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後台收到一條粉絲留言,講自己在微博上曬私房寫真,被同事看到後内涵了一波。
大概意思是,我看你朋友圈裡挺文靜乖巧的,怎麼私底下玩的這麼開。
他們還特意留言刷存在感:“不是吧不是吧,反差那麼大,平實裝的很累吧。”
妹子聽到後就蠻生氣的,這些人是不是對私房照有什麼誤解,老子喜歡關你們屁事啊。
當然,比起這個,更令她後悔的是,當初太輕易跟他們微博互關,以至于現在随便發個動态都要斟酌用詞顧及那些“粉絲”。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沒有滿清十大酷刑逼着她,她永遠都隻是那句供詞:我沒有微博,不玩微博,真的。
拜托啦,生活已經錘爆大家的狗頭了,已經很努力穿西裝做大人啦,所以在微博上就放人一馬吧。
就是做回原生态的自己,在微博上什麼情緒都不兜着,想發什麼就發什麼,連标點符号錯别字都懶得打理。
至于我有多少個ABCD面,和你看到的有多不一樣,so what?我隻是想喘口氣。
2。
對我而言,微博是個快樂容器。
它過濾掉親戚家長,篩選掉成年人虛假的情意,允許你落魄、沮喪,不必刻意扮乖,不必讨喜。
你自由發揮,不用想如何分組這些麻煩事。
現實生活需要修飾的情緒,我在這裡可以指數式地傾瀉。
有人會講,那你也太裝了吧,直接講出來不好嗎,幹嘛要躲躲藏藏的,多虛僞啊。
說這種話的人,大多是沒被生活摩擦過。生活需要建立人設。
這個人設有很多種,包括但不限于積極、勇敢,或者朝氣蓬勃,但無論哪種,都不能偏離世俗的尺子。
不然你就會成為反面教材,被釘在恥辱柱上反複播放3k遍。
你當然可以反駁啦,用夯實的論據和尖銳的語氣去反駁,但時間久了,你會發現以一敵百是個力氣活,廢物們的時間不值錢,但你的大好年華是按秒算的。
不如退一步認個慫,跑到沒人認識的微博上撒野。
3。
以上這些,并沒有想一棒子錘死所有人。
我明白,周圍還是有好多靠譜、明事理的朋友。隻是那句俗語講得好人心隔肚皮,你真實的一面在網上被人diss了,直接拉黑舉報就行;
可是在現實中現了形,該往哪逃。
從風險學來講,不是我們不樂意獻上真誠,隻是風險太高,小姨子容易跟着黃鶴跑。
怕别人接受不了真實的自己,甚至反過來抵毀,怕被人以“不符合常态”逐出群體,怕被人送到道德高台連夜審判,也怕自己稍露兇色就被指人設崩塌。
這麼多“害怕”的背後,其實是沒法突破心理防線,很難再去相信一個人。
成年人的世界機關重重,前一秒和你交心的人,背後可能送來一把軍刀,瑞士牌的。
你好不容易放松警惕,把你真實的一面亮出來,結果對方大失所望,啊,你怎麼和我想象的不一樣。
這些都是要擔心的事。
當然很期待有人來拯救的,但大多數時候還是選擇按兵不動,要麼永遠藏匿,要麼等合适的風來。
4。
所以,對于當代年輕男女來講,有條默認的社交禮儀:如果你不祝我舒服,那就祝我們老死不相往來。
衆人時間寶貴着急趕地鐵,沒時間和你拔河拼輸赢,毫無意義。
當然,如果你是那個洞悉我全部後,又願意走近我的人,我肯定連夜推翻我家的牆把微博ID告訴你,主動分享我的真實日常。
我會解除警報,拿下面具,摘掉“堅強的”“光鮮的”這些形容詞,赤裸裸地站在你面前。
李銀河老師講,這種幸運事概率極低。那是她講的,我不同意。
大家也别同意。說不定哪天踩狗屎運了,遇見那個可以不設防的人了呢,誰知道。
在那個人面前,你可以大膽承認,自己就是個庸俗到底的人。
就是喜歡脆皮鴨文學,就是喜歡美顔自拍發九宮格,就是個膽小懦弱害怕打雷,就是沒有偉大抱負的,徹頭徹尾的垃圾。
“我是垃圾。你誇我是個可愛的垃圾。
“我是垃圾。你是個不愛扔垃圾的邋遢鬼。”
頭條作者:pinkforever,全網同名。
一個主張溫柔且酷的小破号,想和你一起做個不錯的大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