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天津天下第一泉

天津天下第一泉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28 00:13:41

天津天下第一泉(白浮泉成北京大運河一景)1

九龍池龍口噴水。楊良志供圖

白浮泉方亭的石砌基座立面,有漢白玉雕成的九隻龍首探出,下臨一個随形的水池,名曰“九龍池”:池上柳絲柔柔,池畔葦草叢叢,池中清水澄碧,池底遊魚翔逐……前兩年當社會上開始更廣泛地關注起北京大運河的時候,人們的集注點之一是白浮泉,一時還有過“九龍首又吐水啦”的宣傳。

白浮泉,從“壓根兒”上的含義來說,應該是“白浮圖泉”;不繞嘴,簡略一點兒,稱“白浮泉”業已積年,也不是不可以。

現在提出的問題是:白浮泉流注的“九龍池”,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換句話說:這“九龍池”是随着郭守敬浚理白浮泉就有的,還是後來什麼人添建的?

元代叙介白浮泉諸文獻,未見有連帶說及“九龍池”者——應該說是那時候白浮泉近旁本無什麼九龍池,任憑是誰的天才大腦,也斷斷乎杜撰不出飛落的池子來。而明代及清代的古籍對“九龍池”的記述則不絕如縷——隻可惜它與白浮泉根本不搭界。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進士、昌平本地人崔學履,曾受聘修纂《昌平州志》,他不辭辛苦,治學嚴謹,自1565年起曆時四年完成了任務,于隆慶二年(1568年)刻闆刊印,是為《隆慶昌平州志》。其中對白浮泉的記錄是:

龍泉山即白浮山,在城東南五裡。上有都龍王祠,山半一洞……洞北麓有潭,潭西北泉出亂石間……

另外,崔學履按照時之所尚,湊成了“燕平八景”(當時昌平稱燕平):天峰拔萃、石洞仙蹤、銀山鐵壁、虎峪輝金、龍泉噴玉、安濟春流、居庸霁雪、松蓋長青,這中間的第五景“龍泉噴玉”,出現的是“九龍池”。崔學履有詩贊曰:“憑虛噴薄瀉飛泉,矯矯翔龍出九淵”,“怪來爽氣清人骨,過客臨流思欲仙”。如此的景觀,自然不是什麼地方、啥個名人想有就有的。它絕不尋常!下距崔學履不足百年的崇祯七年(1634年),進士劉侗等著《帝京景物略》,其“畿輔名迹”一卷中專門叙寫了九龍池:

九龍水,出翠屏山之陽。泉出為池,池方十丈。谒泉者沿溪入……望前菁林中,晃晃黃甓,出缭垣上,九龍池也……鑿九龍吐之……不缭缭而帛,則珠珠而簾耳……霧沫所及,桧竹桃李,夾池叢叢……水之定處,見峰影蒼黑,當池之南……

這三百字的短文,極類《桃花源記》、《小石潭記》的韻緻,筆簡而意饒。比如說九龍吐水,水豐時缭缭列列,如同玉帛垂挂,水少時珠珠珊珊,好似絲簾飄灑,讀之留給人難忘的形象。也正緣此,《帝京景物略》已成為入門北京文史的“必讀”書。

劉侗他們開宗明義,一下筆就點出了九龍池之所在:“九龍水,出翠屏山之陽。”查一下這“翠屏山”,乃在十三陵昭陵的西南麓,劉侗之後的著名地理學家顧炎武,他遍走昌平,十谒明陵,其《昌平山水記》所述更詳:

九龍池在昭陵西南。于山崖下鑿石為龍頭,泉出其吻,潴而為池。上有粹澤亭,中一間,旁各三間,門三道,東向,缭以周垣,為車駕谒靈事畢臨幸之所……

顧炎武行文莫不窮究原委,開清代樸學之風,他對粹澤亭這一供帝王谒靈時駐跸之所的記載,使九龍池的曆史面貌更形完備。

皇家的九龍池在上距白浮泉二十裡的昭陵,前列《隆慶昌平州志》《帝京景物略》《昌平山水記》言之鑿鑿,他如蔣一葵的《長安客話》,孫承澤的《天府廣記》等也述之斑斑。及至距隆慶間三百多年後的光緒年修《昌平州志》,翰林院編修缪荃孫發凡起例,貢生劉萬源等操刀,自1879年起曆時七年編出,是為《光緒昌平州志》。它的卷二《輿圖記》中有幅《明陵圖》,長陵之西,茂陵之東,思陵之北,定陵之南,昭陵的前側,“九龍池”三個字赫赫在焉!它的卷五《山川記》有“九龍池”一條,其下曰:

在昭陵西南千山崖下。鑿石為龍頭,泉出其吻,潴而為池。上有粹澤亭,明嘉靖十五年建。今廢。

精簡的四五十個字,把前列幾本書中關于九龍池的内容全概括了。說“嘉靖十五年建”,即是說,在此之前根本就沒有哪家子“九龍池”;說“今廢”,盡管令人很不爽,但我們知道至少在一百多年前“九龍池”就廢而不存了。

讀到這裡問題就更突出了:郭守敬建的那個白浮泉,原本上就未曾有過九龍池的;“九龍池”即便有,那也不是在白浮泉這地界的;縱然是遠在他方的九龍池,也已然早“廢”了的……然而,然而!從時間上無由可說,從空間上無理可講,我們今天的白浮泉,愣是“伴”着個“九龍池”嘩啦啦響,還造成個“郭守敬建”,“原根原址”,“久存未廢”的“社會印象”。

許多年來的許多曆史劇,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戲說,造成了許許多多的誤導。文物古迹,曆史勝地,難道也可以移花接木、東拼西湊來“戲說”嗎?倘若如是想一想不知有多麼可怕!

冤有頭,債有主,白浮泉的“九龍池”之誤源在哪裡呢?

《康熙昌平州志》。

康熙十二年(1673年),朝廷又命各州修志。掌管地方糧饷事務的奉天人耿繼先任總裁,昌平知州奉天人吳都梁任監修,他們用“清政之餘暇”,以“玩事”的心态,數月工夫便編成了一部新志。“蘿蔔快了不洗泥”,較之于它之前用四年磨出來的《隆慶昌平州志》,以及它之後費七年才竣工的《光緒昌平州志》,它确實是錯訛連連。論列《康熙昌平州志》之失,那是另一篇文章的任務。但僅就白浮泉來說,它出現了這樣的兩段文字:

白浮山,在州治東南十裡,上有二龍潭,流經白浮村……

龍泉山,在州東南五裡,山之絕颠有敕建都龍王祠。山腰間一洞……洞之北麓有龍潭……山水頗佳,為一郡遊觀之所,即八景“龍泉噴玉”處。

淆亂即由此起:一是把白浮龍泉山,一山當成了兩山說,什麼“東南十裡”又“東南五裡”,《康熙昌平州志》它自己就沒有搞清楚;二是把崔學履“八景”中的“龍泉噴玉”,稀裡糊塗地由皇陵南移二十裡到白浮泉來了。

1936年,侯仁之在燕京大學為顧颉剛當助教,注重山野調查。他曾往白浮泉考察,情景是“童山濯濯,滿目荒涼。山麓草木叢生,流水漫溢”。

1979年,侯先生又曾往看白浮泉,“其荒涼情景仍然不堪入目”。

那麼,這兩次現場有沒有九龍池呢?侯先生沒提。但可以想見倘若有九龍池,他大略不會以“荒涼”一語概之的。

1989年,北京市古建研究所整修白浮泉,不知是按照誰人的規劃設計,“整修九龍池,再現龍口噴水景觀”。

增加了九龍池,可以理解成是為了“豐富”,為了添“彩兒”,錦上添花。但也請講個明白好嗎,先人留勝迹,不帶此般随意揉弄的。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楊良志

流程編輯:孫昱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