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古代敢犯言直谏的“谏臣”,有許許多多,但是大多都沒有一個好的下場。
司馬遷替李淩辯護,勸谏漢武帝,被腐刑,比幹直谏商纣王被掏心,曆史上第一個谏臣關龍逄,曾經做過做了發、桀兩代夏王的相,最後再93歲的時候也因為直谏而被殺。
因為伴君如伴虎,一句話稍有不慎,輕則皮肉之苦,重則滿門抄斬引來殺生之禍。在古代,和君王談話,是一件頗具膽識和技巧的工作。
而作為谏臣,善終而流芳千古的,最著名的就數魏征了。
很多人都說,魏征直言敢谏,是因為遇到了唐太宗這樣的明君。當然,這有一定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太宗在位期間,就隻出了一個直言敢谏的魏征呢?
想要知道魏征作為谏臣,而能善終的秘密,就要學習魏征說話的藝術了,這套方法,在現在,也是可以使用的,想讓領導乖乖聽你的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魏征怎麼做的吧。
魏征相
魏征是誰?想知道魏征說話的藝術,首先來認識下這個 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 ”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的魏征。
魏征又叫魏徵,字玄成。是隋 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官至光祿大夫,封鄭國公,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留下了許許多多的事迹和文章。
而他最為讓人稱贊的,就是他和唐太宗李世民17年的君臣關系。在君臣互相輔助的17年裡,魏征一共提了264條建議,結果被唐太宗全部采納。在提出很多建議的時候,魏征都是犯言直谏,和太宗争得臉紅脖子粗,一點也不給太宗留面子,留下了許許多多直谏的故事。
電視劇中的魏征
一個人讓皇帝“又愛又懼”的大臣魏征直谏,可以說達到了古代臣子的巅峰,能讓皇帝都“畏懼”起來。
據說太宗皇帝曾得到一隻很好的鹞鷹,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見魏征前來,藏到懷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鷹最終悶死在皇上懷中。
魏征曾請假回家上墳,回來後對太宗說:“聽别人說,皇上打算去南山遊玩,一切已經安排妥當、整裝待發。但現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麼原因呢?”
太宗笑答:“起初确實有這樣的打算,但是擔心愛卿你責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
還有一次,唐太宗怒氣沖沖地回到後宮對皇後長孫氏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忙問殺誰,太宗說,魏征常常在朝堂上當衆刁難他,使他下不了台。皇後聽了,連忙向太宗道喜說,魏征之所以敢當面直言,是因為陛下乃賢明之君啊。明君有賢臣,歡喜還來不及,怎能妄開殺戒呢。
長孫皇後
太宗恍然大悟,此後更是“勵精政道”,虛心納谏,對魏征倍加敬重。魏征也進谏故,“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從不畏龍顔之怒。于是,終于開創了大唐“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
魏征死後,太宗如喪考妣,恸哭長歎,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他還令公卿大臣們把魏征遺表中的一段話寫在朝笏上,作為座右銘,以魏征為榜樣,做到“知而即谏”。
魏征直谏
魏征的成功是什麼?整個曆史上,谏臣之最,就是魏征。
魏征的成功是什麼呢?除開太宗李世民的英名,更多的是魏征的說話技巧。
和魏征學說話,老闆也會乖乖聽你的話!
- 據理力争的前提是:觀點準确,條理清晰,先打好基礎
要是魏征隻會嘟囔着吵吵,那麼太宗皇帝是肯定不會聽魏征的。
有一次,太宗問魏征,什麼是明君?什麼又是昏君?魏征回答:“明君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廣開言路,聽取不同意見;而昏君的共同特點則是閉塞言路,偏聽偏信。即所謂‘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這句話從根本上,就告訴了太宗,什麼是明君,什麼是昏君,做法是什麼。
魏征還說過,良臣和忠臣的區别:“良臣既能使君主赢得明君的美名,又能使自己獲益,福祿雙全;而忠臣卻隻能以忠君為名,讓君主背負昏君的惡名,自己也身首異處,空有一腔熱血,卻讓國和家都同歸于盡。所以,陛下一定要讓我成為良臣,而不是忠臣。”
打好這些基礎,給太宗一個明君的框架,讓太宗明白一些基本的道理,在這個框架内,再條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即使有一些意見不相同,太宗想做個明君,也不至于和魏征鬧得太過僵持。
- 變相“拍馬屁”,實則說“重點”
如果一味的,和領導上司對着幹,不會柔性說話的技巧,那麼這個人一定不是一個會提建議的人。
魏征雖然以直谏著名,但是說話非常有技巧。
有一次太宗實在被魏征惹煩了,就指責他說:“以後我說話的時候你能不能别老插嘴?有問題不能下來再說嗎?我好歹也是個皇帝,當着大家的面你就不能給我點面子嗎?”
魏征嬉笑着說:“當年聖君大舜曾對群臣說:‘你們有什麼意見要當面說,不要開會的時候都不說,下來又亂說。’陛下您想做堯、舜那樣的聖君,卻不讓我們做堯、舜的臣子,這也太自私了吧!”
太宗聽了這個話,自然也發不了什麼火,自己是堯舜那樣的聖君,也要有堯舜那樣的氣度。
魏征在變相“拍馬屁”的同時,把自己想表達的重點給講述了出來,讓太宗既高興,又能聽取建議,這才是說話的技巧。
- 實事求是,不說大話,有理有據
其實任何時候,說話都是要實事求是,有理有據,這樣才會讓人覺得說話有可信度。
魏征能讓太宗都聽進去自己的谏言,肯定是做到了實事求是,有理有據,不說大話,不說空洞的話題。
比如:
貞觀六年,太宗想去泰山封禅。消息一出,群臣紛紛表示祝賀,有想反對的人卻又想不出合适的理由,大家都想看看魏征怎麼說
魏征沒有用什麼勞民傷财這些陳詞濫調,而是說:“皇上,我覺得還不到封禅的時候。”
太宗早就料到魏征會反對,所以早就準備好了說辭:“你覺得還沒到封禅的時候,是認為我功勞不夠高、德行不夠尊、中國還未安、四夷還未服、年谷還未豐、祥瑞還未至嗎?”
這是所謂的“六德”。
太宗心裡在想,魏征總不可能說自己沒有“六德”,那就是對自己的否定。
這時,魏征說道:“陛下有這‘六德’是天下共知的,去封禅完全沒問題。不過,去泰山的沿途,因隋炀帝無道,連年兵火不斷,千裡無人煙,雖然這幾年陛下治國有方,民生逐漸恢複,但仍然很蕭條。陛下如果去封禅,周圍很多國家的國王和使者也都要跟随,要是讓他們看到這沿途的蕭條景象,他們會怎麼想?我大唐真的就是那麼的破敗嗎?”
這一番話下來,太宗仔細想想,魏征說的都是事實。本來想借封禅揚威,卻沒想到反而起了反作用,于是取消了封禅的想法。
魏征的聰明,就是在于,能夠實事求是的發現問題的所在,而不是說一些陳詞濫調或者無用的反對話語。
一切都從事實出發,直擊問題的關鍵,是魏征谏言成功的重要原因。
魏征這面鏡子,到現在還實用,是你和上司交談的技巧太宗說過,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太宗把魏征比喻成一面鏡子。然而這面鏡子,我們現在也可以用。
很多人總怕和上次交談,或者總是不會和上司老闆說好,要麼就隻會阿谀奉承,要麼就隻會一直反對,導緻自己的觀點和意見不能充分的得到認可和接受。
學學魏征。
首先,給你老闆一個框架,讓你老闆認為自己是英名的,那麼英名的老闆是肯定能聽取大家意見的,不是閉塞視聽的。在這個框架内再條理清晰的闡述自己的觀點。
再次,學會正确的“拍馬屁”,在拍馬屁當中表明自己的觀點,讓老闆和上司能夠開心的接受你的意見。
最後,實事求是,有理有據,是表明觀點的最重要一點。一切的觀點都是以事實說話,不說空話,不說大話,才能讓自己的意見被正确的接受。
怎麼樣,魏征這面鏡子,你學會了照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