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文言文實詞120個講解

文言文實詞120個講解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25 04:44:17

文言文實詞120個講解(文言文分點突破)1

一、專項練習

1.(2022·衡水市重點中學檢測)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C )

明帝永平十二年。初,平帝時河、汴決壞,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儀令樂俊上言:“民新被兵革,未宜興役。”乃止。其後汴渠東侵,日月彌廣,兖、豫百姓怨歎,以為縣官恒興他役,不先民急。會有薦樂浪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發卒數十萬,遣景與将作谒者王吳修汴渠堤,自荥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裡,十裡立一水門,令更相洄注,無複潰漏之患。景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焉。

(節選自《通鑒紀事本末·河決之患》)

A.平帝時河、汴決壞    決:決口

B.民新被兵革,未宜興役  被:遭受

C.兖、豫百姓怨歎  歎:贊歎

D.景雖簡省役費  簡省:減省、節省

【解析】 歎:歎息。

【參考譯文】

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當初,在漢平帝時,黃河、汴水曾經決口,長久沒有修複。到了建武十年,漢光武帝打算進行治理,浚儀縣令樂俊上奏說:“民衆新近遭受戰争的創傷,不适合興起徭役。”于是停止。此後汴渠水向東蔓延,面積日益擴大,兖州、豫州的百姓哀怨歎息,認為朝廷總是興辦其他工程,不先解救民衆的困急。恰在這時有人推薦樂浪郡王景,說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漢明帝下令征發民工數十萬人,派王景與将作谒者王吳修築汴渠堤防,從荥陽東直到千乘的入海口一共一千多裡,每十裡地設立一座水門,使水門之間的水互相流動,不再有潰決漏水的憂患。王景雖然減省工程費用,然而所用錢财仍以百億計。

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D )

以今準古,今之進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經學,古之儒生也。然其策進士,則但以章句聲病,苟尚文辭,類皆小能者為之;策經學者,徒以記問為能,不責大義,類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見贅于時,高世之士或見排于俗。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師長勖其門人,相為浮豔之作,以追時好而取世資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習不得不然也。若此之類,而當擢之職位,曆之仕途,一旦國家有大議論①,立辟雍明堂,損益禮制,更著律令,決谳疑獄,彼惡能以詳平政體,緣飾②治道,以古今參之,以經術斷之哉?是必唯唯而已。

(節選自王安石《取材》)

【注】 ①大議論:國家重大決策等。②緣飾:文飾,這裡指用文辭闡明。

A.苟尚文辭  尚:看重

B.類皆蒙鄙者能之  蒙鄙:愚昧淺薄

C.故其父兄勖其子弟  勖:勉勵

D.損益禮制  益:好處

【解析】 益:增加。

【參考譯文】

用現在(的用人标準)衡量古代,現在的進士,就是古代的文吏;現在的研究儒學經典的人,就是古代的儒生。可是現在策問進士,就隻是拿文章句子、聲律毛病等方面的知識(來考查),輕率地看重文辭,而這些都是本領不大的人就能做的事;策問研究儒學經典的人,隻把記誦書本或應答問難當作能力,不要求(他們)通曉重要的旨義,而這些都是愚昧淺薄之人就能做的事。(其結果是)讓那些學識淵博、通達事理的人有的被社會視為多餘之人,那些出世高人、超凡脫俗的人有的被世俗排斥。所以,父親、兄長就勉勵他們的兒子或弟弟,師長就勉勵他們的學生,都去炮制浮華豔麗失實的文章,用來迎合世俗喜好,從而獲取社會名望。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朝廷用人取舍和愛好崇尚是這樣,(為了做官而)修習的人就不得不這樣。像這類人,如果處于(朝廷要)選拔的重要職位,在仕途上擔任官職,一旦國家有重大決策,(需要)站在太學或帝王講壇,增删禮制條文,更改法律條款,判決疑難案件,他們又怎麼能周密、審慎、公平地處理政事,用文辭闡明治國之道,拿從古至今的典例參照處理,用經典中的方法做出判斷呢?這樣,他們必定無主見地附和别人罷了。

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B )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人。紹興元年,盜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順昌民以剛為命。剛喻從盜者使反業,既而他盜入順昌,部使者檄剛撫定。剛遣長子遲喻賊,賊知剛父子有信義,亦散去。尋召為吏部員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親兵自将,所以備不虞而強主威。願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居則以為衛,動則以為中軍,此強幹弱枝之道。”又言:“國家艱難已極,今方圖新,若會稽誠非久駐之地。請經營建康,親擁六師往為固守計,以杜金人窺伺之意。”

(節選自《宋史·廖剛傳》)

A.剛喻從盜者使反業       喻:教導,勸說

B.部使者檄剛撫定   檄:文告,文書

C.願稽舊制,選精銳為親兵   稽:考證,查考

D.以杜金人窺伺之意   杜:杜絕,防範

【解析】 檄:下令。

【參考譯文】

廖剛字用中,南劍州順昌縣人。紹興元年,鄰州出現了盜賊,官吏全都逃走,順昌縣百姓聽從廖剛的命令。廖剛勸說跟随盜賊的人回來從事自己的本業,接着其他盜賊進入順昌,部使者下令廖剛安撫平定。廖剛派長子廖遲規勸盜賊,賊人知道廖剛父子有信義,也都散去。不久廖剛被召為吏部員外郎,他進谏說:“古代天子都有自己親自率領的親兵,用來防備意外,增強君主的威勢。希望查考先前的制度,挑選精銳作為親兵,平常就讓他們作為護衛,行動作戰時就讓他們作為中軍,這是增強君主權威,削弱地方實力的方法。”廖剛又進谏說:“國家已經達到艱難的頂點,現在正要圖謀革新,像會稽這樣的地方确實不是可以長久停留的地方。請營建建康,親率六軍前往作為固守的計策,以杜絕金人攻占的想法。”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D )

宋清,長安西部藥市人也,居善藥。有自山澤來者,必歸宋清氏,清優主之。長安醫工得清藥輔其方,辄易雠,鹹譽清。疾病疕瘍者,亦皆樂就清求藥,冀速已。清皆樂然響應,雖不持錢者,皆與善藥,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或不識遙與券,清不為辭。歲終,度不能報,辄焚券,終不複言。市人以其異,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聞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謂我蚩妄者,亦謬。”

(節選自柳宗元《宋清傳》)

A.長安西部藥市人也,居善藥    居:搜集,囤積

B.亦皆樂就清求藥,冀速已   已:停止,引申為“痊愈”

C.積券如山,未嘗詣取直      券:借據,欠條

D.歲終,度不能報,辄焚券     報:回報,報答

【解析】 報:償還。

【參考譯文】

宋清是長安西部藥材市場上的人,他搜集出賣好藥材。有從深山大澤來的采藥人,一定把藥材賣給宋清,宋清對他們很是優厚。長安的醫生用宋清的藥材配制他們的藥方,便容易出賣,都稱贊宋清。生瘡害病的人,也都願意到宋清那裡買藥,希望迅速痊愈。宋清總是樂于滿足他們的要求,即便是沒有帶錢的人,他也都給予好藥,積累下來的債券堆積如山,也從未前去讨取藥錢。有素不相識的人從遠處寫來借據購藥,宋清也不推辭。到了年底,宋清估計他們無力償還,便把債券燒掉,始終不再提起。市中人因為他的行為與衆不同,都笑他,說:“宋清是個愚蠢荒唐的人。”也有的人說:“宋清大概是個有道德的人吧!”宋清聽到這些議論,說:“我不過是追求利潤以養活妻子兒女罷了,并不是有道德。然而說我愚蠢荒唐,也是錯誤的。”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C )

蕭韓家奴,字休堅,涅剌部人。少好學,弱冠入南山讀書,博覽經史。統和十四年始仕。家有一牛,不任驅策,其奴得善價鬻之。韓家奴曰:“利己誤人,非吾所欲。”乃歸直取牛。二十八年,典南京栗園。重熙初,同知三司使事。四年,帝與語,才之,命為詩友。嘗從容問曰:“卿居外有異聞乎?”韓家奴對曰:“臣惟知炒栗:小者熟,則大者必生;大者熟,則小者必焦。使大小均熟,始為盡美。不知其他。”蓋嘗掌栗園,故托栗以諷谏。

(節選自《遼史·蕭韓家奴傳》,有删改)

A.其奴得善價鬻之    鬻:賣出

B.乃歸直取牛   直:通“值”,價格,價錢

C.典南京栗園   典:典當,抵押

D.帝與語,才之   才:認為……有才能

【解析】 典:主管,掌管。

【參考譯文】

蕭韓家奴,字休堅,涅剌部人。他少年時好學,成年後到南山讀書,博覽經史。統和十四年開始出任官職。他家中有一頭牛,不聽驅遣使喚,他家的奴仆得到一個好價錢将它賣了。蕭韓家奴說:“讓自己獲利而讓别人受害,不是我想要的。”便退了錢取回了牛。統和二十八年,主管南京栗園。重熙初年,任同知三司使事。開泰四年,皇上跟他交談,認為他很有才能,讓他做自己詩文唱和的朋友。皇上曾經從容地問他:“你在京外做官,有特别的見聞嗎?”蕭韓家奴回答說:“我僅僅知道炒栗子:小的熟了,那麼大的一定是生的;大的熟了,那麼小的一定焦了。要讓大栗小栗都熟,這才是盡善盡美。别的事我就不知道了。”大概是因為曾掌管栗園,所以借炒栗之事委婉勸谏。

6.找出畫線句子中的關鍵實詞,并将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5分)

李先,字容仁,中山盧奴人也。皇始初,先于井陉歸順。太祖後以先為丞相衛王府左長史。從元儀平邺,到義台,破慕容馬粦軍,回定中山,先每一進策,所向克平。車駕還代,以先為尚書右中兵郎。太祖謂先曰:“今蠕蠕屢來犯塞,朕欲讨之,卿以為何如?”先曰:“陛下神武,威德遐振,舉兵征之,必将摧殄。”于是北伐,大破蠕蠕。

(節選自《魏書·李先傳》)

陛下神武,威德遐振,舉兵征之,必将摧殄。

譯文:陛下英明神武,威勢和德政震懾遠方,發兵攻打他,必将摧毀消滅他。(關鍵詞語:“神武”“威德”“遐”“舉兵”“摧殄”)

【參考譯文】

李先,字容仁,是中山盧奴人。皇始初年,李先在井陉歸順。太祖後來任命李先為丞相衛王府左長史。跟從元儀平定邺城,到義台,打敗慕容馬粦的軍隊,回師平定中山,李先每一次獻策,軍隊所向都能攻克平定。皇帝回到代地,任命李先為尚書右中兵郎。太祖對李先說:“如今蠕蠕軍屢次來侵犯邊塞,我打算讨伐他,你認為怎麼樣?”李先說:“陛下英明神武,威勢和德政震懾遠方,發兵攻打他,必将摧毀消滅他。”皇帝于是北伐,大敗蠕蠕軍。

7.找出畫線句子中的關鍵實詞,并将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5分)

朱子奢,蘇州吳人,從鄉人顧彪授《左氏春秋》,善文辭。武德時,太廟享止四室,高祖崩,将祔主于廟,帝诏有司詳議。子奢建言:“漢丞相韋玄成奏立五廟,劉歆議當七,鄭玄本玄成,王肅宗歆,于是曆代廟議不能一。且天子七廟,諸侯五,降殺以兩,禮之正也。臣請依古為七廟。”于是尚書共奏:“自《春秋》以來,言天子七廟,諸侯五,大夫三,士二。推親親,顯尊尊,為不可易之法,請建親廟六。”诏可。

推親親,顯尊尊,為不可易之法,請建親廟六。

譯文:推廣把親人當親人看待(親近親人),顯揚把尊者當尊者看待,作為不可更改的禮法,請建祖廟六室。_(關鍵詞語:“推”“親親”“顯”“尊尊”“易”,第一個“親”“尊”為意動用法,第二個為名詞)

【參考譯文】

朱子奢,是蘇州吳縣人,跟從同鄉人顧彪學習《左氏春秋》,擅長寫文章。唐高祖武德年間,太廟祭祀用的房間隻有四室,唐高祖駕崩,要把死者的神位附祭于先祖的神廟,太宗下诏令讓有關官員詳細讨論。朱子奢建議說:“漢朝的丞相韋玄成上奏建議設立五廟,劉歆建議應當設立七廟,鄭玄依照韋玄的說法,王肅取法劉歆的說法,于是曆代有關太廟的意見不能統一。況且天子設立七廟,諸侯設立五廟,依次遞減兩廟,這是禮制的正道。我請求依照古制設立七廟。”于是尚書一起上奏說:“自從《春秋》以來,都說天子七廟,諸侯五廟,大夫三廟,士二廟。意在推廣把親人當親人看待,顯揚把尊者當尊者看待,作為不可更改的禮法,請求建立六座宗廟。”皇上下诏同意這一建議。

8.找出畫線句子中的關鍵實詞,并将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張叔夜字嵇仲,侍中耆孫也。以蔭為蘭州錄事參軍。獻所為文,知舒、海、泰三州。複獻文,召試制诰,賜進士出身,遷右司員外郎。使遼,宴射,首中的。遼人歎詫,求觀所引弓,以無故事,拒不與。還,圖其山川、城郭、服器、儀範為五篇,上之。從弟克公彈蔡京,京遷怒叔夜,摭司存微過,貶監西安草場。久之,召為秘書少監,擢給事中。進禮部侍郎,又為京所忌,以徽猷閣待制再知海州。靖康改元,金人南下,叔夜再上章乞假騎兵,與諸将并力斷其歸路,不報。

(1)從弟克公彈蔡京,京遷怒叔夜,摭司存微過,貶監西安草場。(5分)

譯文:他的堂弟張克公彈劾蔡京,蔡京遷怒于張叔夜,搜羅他公務上的小過錯,把他貶去監管西安草場。(關鍵詞語:“從弟”“彈”“摭”“微過”“貶監”)

(2)叔夜再上章乞假騎兵,與諸将并力斷其歸路,不報。(5分)

譯文:叔夜兩次上奏章請求撥給騎兵,與各位将領合力截斷敵人歸路,奏章沒有回複。(關鍵詞語:“再”“乞”“假”“并力”“斷”“報”)

【參考譯文】

張叔夜字嵇仲,是侍中張耆的孫子。因父蔭被任命為蘭州錄事參軍。向朝廷獻上自己的文章,被授任掌管舒、海、泰三州。再次獻文章,朝廷征召任用他起草诏書,賜他為進士出身,升任右司員外郎。出使遼國,在宴射中,首先射中目标。遼人驚歎詫異,要求看他用的弓,因為沒有前例,他拒絕了,沒有給。回國後,他畫出遼國的山川、城郭、服器、儀範共五篇,上奏給朝廷。他的堂弟張克公彈劾蔡京,蔡京遷怒于張叔夜,搜羅他公務上的小過錯,把他貶去監管西安草場。很久以後,他被召任為秘書少監,提升為給事中。升任禮部侍郎,又被蔡京忌恨,以徽猷閣待制身份再次出任海州知州。靖康改元,金兵南下,叔夜兩次上奏章請求撥給騎兵,與各位将領合力截斷敵人的歸路,奏章沒有回複。

二、綜合練習

(2021·全國甲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阆州人請幸成都帝以問寇準,準曰:“不知誰為陛下畫此二策?”帝曰:“卿姑斷其可否,勿問其人也。”準曰:“臣欲得獻策之人,斬以釁鼓,然後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協和,若大駕親征,敵當自遁;不然,出奇以撓其謀,堅守以老其師,勞佚之勢,我得勝算矣。奈何棄廟社,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潰,敵乘勝深入,天下可複保耶?”帝意乃決,因問準曰:“今虜騎馳突,而天雄軍實為重鎮,萬一陷沒,則河朔皆虜境也。孰可為守?”準以王欽若薦,且曰:“宜速召面谕,授敕俾行。”欽若至,未及有言,準遽曰:“主上親征,非臣子辭難之日,參政為國柄臣,當體此意。”欽若驚懼不敢辭。閏月乙亥,以參知政事王欽若判天雄軍兼都部署。契丹主隆緒同其母蕭氏遣其統軍順國王蕭撻覽攻威虜、順安軍,三路都部署擊敗之,斬偏将,獲其辎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複為州砦兵所敗。撻覽與契丹主及其母合衆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擊其遊騎。契丹遂駐兵陽城澱,号二十萬,每縱遊騎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無鬥志。是時,故将王繼忠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為然,遣李興議和。帝曰:“朕豈欲窮兵,惟思息戰。如許通和,即當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詣契丹軍。十二月庚辰,契丹使韓杞持書與曹利用俱來,請盟。利用言契丹欲得關南地。帝曰:“所言歸地事極無名,若必邀求,朕當決戰!若欲貨财,漢以玉帛賜單于,有故事,宜許之。”契丹猶觊關南,遣其監門衛大将軍姚東之持書複議,帝不許而去。利用竟以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成約而還。

(節選自《宋史紀事本末·契丹盟好》)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确的一項是(3分)( C )

A.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阆州人請幸成都/

B.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阆州人請幸成都/

C.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阆州人/請幸成都/

D.九月/契丹大舉入寇時/以虜寇深入/中外震駭/召群臣問方略/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阆州人/請幸成都/

【解析】 “入寇”是入侵之意,“時”作後句的時間狀語,應在“時”前斷開,排除A、D項。“王欽若/臨江人”“陳堯叟/阆州人”是兩個判斷句,“臨江人”和“阆州人”均為賓語,在其後斷開,排除B。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内容的解說,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C )

A.釁鼓,指古代戰争時殺人或殺牲取血塗鼓上以舉行祭祀儀式。

B.廟社,廟指宗廟,社指社稷,廟社在古代常用來借指國家朝廷。

C.閏月,農曆逢閏年加一個月,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

D.辎重,文中指行軍時随軍運載的軍械、糧草、被服等軍用物資。

【解析】 C項,“閏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個月”錯誤,閏月加于某月之後叫“閏某月”。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項是(3分)( D )

A.契丹軍隊南侵宋朝,面對強緻,寇準堅決反對退避内地,提出應當嚴懲主張避戰的大臣,并力促皇上禦駕親征。

B.寇準舉薦主張避戰的王欽若鎮守天雄軍,并告誡欽若:皇上決定親征,臣子不可辜負聖意。欽若驚懼不敢推辭。

C.契丹軍隊屢次侵犯宋朝,先攻威虜、順安軍,又攻北平砦及保州,而後又合兵攻定州,均遭到宋軍迎頭痛擊。

D.在戰局有利的情況下,宋朝皇帝為了息戰,主動提出議和,并派曹利用到契丹軍中談判,最終與契丹達成盟約。

【解析】 D項,“宋朝皇帝為了息戰,主動提出議和”錯誤。根據原文“是時,故将王繼忠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為然,遣李興議和”,可見并非宋朝皇帝主動議和,而是契丹主動議和。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每縱遊騎剽掠,小不利辄引去,徜徉無鬥志。(5分)

譯文:常常縱容遊動騎兵搶劫掠奪,稍稍失利就撤退,來回遊蕩沒有鬥志。

(2)若欲貨财,漢以玉帛賜單于,有故事,宜許之。(5分)

譯文:如果想要貨物錢财,漢朝曾賜給匈奴單于玉帛,有先例,應當答應他們。

【解析】 注意以下關鍵詞:(1)每:常常。縱:縱容,縱使。剽掠:搶劫掠奪。小:稍微。辄:總是,就。引去:撤退。徜徉:徘徊遊蕩。(2)貨财:貨物錢财。故事:先例,舊例。宜:應該。許:答應。

【參考譯文】

九月,契丹大舉入侵,當時因為契丹敵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驚駭怕,皇帝召集群臣詢問應對策略。王欽若是臨江人,請求皇帝駕臨金陵暫避。陳堯叟是阆中人,請求皇帝駕臨成都暫避。皇帝用這件事去詢問寇準,寇準說:“不知道是誰替陛下籌劃這兩種策略?”皇帝說:“你姑且判斷這兩個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詢問是誰出的計策。”寇準說:“我想要找到這個獻策之人,斬殺他們,用他們的血塗鼓行祭,然後北伐中原罷了!陛下英明神武,将軍大臣團結協作,如果陛下禦駕親征,敵人應當自己逃跑;不這樣的話,用奇計來阻撓他們的陰謀,堅守城池來使他們軍隊疲敝,彼勞我逸,我方自然得到勝算。為什麼要抛棄宗廟社稷,想要駕臨楚地、蜀地?如果朝廷所在人心崩潰,敵人乘勝深入腹地,天下還可以再保住嗎?”皇帝的心意就此才決定,于是問寇準說:“如今敵人騎兵奔馳突襲,而天雄軍實際是我朝重鎮,萬一陷落,那麼黃河以北的地區就都會成為敵人的地盤。誰能夠來守衛天雄軍呢?”寇準就把王欽若推薦給皇帝,并且說:“應該趕快召見他當面曉喻,授予他敕令,讓他立即行動。”王欽若到了宮中,還沒來得及說話,寇準就突然說:“主上親征,不是臣子以困難而推辭之時,參政您是國家的重臣,應該能體會這個道理。”王欽若又驚又怕不敢推辭。閏月乙亥日,憑借參知政事的身份,王欽若做天雄軍判官,兼任都部署。契丹國主隆緒和他的母親蕭氏派遣他們統領軍隊的順國王蕭撻覽攻打威虜、順安軍,三路都部署都打敗了他們,斬殺了偏将,獲取了他們的糧草辎重。又進攻北平砦和保州,再次被州砦兵打敗。蕭撻覽與契丹國主以及他的母親集合兵衆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們的遊騎兵。契丹于是在陽城澱駐軍,号稱二十萬,常常縱容遊騎剽掠搶奪,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猶疑沒有鬥志。這時,以前的将領王繼忠向契丹說與宋朝和好的好處,契丹認為他說得對,派遣李興議和。皇帝說:“我哪裡想要窮兵黩武呢,隻想要停止戰争。如果你們答應溝通議和,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到達契丹軍。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韓杞拿着議和文書和曹利用一起前來,請求合盟。曹利用說契丹想要得到關南的土地。皇帝說:“他們所說的歸還土地的事極其沒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應當與他們決戰!如果想要貨物錢财,漢朝也曾拿玉帛賜給單于,有此舊例,應該答應他們。”契丹依然觊觎關南土地,派遣他們的監門衛大将軍姚東之拿着議和書再次來商議。皇帝沒有答應他而離開。曹利用最終以十萬兩白銀、二十萬匹絹結成盟約而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