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路凱
泰安市消防救援支隊泰山消防救援站成立于1996年,長年駐守在海拔1500多米的泰山之巅,是華東地區駐勤海拔最高的消防救援站,擔負着泰山極頂及南天門景區的防火滅火和搶險救援任務。2010年,泰山消防救援站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泰山衛士”榮譽稱号。
2018年,消防隊伍改制轉隸後,泰山消防救援站全體指戰員大力弘揚“誓言如山、盡責至善”的泰山衛士精神,守正創新、追求卓越,赴湯蹈火、竭誠為民,用青春和熱血報效祖國,在泰山之巅樹起了一面展示“火焰藍”的英雄旗幟。
近日,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行“齊魯時代楷模”發布儀式,山東泰安泰山消防救援站被授予“齊魯時代楷模”榮譽稱号。
泰山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産,世界地質公園。泰山消防救援站的轄區輻射泰山18萬畝山林、26處古建築群、58座寺廟、2200多處碑碣石刻,這些地方一旦發生火災,損失不可估量。自建站起,泰山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把保護泰山消防安全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組建“消防巡查服務隊”,每天對岱頂的11家重點單位、40多家“天街”商鋪和數以萬計的往來遊客進行全天候、無縫隙巡查服務,宣傳消防知識,查改火災隐患,講解防火滅火常識,每人每年要走2000多公裡山路,确保了泰山連續26年未發生有影響的火災事故。
2018年4月17日,濟南和泰安交界處發生山林火災,火借風勢迅速蔓延,形成幾公裡的火線。泰山消防救援站(群體)作為突擊隊,沖在火場最前沿,率先與“火魔”展開面對面的搏戰。狂風呼嘯,濃煙和烈火也随着狂風肆虐。指戰員剛沖上去,風向突然改變,大火向他們迎面撲來,四處飛濺的火星、濃煙一下子把他們圍住,2米之内看不到任何東西,指戰員們被濃煙嗆得不住地流淚,不住地咳嗽,火星也不時地蹿入他們的臉頰、脖子和褲腿等處,造成多處燒傷燙傷。他們不得已退回安全區域等待風勢變小再發起新的沖鋒。然而,剛剛撤回來的區域再次被大火淹沒,戰友們隻能再次沖上去滅火。如此反反複複,參戰指戰員戰濃煙、鬥烈火,奮勇拼殺。經過三天四夜的浴血奮戰,終于把火勢控制在隔離帶之内,泰山景區安然無恙。
“守一方熱土,保一方平安”。在泰山消防救援站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18名消防指戰員始終堅守着這樣的誓言,打赢了一場又一場惡仗,赢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得到了群衆的信賴,捍衛了“泰山衛士”的榮譽。
泰山消防救援站黨支部始終牢記“泰山衛士”的責任與使命,以戰鬥力為标準,立足實戰,勇于創新,努力打造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過硬隊伍。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泰山衛士”的旗幟;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泰山消防救援站指戰員的身影。
2017年1月23日上午7時22分,急促的電鈴聲突然響起:一名遊客在泰山“十八盤”對松山附近摔傷,急需救助!鈴聲就是命令,指戰員們立即放下剛剛端起的碗筷,穿戴好裝備,頂着嚴寒和大風,艱難地向對松山奔去。臨走,副中隊長曹明戰還順手給傷者帶了一件大衣。8時20分,泰山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員趕到對松山,對傷者的受傷部位進行固定,将他轉移到擔架上,蓋上大衣,然後小心翼翼地擡起擔架,向山下走去。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狂風呼嘯,索道早已停運;遍地積雪,環山路不再通車。擺在指戰員面前的隻有一條路,頂着零下26度的嚴寒,踩着冰封的盤道,擡着擔架,一步一步從山頂走下山去……
漫長的盤道在平時不知道已經走過多少遍,但這一次,邁出的每一步都挑戰着指戰員們的身體極限。狂風、嚴寒、冰封的盤道和擔架上的呻吟聲,壓迫着指戰員們的神經。眉毛、頭發慢慢結了冰,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寒風一吹,禁不住發起抖來。大家輪流擡着擔架,被替換下來的戰士剛剛還滿身大汗,不一會兒衣服上就結了滿滿一層冰,冰涼地貼在身上,再擡一段擔架,一層冰又變成了熱氣騰騰的汗。10點30分,經過2個多小時的手擡肩扛,從山頂到山下,跨越1300米高差,走過7000多級台階,指戰員們終于到達山腳下,将傷者送上了等在山下的救護車。傷者轉危為安,但救援站指戰員的“征途”還沒有結束,稍作休整,一行9人又沿着7000多級台階的盤道拾級而上,返回位于山頂的營區,歸隊已是下午4點。
2019年11月17日,一名遊客在南天門索道站旁的天橋上拍照時,不慎失足墜崖,向下滾落了50米後,被灌木叢擋了下來。11月的泰山氣候反複無常,陰冷的天空中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雪,路面漸漸變得濕滑,這無疑加劇了救援的難度。指戰員們穿過刺人的荊棘,搜索到奄奄一息的墜崖遊客,在穩定遊客的生命體征後,立即用繩索裝備将虛弱的遊客和隊員緊緊地綁在一起,用隊員的體溫溫暖遊客早已凍僵的身體,并幫助其成功脫離險境。
在泰山消防救援站的榮譽室,一幅幅照片記錄着搶險救援的一幕幕。建站26年來,先後搶險救援3300餘次,救助遇險遊客3000餘人,挽救了600多條生命。他們經曆過一天連續12起馬不停蹄的救援,經曆過一個晚上從南天門到中天門5次往返的超負荷戰鬥,也經曆過零下20攝氏度雪夜4小時不間斷的執勤巡邏,“11·3”絕壁救援、“1·23”寒潮急救、“7·22”雨夜馳援……他們用铮铮鐵骨為人民群衆安全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屏障,被群衆親切稱為“最可愛的人”。800餘封感謝信,200多面錦旗見證着泰山消防救援站(群體)“守一方熱土,保一方平安”的铮铮誓言。
“我驕傲,這是我守衛的地方”。奉獻需要精神的支撐,傳承精神更彰顯信仰的力量。泰山消防救援站黨支部注重用“誓言如山、盡責至善”的泰山衛士精神培根鑄魂,帶領一代又一代消防指戰員,用堅韌和執着銘記人生,用青春和熱血镌刻忠誠,用精神和信仰赓續血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他們依托“黨史教育小課堂”,利用碎片化時間,組織全體指戰員開展“我講黨史小故事”活動,有效提升了指戰員們的黨性素養,增強了“我為群衆辦實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泰山消防救援站建設的“便民服務站”是山頂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室内設有飲水機、手機充電樁、便民醫藥箱、旅遊引導手冊等一應俱全。無論是突發急症、家人走失,還是問詢指路、尋求幫助,他們都會熱情的為遊客排憂解難,“有困難,找消防”成為駐山群衆和遊客的“口頭禅”。救援站收到的感謝信中有這樣一句話:“泰山消防救援站就像‘十八盤’兩側的扶手,讓遊客險時有抓手,累了有依靠。”
他們還不斷拓展服務範圍,先後成立“紅友消防救助站”“泰山山嶽救助隊”,采取流動服務與固定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在節假日和惡劣天氣中,走出去搶救遇險群衆、提供醫療服務、處理危石隐患、疏導旺季人流、清掃台階積雪、看望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生,累計做好事6萬餘件,捐款超過15萬元。這點點滴滴雖不轟轟烈烈,但折射出的是泰山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想群衆所想、急群衆所急”,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集中宣誓。
選擇泰山消防救援站就是選擇用雙腳丈量泰山。泰山消防救援站指戰員把山路當“跑道”,把懸崖當“訓練塔”,1630級台階的“十八盤”,他們每周都要負重20多公斤,上下往返跑3次。正是靠着這铮铮鐵骨,才在懸崖絕壁之上鑿出了一條與死亡賽跑的“生命通道”。他們說,隻有這樣才無愧于“泰山衛士”的崇高榮譽,無愧于駐山群衆和遊客的重托。他們探索創新的“章魚”錨點固定、軌道組合救援等一大批山嶽救援操法,在實戰中多次得到應用和檢驗,相關經驗被全國兄弟單位的借鑒和推廣。
“走一趟盤道,植一棵青松,訪一位挑夫,學一遍隊史。”這是每名泰山消防救援站指戰員入隊的第一課。李令政、孫淑雷、曹明戰從“十八盤”走進泰山消防救援站,軍校畢業後,又毅然沿“十八盤”回到這裡,接過接力棒,扛起并傳遞着“泰山衛士”的榮譽大旗。在信仰的旗幟下,一批批新兵沿着老兵的足迹,堅守信念、永葆本色。“誓言如山、盡責至善”的泰山衛士精神,如靈魂般根植于每名指戰員心中,成為他們刻在骨子裡、融進血脈裡永恒不變的信仰,成為他們建功立業、成就自我的最高追求。
泰山消防救援站(群體)始終忠誠履職,視責任重于泰山,視人民親如父母,視榮譽勝過生命,攻堅克難砺煉意志,出色完成了各項防火滅火和搶險救援任務。先後榮獲省部級以上表彰42次,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集體二等功3次、集體三等功9次,站黨支部多次榮獲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先進基層黨組織。
悄然流逝的歲月早已賦予“泰山衛士”這個名字獨特的意義,不管時間如何推移,泰山消防救援站全體指戰員依然會為了守衛泰山,用舍我其誰的豪情和敢于亮劍的決心,勇往直前;依然會為了救助人民群衆,用牽手互助的熱忱和魚水至親的情懷,傳遞關愛;依然會為了傳承榮譽,用令行禁止的作風和薪火相傳的精神,赓續血脈。在消防救援的新時代,泰山消防救援站全體指戰員必将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砥砺前行,奮力書寫新時代消防救援事業新篇章。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