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發生在齊國與魯國之間的長勺之戰,不僅是兩國之間的一次重要戰役,更出現了一個很重要的戰争原理:一鼓作氣。但是,細讀曆史,我們不禁會産生這樣的疑問,戰争不斷的年代,為何隻有曹刿知道一鼓作氣的道理,齊國真的是輸在士氣上嗎?
要解開這兩個謎團,需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的作戰方式。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戰鬥編組基本一緻,軍隊的基本編制是“乘”。一乘包括一輛戰車,車上三名甲士,還有所屬步兵方陣。這成為當時軍隊的基本方陣布局。
曹刿所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按照後人一般的理解是,齊軍在戰鼓聲中完成了三次沖鋒和三次撤退,在數次的沖鋒與撤退中,士兵的士氣被消耗殆盡,而魯軍士氣高漲,一鼓作氣打敗了齊軍。
照這樣的理解,齊軍在每次沖鋒後,都需要完成180度的集體掉頭進行撤退,這很容易導緻戰鬥隊形發生混亂。
同時,按照常規推理,魯軍也不可能看着齊軍掉頭而無動于衷,他們肯定會趁齊軍轉身撤退時全面出擊。這樣,齊軍将會被徹底打亂,會迅速失敗。
另外,古代戰車作戰時采用的是錯穀格鬥的方式,隻有在雙方戰車相交錯時,戰車上的甲士才能互相擊刺。如果雙方的戰車相互交戰,那麼,齊軍必須沖進魯軍的陣地内才能進行。這種狀态下,齊軍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從戰鬥中退出。因此,要弄清魯軍為何取勝,首先要弄清“齊人三鼓”的真實含義。
據《周禮·大司馬》記載,在西周和春秋時期,各國都會在農閑之際廣泛開展軍事演習。演習開始時,軍隊首先列陣,然後主帥擊鼓發令。負責擊鼓的士兵聽到主帥的鼓聲後開始擊鼓。這是第一次擊鼓。各級軍官聽到鼓聲後将旗幟豎起來,士兵們起立,前進,和戰車一起向敵方行進。
第一次擊鼓時,全部人馬在有節奏的鼓聲中穩步向前推進。
前進一段時間後,主帥發出停止的信号。這時,軍官将旗幟放倒,士兵坐下稍事休整。在觀察敵情及時調整後,主帥再次下令擊鼓前進。
這是第二次擊鼓。全軍聽到鼓聲後繼續向敵人行進,但速度比第一次加快了很多。
當全軍行進到接近雙方弓箭射程時,主帥再次下停止令。這時,軍隊開始做最後的沖鋒準備。
當主帥第三次擊鼓時,軍隊開始沖鋒。戰車飛馳,士兵跟在後面跑步前進。在急促戰鼓的助威下,戰士們一面射箭,一面沖向敵人,雙方以戈、戟等兵器相互刺殺。
從古書記載的軍事演習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所謂的“三鼓”,是在戰鬥發生前,軍隊向敵人前進的三個階段。根據這種作戰方式,還原一下長勺之戰的場景。
齊魯兩軍列隊完成後,魯莊公根據以往的作戰慣例,準備下令擊鼓前進,但曹刿制止了他。而對手齊軍則按照慣例,開始向魯軍開進。
齊軍前兩次擊鼓前進時,魯國的士兵始終坐在原地不動,注視着齊軍的前進。當齊軍開始擊鼓沖鋒,并在快到達魯軍近前時,曹刿才讓魯軍擊鼓前進,向齊軍發起反沖。雙方經過激烈的交鋒,齊軍大敗。
曹刿讓魯軍等“齊人三鼓”之後再接敵,這使得原本該齊魯兩軍各走一半的路程,變成全部由齊軍完成。在這個過程中,齊軍行進的距離增加了一倍。而魯軍始終停在原地待命休息,他們無形中就保存了實力。
當齊軍第三次擊鼓,發出最後沖刺時,因為之前已經消耗了大量體能,士兵的體力大大下降,齊軍以疲憊之師對待養精蓄銳的魯軍,這就是“彼竭我盈”。
從這裡可以看出,齊軍的潰敗不是士氣低落,而是體能下降。曹刿成功運用了物理學原理取得了戰争的勝利,這是他比别人高明的地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