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葫蘆雕刻曆史淵源

葫蘆雕刻曆史淵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01:07:00

葫蘆雕刻曆史淵源(崔氏绾結葫蘆技藝傳承百年)1

圖為崔海東創作的《民族大團結》绾結葫蘆工藝品。 本報記者 楊雅淇 本報通訊員 劉亮 攝

在大城縣廣安鎮大流河村,崔氏将廊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産“绾結葫蘆”傳承了百年。如今,崔氏第五代傳人崔海東、崔海瑞兩兄弟多年來在祖父、父親的傳授下,潛心鑽研、刻苦創新,将绾結技藝發揮到極緻,讓一個個普通的葫蘆蝶變為收藏級精品。

走進崔氏兄弟的葫蘆天地,一件件形态各異、創意新穎的绾結葫蘆令人稱奇。八字扣、多層扣美觀大方、層次豐富,單個葫蘆造型出衆、連體葫蘆氣勢如虹。

绾結葫蘆在民間被稱為打結葫蘆或系扣葫蘆,是在葫蘆的生長過程中,将單個葫蘆柄绾成結,或将幾個葫蘆绾結在一起,塑造出别緻的造型。據曆史記載,绾結葫蘆在唐朝時就已出現,當時屬于比較罕有的藝術品,曾風靡一時。崔氏绾結葫蘆創始人崔文玉所制作的绾結葫蘆曾為皇室貢品。

“崔家數代傳承人都利用自家的宅院作為崔氏绾結葫蘆的種植區,以保證崔氏绾結葫蘆技藝的傳承。到如今,崔氏绾結葫蘆制作技藝已傳承到第五代。”崔海東介紹,绾結葫蘆三分手藝,七分天成,創作出完美的作品實屬不易。

葫蘆绾結最重要的是保持葫蘆的完整度,确保系扣部位不被折斷,實操工藝難度極大,因此,常見的绾結造型都是“單扣”樣式。崔海東、崔海瑞多年來潛心鑽研绾結技藝,一方面從葫蘆的選種、培植到绾結每個步驟都嚴格按流程操作,另一方面,根據氣溫、日照、雨水等自然因素摸索創新绾結手法。經過無數次試驗、失敗再試驗,最終探索出多個葫蘆绾結在一起的技藝。

崔海東、崔海瑞目前創作成品連接數量最多的绾結葫蘆達到56個,長達2.8米,取名為《民族大團結》,寓意中國56個民族團結友愛,同心共築中國夢。這也是他們最滿意的作品之一。

“绾結葫蘆不僅是祖輩傳下來的手藝,更是一種文化,我們從小就立志把葫蘆文化傳承下去。二十幾年來,我們一直為這個目标努力着。”談到創作初衷,崔海東說,每件作品裡都有自己的風格和态度,希望把對人生的認識、期待、感悟通過葫蘆表現出來。

多年來,崔海東制作了不少绾結葫蘆精品,得到了業内的充分肯定,并成為收藏界新寵。在他家裡珍藏着不少精品,崔海東分别給他們取了名字,賦予了不同的寓意,“三羊開泰”“四海升平”“五子登科”“五福臨門”“八吉祥”“十全十美”……這些自然與人工巧妙結合的葫蘆,不僅是令人愛不釋手的藝術品,更是崔家風雨曆程的見證者。

為了能讓崔氏绾結葫蘆得到更好的發展,崔海東還帶徒授藝,讓更多人掌握優秀的傳統技藝,開辟出農家緻富增收的新途徑。如今,崔氏兄弟的葫蘆地從幾畝發展到了50畝,注冊了“中崔”商标,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崔海東經常參加國内文化交流活動,绾結葫蘆作品榮獲“一帶一路一城國際文化藝術節”銀獎、“第二屆葫蘆文化藝術節”一等獎等多項榮譽。

“将來我想建一個绾結葫蘆博物館,将珍藏多年的精品绾結葫蘆集中展示,這樣可以使國内外的葫蘆愛好者更好地欣賞葫蘆作品,進行學術知識交流,把非物質文化遺産發揚光大。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随着知名度的增加,我相信葫蘆文化會有更好的發展。”談到未來,崔海東如是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