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拆除原來的縫合線,
對袋體重新裁剪、縫合,
最後縫制上手柄……
經過一番打造,
一個個結實的環保袋
就在王惠理手中誕生了。
今年78歲的王惠理家住南翔鎮翔北社區,他每天去超市、菜場都會拎一個自制的環保袋,他說:“别瞧這環保袋‘土’,可結實耐用,能派大用處!”
1968年,王惠理從部隊退伍回到南翔工作,那時工資隻有40.5元,身上穿的衣服、家裡的用品總是一再縫補。1973年,他居住的浏翔村縫紉組解散,有一批舊縫紉機出售,于是王惠理買了一台,又買了本縫紉書自學,開啟了“手工達人”的生活。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王惠理的縫紉機卻依然閑不下來。他将自家和鄰居家用剩的米袋收集起來,作為制作環保袋的原材料。“普通塑料袋的底部沒有支撐物,放在地上會倒,我做的環保袋不僅牢固,還是可折疊的平底,放東西非常穩當。”
針線活看似不難,但是對年近八旬的王惠理來說也不算容易,縫完一個環保袋得花費2個小時。王惠理說:“自從‘禁塑令’推出,我就開始自制環保袋給家裡人用。作為一名黨員,我要從自己做起,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通訊員:張溢堯
編輯:徐宇、王麗慧、倪丹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