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盧祥勇,易啟江
開了數年的胡辣湯店、肉夾馍店,忽然就被“逍遙鎮胡辣湯協會”“潼關肉夾馍協會”給告了,多個地方小吃近日因“商标侵權”成為熱點話題。開口成千上萬的賠償款,也讓從事地方特色餐飲的小商小販一夜之間變成了高危行業。
盡管上述協會已經暫停維權行為,但餐飲商戶心裡的疑慮卻并未完全打消。有網友評論道:“我想知道做蘭州拉面、沙縣小吃的老闆是不是都很危險?”
蘭州市商務局:商标使用免費
據蘭州晨報6日報道,日前,“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馍”等引發商标糾紛,導緻很多在外做生意的餐飲店老闆擔心不已。在蘇州開了一家蘭州牛肉面館的甘肅人李先生近日詢問,其開店是否會涉及商标侵權或有相關協會收取加盟費。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618165
“我在蘭州的一家學校學習的是拉面技術,畢業後來到蘇州創業,開了一家蘭州牛肉面館,湯、配料都是自己親手調配、自己做面。”李先生說他是甘肅人,已經在蘇州開了兩年的“蘭州牛肉面”。
前幾天,他在網上看到在外地做生意的很多人使用家鄉名吃名稱,比如“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馍”等都被紛紛告上法庭,原因是使用的店名涉及商标侵權,不但被要求不能繼續使用該商标,而且使用該商标還得交加盟費等費用。李先生說,他現在使用“蘭州牛肉面”招牌開店,很害怕莫名其妙收到法院的傳票。
蘭州牛肉面行業資深人士秦偉表示,蘭州牛肉面也有協會,名稱為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蘭州牛肉拉面商标屬于蘭州市商業聯合會。假如在外地開設xx品牌蘭州牛肉面加盟店,加盟商需要向品牌方支付加盟費、保證金、管理費、原料費等具體費用。例如“陳記”“唏嘛香”“舌尖尖”“思泊湖”“馬子祿”“馬有布”“磨溝沿”等等。假如是自己做,不加盟品牌店,不涉及某某品牌蘭州牛肉面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據秦偉介紹,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有商戶在外地和甘肅省内使用蘭州牛肉面名稱所牽扯的商标侵權賠償事件。
随後,蘭州晨報記者從蘭州市商務局獲悉,蘭州牛肉面的注冊商标為“蘭州牛肉拉面”,屬于普通商标,商标所有權目前屬于蘭州商業聯合會。蘭州牛肉拉面商标的使用不收取任何費用,也不牽扯商标糾紛。蘭州市商務局有關人士建議,商戶不管是在本地還是在外地,應當通過正常程序申請“蘭州牛肉拉面”商标的使用,外地的經營者,隻要能夠按照蘭州牛肉面的制作技藝和流程,做好食品安全保障,規範經營,為消費者提供優良品質的蘭州牛肉面,政府部門是鼓勵支持的。
運營一方小吃應該怎麼做?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特色的經典小吃,為了小吃的傳承及推廣,地方往往會成立相關的協會,并向商标局申請“地理标志集體商标”。大衆所熟知的沙縣小吃、雲南過橋米線、蘭州拉面等均有協會,并申請了集團商标。
“蘭州牛肉拉面”的注冊也曾經曆一波三折。
2007年,蘭州市舉辦首屆“中國蘭州牛肉拉面節”期間,蘭州市政府面向全國征集并确定“蘭州牛肉拉面商标”圖案。當年9月,蘭州商業聯合會作為申報主體,向國家商标局提起了“蘭州牛肉拉面”商标注冊申請。2010年3月28日該商标被準予注冊,并進行了公告。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26184
商标申請之所以延宕3年,時任蘭州市商務局局長曾解釋說,“因為原則上商标中不能含有縣級以上地名,蘭州市方面曾多次到(原)國家商标局說明牛肉拉面與蘭州的特殊關系,國家商标局最終同意在商标标識下加上表示地域的‘蘭州’字樣,這是對一方餐飲文化的肯定。”
2016年,商标評審委員會收到對該商标的異議,經審理後認定,該商标雖包含有“蘭州”名稱,但整體具有與“蘭州”地名相區别的其他含義,該商标并沒有違背商标法相關規定。但與此同時,争議商标整體缺乏顯著性,不易被相關公衆作為商标識别,構成商标法規定的“缺乏顯著性标志不得核準為注冊商标”。2017年11月,商評委作出裁定,對蘭州牛肉拉面商标予以無效宣告。
蘭州商業聯合會對這一裁定結果不認可,将商評委起訴至北京知識産權法院,法院撤銷了商評委作出的無效宣告裁定。2018年12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了這一判決。
蘭州商業聯合會2010年出台了《蘭州牛肉拉面商标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負責受理、審核“蘭州牛肉拉面”商标的使用申請,與申請人簽訂“蘭州牛肉拉面”《商标授權使用協議》,頒發商标授權使用牌匾,申請單位每使用該商标兩年需支付1萬元,“但為了推動蘭州牛肉拉面走出去發展,基本上屬于免費授權使用”。據《北京青年報》2018年報道,當年全國“蘭州牛肉拉面”館(店)達到4萬多家,使用“蘭州牛肉拉面”商标的2000餘家。
沙縣小吃作為全國範圍内門店數量多,覆蓋範圍大的小吃連鎖,其成功經驗也一直被大衆所探讨。
福建沙縣區(今年2月沙縣撤縣設區)政府辦上月一篇文章稱,從2006年起,曆任縣委書記和縣長,帶領沙縣小吃同業公會的同志,為注冊“沙縣小吃”商标奔忙,向市領導、省領導、國家領導彙報。
經過許多同志多年的不懈努力,“沙縣小吃及圖形”集體商标,終于在2015年9月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商标局批準注冊。福建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協會的朱昌彬會長深有體會地說:“沙縣小吃文字商标注冊成功來之不易,在國家新商标法頒布實施以來,福建省還屬于第一例。”
為了發展小吃業,沙縣下了大力氣。當地曾有全國唯一以政府名義成立的“小吃辦”,縣領導親自挂帥,同時大膽鼓勵鄉鎮幹部停薪留職帶頭經營小吃。
沙縣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小吃産業發展專題會議,将小吃定位為當地的支柱産業。成立沙縣小吃業發展領導小組、下設“小吃辦”,組建沙縣小吃同業公會,建設沙縣小吃一條街,注冊沙縣小吃商标……再到籌辦每年一次的沙縣小吃文化節。小吃,從自發創業的個體經營,變成政府引導的支柱産業。
沙縣縣委、縣政府提出“統一商标、統一技藝、統一形象”的會員制發展思路:先後出台40多份文件,通過給予資金信貸、鼓勵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群衆創業、創建知名品牌等政策扶持,促進小吃産業快速發展;成立沙縣小吃培訓中心,免費為小吃業主提供經營管理和制作技藝培訓,提升小吃從業人員技藝水平;針對缺乏經營經驗的小吃業者,給予創業前的開店指導;與縣市場監管部門配合,抓好原輔材料市場監管,确保源頭産品質量。
2008年,沙縣小吃集團正式成立,開始實行總公司、子公司、終端店“三位一體”管理模式,編制《沙縣小吃集團餐飲連鎖經營管理手冊》,涵蓋了公司組織架構、門店服務規範等管理标準體系。
目前,沙縣27.2萬人中,有6萬多人在外經營小吃,并且輻射帶動30萬人創業緻富,沙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7年的2805元增長到2019年的20528元,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
圖片來源:
央視新聞
優秀技藝傳承還推動了當地節會經濟、文旅經濟發展。沙縣建起了國家4A級景區“沙縣小吃旅遊文化城”和沙縣小吃文化科技館、民俗館等,每年吸引超500萬人次前來觀光旅遊,2019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4.48億元。
編輯|盧祥勇 易啟江 杜恒峰
校對|孫志成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蘭州晨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央視新聞等
每日經濟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