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6 11:31:21

下班回家時碰到鄰居陳先生和兒子東東,父子二人一臉嚴肅。

我與陳先生打着招呼:“剛去接東東放學嗎?”

陳先生聽後,看着東東氣不打一處來:“别提了,他今天在學校把同學打了,剛去向人家賠禮道歉回來。真是生氣整天惹是生非”。說話間陳先生朝着孩子踢了兩腳。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1

東東沒有哭,臉上表現着不服氣與冷漠。5年級的東東在小區很出名,從小不是打了鄰居家孩子,就是打了班上同學。每一次不是被爸爸打就是被媽媽揍,有時候甚至被“混合雙打”。陳先生一直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剛開始挨揍時,東東會安分幾天。雖虛心受教但就是不改,三天兩頭就能看到陳先生耳提面命的訓斥東東。

我與陳先生聊過,“打”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但每次都是擺擺手說:”我也是被我爸揍到大的,不是也挺好的嗎?”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2

“棍棒教育”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中國式父母陳舊的教育觀念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一切的不良行為,都是可以用“打”來進行教化,可棍棒底下真的會出孝子嗎?

1、 接受棍棒教育的孩子,有暴力傾向

陳先生說自己從小接受爸媽的棍棒教育,且認為自己發展的不錯。但他對孩子經常暴力相向,孩子卻用同樣做法對待其他人,這不就是“棍棒”教育失敗的結果嗎?

我們常說孩子生下來是一張白紙,紙中的色彩是父母做填補,父母畫成什麼樣子,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當他因為犯錯家長用“打”來解決問題,那麼在孩子思維意識當中,就會覺得“打”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所以他會不斷的用武力來解決自己所遇到的問題。暴力傾向不是孩子天生具有,而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模仿父母而來。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3

2、 接受棍棒教育的孩子,性格孤僻冷漠

很多孩子被父母打後,表現出聽話的樣子,其實是被害怕壓制了自身情緒。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冷漠孤僻,會逐漸變得不與父母溝通,進入社會之後也會影響社交。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4

辦公室有一位女同事小郝,她為人清冷,工作之餘極少與我們打交道。直到一次聚餐時向身邊同事說出了心裡話:“我今年26歲,過得并不開心,沒有知心朋友家人的關愛也少。小時候總盼着爸爸能陪我一下,但每次都被他以忙的借口推到一邊。直到現在,能記住最多的就是他如何打我”。原來這個看似冷漠的女孩,并不是生性如此,而是因為從小父親的“棍棒”教育,讓她與他人關系變得疏離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5

3接受棍棒教育的孩子,不孝順父母

父母總說打孩子是“為孩子好",但這樣的方式卻深深傷害了娃。當有一天父母年邁,需要他時,突然發現那個讓自己操勞了一輩子的孩子變了,變成了一個不孝子。殊不知孩子不孝順的起因是來自父母的“棍棒”教育,小時候沒有也不敢有反抗的能力,隻能一次次屈服于父母的威嚴之下。

當他們有能力可以獨自在社會生存時,多數人第一反應就是逃離父母越遠越好。有的孩子上學去到外地、工作去到離家遠,多數人甚至連電話都不願意打,又如何談孝順呢?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6

如何避免陷入“棍棒”教育

1、 當想要動手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成為父母之後,會有無數次想要打孩子的沖動。因為他們總是在挑戰父母底線,建議家長在舉起手時,逐漸養成一個将手放在空中等待5秒鐘的習慣。給自己一個5秒的時間冷靜下來。你會發現真的沒有那麼憤怒,理智也會恢複正常,接下來可以和孩子正常溝通。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7

2、如果對孩子動手,一定要向孩子道歉

有句話說:“父母的三分脾氣,會給孩子帶來七分傷害”。如果說世界上家長最不願傷害的人,首選一定是孩子。當你忍不住真的對孩子動手之後,請一定記得向他道歉

被棍棒教育長大的男孩(棍棒底下出孝子)8

草莓3歲半時,将媽媽的工作報告扔進馬桶,被媽媽狠狠收拾一頓,那是她第一次挨揍,哭的很慘。整整一個下午女兒都沒有理媽媽,後來媽媽向女兒道歉,經過了半小時談心并解釋了為什麼打她的原因,母女二人終破冰。從那之後,孩子在碰父母的東西之前,都會先問一句“這個可以動嗎?”

還記得《小歡喜》中的一個場景,赫赫有名的季爸爸,跟兒子說那句:“請你原諒爸爸!”看哭了多少觀衆。

姜思達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一生都在等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我們出于着急或者為他們好的理由,動手打了孩子,其實已經傷害到他們。所以,說一句對不起是對孩子的道歉,也是對自己的約束。

寫給家長朋友們:

如果家長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過父母的“棍棒”教育,請不要再讓這種老舊的教育方式延續下去傷害我們的孩子。棍棒之下沒有孝子,隻會讓你與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