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大巴車回家過年?春節臨近,網上春節拼車回家的信息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拼車不僅能省去到車站排隊買票的時間,而且還能節省一筆費用,可謂一舉兩得“拼車”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令許多當事人擔心中途會發生事故,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對此法官提示,可以在拼車前雙方簽訂協議,細化責任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坐大巴車回家過年?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臨近,網上春節拼車回家的信息受到不少網友的關注。拼車不僅能省去到車站排隊買票的時間,而且還能節省一筆費用,可謂一舉兩得。“拼車”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令許多當事人擔心中途會發生事故,自己的權益得不到保障。對此法官提示,可以在拼車前雙方簽訂協議,細化責任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講述:
最在意車主信息
記者在58同城搜索“拼車”一詞,發現有關拼車的消息已有50多頁。青島到北京、到河北、到内蒙古,網站中所發布的地址可謂遍布全國各地,其中以省内短途居多。每條拼車消息中,都表明出發時間、車型、剩餘幾個座位,每個座位多少錢,有的沒有标注具體,但也寫明費用面議,檢索中并沒有發現車主提供免費座位。
“這已經是我第二年拼車了,确實能省不少錢。”車主劉先生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在臨沂,從青島出發走膠州灣大橋,油費加過路費來回大約需要600多元。自己的車是一輛8座商務車,除去自己和妻子還有6個座。“第一年發 拼車消息就有不少人打電話找我。”劉先生說,每位他收取50元,一趟下來就是300元,這樣算來就等于自己免費回家了。“不僅自己能省錢,路上也結識了不少老鄉,一路上都很開心。”劉先生說。
采訪過程中記者發現,對于想要拼車的人來說,最在意的就是車主的信息。“如果看着路線正合适,我打電話最先問的是車主的駕齡。”有過拼車經驗的大學生小張告訴記者,如果駕齡少于3年就不敢乘坐。車主魏先生也表示,自己在網上發布了“拼車”消息後,老鄉們問的問題也是千奇百怪,問我是幹什麼的,開的是什麼車,車開了多少年了,有沒有發生過交通事故,有的甚至還問起了年齡、工作單位這些比較隐私的信息。“因為彼此是陌生人,所以信任不夠,多問些問題也能理解。”魏先生說。
說法:
有償無償各有說法
春節拼車,有沒有相關的法律規定呢?對此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表示,拼車行為的内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有償的,一種是無償的。有償的拼車行為是指搭車人向車主支付一定對等價值的拼車形式,其中可以支付的是錢款、汽油,也可以是其他物質的東西。對于去時拼甲方的車,回時拼乙方的車,即雙向拼車的情況也應看做是有償拼車。而無償的拼車行為則是指搭車人不向車主支付任何費用的行為。但是,因為私家車不屬于營運性的車輛,因此有償的拼車行為不管車主願不願繳納營運稅都是違法的。
“不是有償的不太可能,即使是好朋友也肯定要表示一下,更不用說陌生人之間拼車。”市民李先生表示,每次他和老鄉一起拼車,即便老鄉不要錢,他也不好意思白坐車,總要送些禮物給老鄉表示感謝。
提醒:
拼車這樣簽協議
“拼車雖然經濟又方便,但在風險防範、法律責任認定方面也存在問題。”法官向記者介紹,由于不少拼車族都是選擇和親朋好友一起拼車,所以認為在出行前就說出一旦發生交通事故怎麼劃分責任有些不好意思,導緻事故發生後,責任如何承擔彼此說不清楚。
因此法官建議,在出發前,乘車各方應簽訂協定,對相關的法律事項明确予以約定,尤其是對法律責任的劃分和承擔問題一定要加以明确。協議的内容應該包括拼車的出行時間及路線、拼車費用及支付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拼車人和開車人權利義務的約定:開車人把拼車人載到指定的地點,在拼車的過程中發生财産損失或對他人的人身損害,責任如何分擔。另外,若是兩人以上輪流開車,車主一定要檢查對方是否具備駕駛資格,因為讓沒有駕駛證的人駕駛車輛,是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