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都是有感情的,有感情就會有喜怒哀樂,每當遇到過分傷心的事情,則時常會表達出“好傷心啊,我心都碎了!”,也許很多時候我們說這句話隻是為了表達我們極度傷心的心情,并不會在意心髒會不會真的碎了。可是臨床工作中,還是能遇到很多因為過度傷心而引發的臨床綜合征,被叫作“心碎綜合征”,其實它的臨床名稱叫“暫時性左心室心尖氣球綜合征”,從這個名稱我們可以看出,它的發生發展是暫時性的,隻要積極調整,還是可以完全恢複的。它的發生通常是由于經曆重大外部事件打擊,在産生極度哀傷或憤怒的心理時,所引發的胸痛、憋氣、呼吸短促等類似心髒病的症狀。心碎綜合征患者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随着時間的流逝,心理感情平靜了,一般2到4周就能完全恢複。但是,如果對"心碎"放任不理,血管痙攣厲害,也會使心髒驟停、呼吸停止,出現猝死。
它的發病基礎是兒茶酚胺産生過量
由兒茶酚胺誘發的廣泛微血管痙攣或功能障礙引起,并由此導緻心肌頓抑;或者由兒茶酚胺相關的心肌毒性直接誘發冠狀動脈痙攣。盡管“心碎綜合征”的臨床表現類似于急性心肌梗死,但臨床檢查冠狀動脈造影通常顯示無阻塞性病變,隻有少數患者在乙酰膽堿激發下會出現冠狀動脈痙攣,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有明顯的區别。
好發人群,心碎綜合征好發于中年女性,以30到50歲為主,這一年齡階段承擔的感情負擔和工作壓力也比較大。另外,心碎綜合征的發生與人的性格有關,性格是一種複雜的心理因素。性格表現為急躁,易沖動,缺乏耐心,強烈的時間緊迫感,争強好勝等類型的人會更容易患上此病;而性格為從容不迫,耐心容忍,不争強好勝,會安排作息的人則較少發生,所以性格的養成和自我調節能力很重要。
該病的治療,該疾病的症狀雖然嚴重,但是危險性相對不大,一般數周或數月後,随着病人情緒平複,同時進行适當的對症治療,其心髒功能通常可恢複正常,大多數患者能夠完全康複。所以“心碎”了不怕,就怕放任不管,不去調解情緒、不去尋求醫生幫助,那就可能危險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