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9 12:56:22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1

作者 | 天雅

責編 | 陳沉沉

暑假期間,咨詢室接待了不少前來求助的“問題家庭”。

其中最突出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仔細溝通過後,我發現:

很多親子矛盾的根源,不在于我們不想成為好父母;

而是在于:我們太想成為一個好父母。

當面對孩子時,

如果你「想成為好父母」的熱情,覆蓋了Ta「想成為好孩子」的熱情,

便很有可能會破壞孩子的動力,削弱Ta的主動性,引發Ta的對抗情緒。

這個時候,一場「意志的較量」便會産生:

你越催Ta趕緊做作業,孩子就越磨蹭;

你越希望Ta性格外向,孩子就越害羞;

你越希望Ta少看電視,孩子就越想看……

結果導緻,

你越讓孩子變好,孩子越不願變好;

你越是督促壓迫,孩子越奮力反抗…

從而令雙方關系陷入惡性循環,形成親子矛盾。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2

分享一個身邊的真實故事。

我的鄰居李阿姨,是一名優秀的中學教師。

十幾年前,小叔家因為一些家庭變故,無法親自照顧孩子,便将6歲的女兒寄養在李阿姨家裡。

當時李阿姨心裡其實是不太情願的,但礙于情面,又不好意思當面拒絕,隻能勉強答應。

小侄女跟李阿姨的女兒同歲,就讀于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

在養育女兒的過程中,李阿姨可謂盡職盡責、面面俱到。

每天早早起床為她煮上營養早餐;

日常教導她學習方法和禮貌禮儀;

晚上雷打不動地給她講睡前故事……

她堅信自己養育女兒的方式是最科學、最正确的,并要求女兒分毫不差地跟着她的步伐走。

每當女兒抗拒的時候,她都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分析利弊,直到女兒從思想上折服,從行為上服從。

而面對侄女,李阿姨更多是聽之任之的态度:

不會刻意去關心、教導侄女,但當侄女主動湊過來時,她也沒有強勢阻攔。

小學期間,2個孩子都比較乖巧、聽話,學習成績名列前茅。

然而到了初中,兩人卻逐漸産生差距——

侄女始終對學習充滿熱情,成績越來越好;

但女兒卻開始分心、厭學,成績一落千丈。

李阿姨非常頭疼,開始把所有重心放在女兒身上。

一邊委托學校老師在學習上對女兒多加關照,一邊在生活中對女兒實行全方位的監控。

結果依然無濟于事。

後來侄女順利考上了重點大學,女兒隻勉勉強強考了個大專,期間還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侄女大學畢業後,留在一線城市工作,每逢過節都會回去探望李阿姨,感激李阿姨小時候對自己的引導與關照。

在侄女眼裡,李阿姨是當代好父母的楷模。

而另一邊,女兒大專畢業後,找不到工作一直宅在家裡,無奈之下李阿姨隻能托關系讓她在學校當圖書管理員。

母女關系非常緊張,常常争吵,相互指責。

到這裡也許很多人會困惑:

2個孩子同吃同住,接受同一個養育者的教導,為什麼結果差距這麼大?

甚至李阿姨自己也對此充滿困惑。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3

接下來,讓我們試着從心理學的角度,

透過表面現象,去覺察2個孩子成長背後的細微差異。

首先,她們的角色定位不一樣。

對李阿姨而言,一個是親生女兒,一個是小叔家的侄女。

而且打内心深處,李阿姨一開始并不情願收留侄女。

這就意味着:她對2個孩子的情感投射是不一樣的。

她愛自己的女兒,希望女兒變好,并願意為女兒的成長付出很多精力。

當她盡心盡力地成為一個“好媽媽”時,她心裡對女兒肯定會有期待。

“我這麼努力當一好媽媽’,你也應該努力當‘好孩子’,這樣才不辜負我的辛勤付出。”

但面對侄女,則很不同。

她不在意侄女是否變好,僅僅是出于義務,把給到女兒的資源同步分享給侄女。

換而言之,她心裡對侄女沒有期待。

“飯你可以一起吃,講故事你可以一起聽,但吃與不吃,聽與不聽,你自己決定,我不強求。”

這種養育心理的細微差異,對2個孩子而言:

她們的内心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在女兒的感知裡——

媽媽是走在前面的人,她在拖拽着我前進;

而我則是被動的跟随者,隻能跟着媽媽走。

女兒年紀尚小時,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和教導,确實能給到她很好的安全感,指引她前進的方向。

隻是随着女兒慢慢長大,自主意識越來越成熟,媽媽的種種期待和要求,反而會成為一種限制,限制女兒自由意志的延伸。

“你想成為‘好媽媽’,想讓我成為你理想中的‘好孩子’,可是我更想成為我自己。”

于是,一場母女間「意志的較量」便悄然發生。

在侄女的感知裡——

伯母是陪伴我成長的人,給我提供學習資源;

我有需要就向她索取,我不想要就直接拒絕。

侄女年紀尚小時,在跟随着一起學習、一起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獲得了成長,并知曉了自己前進的方向。

随着侄女慢慢長大,自主意識越來越成熟,伯母這種無要求、無期待的養育方式,反而給了她自由探索、自主成長的空間。

“我不需要成長為任何人期待的樣子,我隻需要遵從我的意志,成為我自己。”

于是,一個孩子的「自由意志」便由此生根發芽。

你發現了嗎?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并不是一個事事替Ta着想,護Ta周全的「好父母」

而是一個我始終穩穩當當陪伴你,并在關鍵時刻承接和幫助你的「好夥伴」

因為它還原、接納和肯定了孩子真實的樣子,并支撐着孩子找到Ta内心驕傲的核心自我價值。

如此一來,孩子便會有源源不斷的熱情與動力,自願、持續地把事情做好。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4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5

這時問題來了,

父母具體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自願、持續地把事情做好呢?

結合這些年的觀察,我總結出了3點:

① 和你的孩子課題分離。

所謂的課題分離,就是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我負責把我的事情(課題)做好,你負責把你的事情(課題)做好。

就拿學習來說——

學習是孩子的課題;

讓孩子自主學習是父母的課題。

這個過程,

父母需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陪伴孩子領略知識海洋的多樣性。

在能力範圍内為孩子提供學習資源,在他需要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

但學習本身,是孩子的課題。

在訪談節目《你好媽媽》裡,霍思燕講述了跟兒子麒麟相處的故事。

麒麟小的時候,不願意跟媽媽一起玩玩具,反倒更願意跟家裡的阿姨玩。

後來在心理醫生的提醒下,霍思燕才發現:

兒子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自己總是習慣性地越過界線,過度承接孩子的課題。

比如經常指點孩子應該如何做,不能如何做。

後來在心理醫生的建議下,霍思燕改變了做法。

她不再充當孩子的引導者,而是認真觀察孩子在做什麼,然後在一旁當觀衆。

“你現在正在蓋城堡是嗎?好漂亮啊……”

這樣一來一往,孩子學習搭積木的自主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同時他也會覺得媽媽很懂自己,也就會願意跟媽媽一起玩。

②做好自己。

在完成課題分離以後,父母和孩子在心理上,就重新分化成2個獨立的個體。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夠當着孩子的面,解決自己工作或生活中的困難,完成自己的課題,榜樣的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我的朋友Q,曾分享過他的一個故事。

Q小時候家裡很窮,父母也沒什麼文化,沒辦法給他太多成長上的指引和幫助。

但Q的爸爸是個非常認真、好學的人。

有一回,家裡的黑白電視壞了,維修費超出了家庭預算。

于是爸爸天天拿着維修手冊琢磨,一點點拆卸,換零件,組裝,折騰了1個多月,終于把電視修好了。

也因此,他掌握了不少電視的維修原理,後來還在村裡當起了業餘電視維修工。

在學習的道路上,每當Q被繁冗的課業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他都會想起爸爸這種認真鑽研的生活态度,并下定決心要像爸爸這樣堅持下去。

面對孩子,父母僅僅做好了自己該做的事,就能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就是榜樣的力量。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6

③ 放下成為「好父母」的執念。

其實啊,現實中不少父母都是超人。

為了全家生計,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一路披荊斬棘、努力奮鬥着。

有時還會去學習心理學,努力想讓家庭的氛圍變得更好,彌補自己原生家庭造成的問題。

這些都是我們強大的一面,也是我們在生活中不斷完善自我、變得越來越好的證明。

隻是有時我們可能太想成為一名「好父母」,而導緻不經意跨越界線,過多地承接了孩子的課題。

例如我的鄰居李阿姨。

她本身是一名優秀的教師,為了女兒的成長盡職盡責,卻無形中遏制了女兒的自由意志。

如果她能像對待侄女一樣,後退一步,從主導者變成陪伴者,讓女兒意志得到充分延伸。

那麼她女兒在感受層面,則會變得很不同。

事實上,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我們都希望能對自己的事情做主。

當我們充分體驗自己的感受,充分表達自己的需求,我們才能擁有獨立意志。

當别人過度幹涉我們的想法和計劃時,為了維護個人意志,我們可能會拖延、對抗,甚至直接放棄。

所以,當我們面對孩子時,要保持一個覺察:

放下成為「好父母」的執念。

警惕自己「想成為好父母」的熱情,覆蓋掉孩子「想成為好孩子」的熱情。

給孩子留出多一點個人空間,讓他們能夠更自主地學習和成長。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無需那麼疲憊,那麼緊張,

試着以一種放松的心情,來欣賞一個生命的成長。

放下孩子毀了孩子的一生語錄(你會把孩子培養得很好)7

轉載自公衆号武志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