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4 03:17:30

原文@旺達 載于中讀App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1

翅發達,靠風傳播的種子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和降香黃檀(Dalbergia odorifera)(右),兩者均為豆科(Fabaceae)喬木。

另一類就是我們接下來要介紹的依靠動物傳播的種子,這類種子往往藏在富含汁液的果實中。動物在地點A取食果實,又在地點B排出不能消化的種子,将種子由A傳到B,植物需要盡可能增加AB間的距離使種子傳播的更遠,又要防止種子在傳播過程中的損失。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2

取食樟科(Lauraceae)披針葉楠(Phoebe lanceolata)漿果的毛耳飛鼠

盡管利用動物傳播種子和傳粉看起來類似,但同很多植物僅和單一的傳粉者互動不同,種子和傳播種子動物的關系遠沒有那麼特化,很多種類盡管有特定的受衆,但并不放棄任何能夠傳播種子的其它機會,下面的介紹隻能算是粗略的概括。

雙角犀鳥取食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sp)果實,種子會随糞便排出,體型較大的犀鳥能夠為很大的果實傳播種子,圖自wiki,(cc)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3

取食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sp)果實的赤胸拟鴷,由于赤胸拟鴷能夠适應開闊的次生環境,其存在對先鋒樹種占領空地非常重要,圖自wiki,(cc)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4

紅頂綠鸠取食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sp)果實,和其它綠鸠屬一樣,能夠消化果實中的種子,并不能有效地傳播種子,圖自Flickr, by Hiyashi Haka

哺乳類包括松鼠類,果蝠,靈貓類,靈長類和有蹄類,嗅覺發達,除靈長類外色覺差。因而依靠哺乳類傳播種子的種類,果實成熟時依然綠色為主,但常會散發出氣味。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5

靈貓科是熱帶亞洲中最有特色的哺乳類,很多種以各種果實為食,圖為取食桑科(Moraceae)白桂木(Artocarpus hypargyreus)果實的果子狸,是國内最常見也是分布最廣的靈貓科動物

吸引果蝠的種類,除了前邊提到的果實特征之外,果實通常懸挂在較長的果柄上,着生位置突出,方便飛行中的果蝠取食。樹幹顔色淺色為主,有利于果蝠在黑暗中定位結果的樹木(果蝠無回聲定位,靠視覺捕食)。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6

桑科(Moraceae)的青果榕(Ficus variegata)果實成熟時先為綠色,具長果柄,為典型的靠果蝠傳播種子的類型,但随後會轉為紅色,同時吸引鳥類傳播,相當于“雙保險”

發達色覺而手指靈活的靈長類,其傳播的果實往往比較大,顔色鮮豔,果實成熟時保護性的果皮往往不會開裂,作為靈長類的我們所喜歡的紅毛丹,山竹都是這類果實的典型。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7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8

楝科(Meliaceae)作為熱帶樹種的大科,對其種子的傳播研究較多,其果實可以大體分為兩類:第一類果皮成熟不開裂,可食用的假種皮顔色平淡,芳香而而富含糖分,如上圖的山椤(Aglaia roxburghiana),這類果實的種子通常被認為由靈長類傳播;而下圖所示的密花樫木(Dysoxylum densiflorum)則代表了第二種情況,可食用的假種皮橙色或紅色,果實成熟時開裂,無特殊氣味,這類果實的種子被認為由鳥類傳播

有蹄類往往能夠進行強力咀嚼和反刍,靠他們傳播的種子往往有重“裝甲”——種皮極堅硬而耐磨。果實成熟時落到地面,或果實着生的位置接近地面,無法消化的種子會被吐出。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9

漆樹科(Anacardiaceae)的南酸棗(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的種皮厚而耐磨,因而常被加工成工藝品。

除了正面的吸引,另一類常用的策略是阻止能夠消化種子的動物對果實的取食。一些榕屬的果實外會有刺或者毛,研究認為刺或毛會阻止能夠磨碎和消化種子的雞形目吞食。東南亞南部分布的一些榕屬的果實,大小對于犀鳥來說能夠正常吞食,但對于能消化種子的綠鸠屬卻剛好太大。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10

桑科(Moraceae)的粗葉榕(Ficus hirta )果實外表有刺毛

最後,自然界最不缺的就是欺騙,除了這些誠意滿滿的果實,一些果實本身對動物沒有食用價值,卻僞裝成很美味的樣子,來騙取動物(通常是鳥類)傳播種子。

樹木靠什麼傳播種子(為誰辛苦為誰忙)11

豆科(Fabaceae)的凹葉紅豆(Ormosia emarginata)和對鳥充滿吸引力的紅色種子。

參考文獻和更多閱讀:

Corlett, R. T. (1998). Frugivory and seeddispersal by vertebrates in the Oriental (Indomalayan) Region. BiologicalReview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73(04), 413-448.

Phillipps, Q., & Phillipps, K. (2016).Phillipps' Field Guide to the Mammals of Borneo and Their Ecology: Sabah,Sarawak, Brunei, and Kalimant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heelwright, N. T., & Orians, G. H.(1982). Seed dispersal by animals: contrasts with pollen dispersal, problems ofterminology, and constraints on coevolution. American Naturalist, 402-4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