、白糖
做法:
(1)新鮮的馬齒苋洗淨、切段,開水中焯兩分鐘,撈出來過一下涼水,擠幹水分。
(2)大蒜切末,放入焯過的馬齒苋中與香油合拌。
(3)把焯過馬齒苋的水加适量白糖喝下就可以了。
功效
清熱解毒、止痢,适用于急性的腸道病,可以緩解拉肚子造成的脫水症狀。
03
馬齒苋豬肝湯
材料:
馬齒苋50g,金針菜30g,豬肝100g。
做法:
(1)将馬齒苋切碎,金針菜水發後切成段,豬肝切片,水飛處理備用;
(2)将馬齒苋、金針菜放入鍋中,加水煮15分鐘後,再加入豬肝炖10分鐘,加适量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
清熱解毒、益肝明目。多用于熱毒引起的目赤腫痛。
小毛病,用點馬齒苋
1
荨麻疹
用鮮馬齒苋200g,加水1500ml。煎煮濃縮為1000ml時,取100ml内服,小兒減量,剩餘藥液可加适量開水塗抹患處。
2
痱子
嬰幼兒在夏天很容易長痱子,建議家長取适量馬齒苋煎煮取汁,待溫涼後塗擦于寶寶的顔面、頸部、肩部、肘窩、腹股溝、腋窩等多汗部位,可以有效防治痱子。
3
前列腺炎
新鮮馬齒笕500克,洗淨搗爛,用紗布包好擠出汁。加少許白糖和開水一起喝下,每早晚空腹喝。一周即愈。
4
單純性腹瀉
鮮馬齒苋250-500g,煎湯,加适量白糖調味,頻服。1天1劑,連服三天。
5
濕熱痢疾
鮮馬齒苋适量,洗淨絞汁或煎成濃湯内服,日服2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痊愈。
6
癰腫疔瘡
鮮馬齒苋搗爛或煎水,洗患處,一般幾次即可痊愈。
注意事項
①馬齒苋性味酸寒,慢性胃炎、胃潰瘍、慢性肝炎者禁服。
②性寒滑利,冷痢或脾虛洩瀉者忌服。
③内服馬齒苋制劑時不宜再用保鉀利尿藥,以免導緻高血鉀症。
編輯:朱曉華 責編:陳廣泰
原來馬齒苋的好處這麼多!
找時間吃一頓吧!
猜你喜歡
【驚呆】假醫生欲證明自己的偏方安全,吃下一口後中毒身亡
【重磅】廣東頂級醫院就醫指南!第三批登峰醫院名單公布!趕緊收藏!
【超重磅】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行動意見,未來十年健康行動指南(完整版)
點個在看,好東西讓更多人知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