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作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它以口頭的形式廣泛流傳于民間,深深地影響着人們的衣食住行。多數是老一輩的經驗之談和智慧的總結,多多少少給人們帶來一些啟示,讓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努力把生活過得更好。俗話說“床頭不挂三物,院中不植三樹”說的是哪三物和哪三樹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床頭不挂重物
床是人們睡覺的地方,一個人在正常情況下,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對于睡覺的地方看得都是相當重要的。老人們說,床頭上方是不能挂重物的,這個會壓了自己的運氣。
其實,之所以不挂重物的原因,人們是怕不小心重物墜落,在睡夢中不知所以然的情況下發生意外出現安全隐患,床頭不挂重物主要原因就是為了安全着想。
二、床頭前不挂鏡子
鏡子是人們整理容貌及穿衣打扮的一種用具。古時候的人可沒有現在這麼先進,以前用的是銅鏡。銅鏡相比現在的水銀玻璃鏡那簡直是無可比拟,銅鏡清晰度較差,在光線不太充足的情況下很容易出現圖像的偏差,如果睡覺時看到鏡中的影像,一些多疑的人很容易疑神疑鬼,無法正常睡眠,也許會因此而留下病患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床頭前不挂鏡子,也免得睡夢中醒來迷迷糊糊看到鏡中的影像産生幻覺而造成心理不适。
在以前社會治安不穩定,多數人都有随身攜帶刀劍之類的東西,目的就是為了防身能夠及時的保護自己,也難免有人睡覺時會把這些東西挂在床頭。老人們說,刀劍之類的東西帶有一定的煞氣,挂在床頭不吉利,不僅會影響夫妻感情,也會招緻災禍的發出。
雖然這樣的說法不太科學,但床頭不挂刀劍之類的利器也是很有道理的。睡床是睡覺的地方,休息時挂在床頭不說壓抑,也會讓人聯想一些刀劍搏鬥的場面,以緻影響休息。再說了如果夫妻拌嘴出現矛盾,在頭腦不清醒的情況下,一旦做出傻事來将遺恨終生。
“床頭不挂三物”這句俗語是很有一番道理的,畢竟休息好才能工作好,身體健康很重要。那麼,“院中不植三樹”又指的是哪三種樹呢?
楊樹雖然生長快,但民間一直有着“鬼拍手”的說法。夜深人靜時,大風一吹哔啦啦作響,還真有點像拍手的聲音。如果在睡覺時聽到這種聲音就會很難入睡,從而影響睡了眠。
另外,楊樹在春暖花開的季節還會散發出一些楊棉,飄飄灑灑像雪花一樣,刮的滿院子亂飛,從而影響家人的正常生活,楊棉見火即燃像火藥一樣,以前人們又多是燒火做版,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火災事故的發生。因此,院中不栽楊樹。
二、院中不植桑樹桑樹在古代也算一種富有樹,樹葉可以喂家畜、養蠶,桑葚又可以食用。可桑樹的桑與“喪”諧音,喪事畢竟不是什麼好事,人們為了趨吉避兇、讨個吉利,能夠有個好心态,因此院中不栽桑樹,這也是我國納吉文化語言上的一種忌諱。
松樹柏樹四季常青,有着很強的生命力,雖然生長緩慢,但也可以說是一種很适合觀賞的樹種之一,可為什麼說院中不能栽松樹柏樹呢呢?
柏樹正因為木質堅實,以前的人們在老人過世後多選用此木做棺木壽材,因此柏樹也就成了與喪葬有關的樹種之一。柏樹栽在墳墓旁象征着萬古長存,既然是墳旁的象征樹,因此院内不栽柏樹。那麼,松樹呢?
之所以院中也不能栽在松樹,其實這緣于以前的封建社會,在舊王朝統治的年代,皇宮内院可以說樹木成林,而且松樹很多,正因為松樹筆直挺拔,所以也代表着皇家的威嚴,可以說就是權威的象征。
如果農戶之家栽了松樹,就是藐視皇家,不把皇家的威嚴放在眼裡,這在當時可是殺頭的大罪,甚至會滿門抄斬,殊連九族。因此,院中不栽松也一直沿習下來。
總之,“床頭不挂三物,院中不植三樹”這句俗語充分反映了人們積極向上追求美好的一面,這也老一輩的經驗之談,既關系着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又關系着人們的精神狀态。其實,古人流傳下來的俗語都自有一番道理,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夠正确地認識和理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