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一個比較奇特的現象,中國民間神話傳說故事和文人文本所著神話傳說故事這兩條線,以唐僧取經歸來為中介點兒,前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簡單來講,就是唐僧取經之前,我國的神話傳說,都是宏大叙事,規模龐大,開天辟地,人神交戰,主神位更替,門派交戰,等等,總之,一看就是讓人覺得壯觀驚歎,尤其像是人間看皇室大争鬥、諸侯國大交戰的感覺,一副蕩氣回腸的壯麗衆神史歌。
一、取經前的神話故事均是大規劃神戰和主神變動。
我們來簡單盤點一下:混沌誕生于虛空、混沌孕育宇宙雛形、宇宙孕育衆魔神、盤古帶領衆魔神開天辟地、魔神大戰、龍族風族麒麟族大戰、巫族妖族大戰、鴻鈞老祖得道成聖開山門講道、昊天王母組建天庭、女娲伏羲老子元始通天接引準提六位得道成聖、昊天王母成聖組建宇宙第一神族、封神大戰完成封神榜、宇宙九界界域建立神界衆神開始統治宇宙九界、昊天大帝調停道教和佛教矛盾、取經工程西遊記完成、西遊記後傳完成佛祖歸位。
到了這裡,中國的神話故事體系,它就穩定了,形成了以昊天王母第一神族為主宰,然後,女娲伏羲第二神族,鴻鈞老祖及其三位弟子老子元始通天第三神族,西方佛界為第四神族的格局,而剩下的九界衆生,就是依附于這四大神族,并且,受到昊天大帝旗下的萬千衆神管轄的局勢。
這也就是我兩年多前提出的,以《封神演義》和《西遊記》為核心,選擇性整合一定民間神話傳說故事而構成的中國二元神話體系。
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民間神話傳說,都能融進來,能融一部分,就不錯了,因為,中國很多民間神話傳說,其實是相沖突的。比如,女娲造人,這個就有不同的版本,在民間神話傳說中,确實是女娲造人的,但在文人文本所著神話故事中,卻基本沒有這樣的說法。而關于盤古開天辟地,民間神話傳說中是盤古一人開天辟地的,但在文人文本神話中,卻是盤古帶着衆神,一起開辟了天地,衆神,包括盤古,最後也都隕落化為宇宙萬物了。
所以,我的這個中國二元神話體系也不僅僅是總結,而是有新的延展,聯想,和取舍的,否則,全部吸納,那就不成體系了。至于神話人物的矛盾,那隻能盡量調和,實在無法調和的,就舍棄掉矛盾的其中一種了。
二、取經後的神話故事不是凄美愛情就是個人遭遇。
《西遊記》的故事一結束,是唐朝唐太宗時期,大概距我們今天是1300年前吧。然後,這以後1300年時間裡,就再沒有這種宏大叙事的神話故事了,大抵全部是八仙過海、白蛇傳、牛郎織女、天仙配這種高度集中于愛情、個人化的故事,在我的記憶中,恐怕《西遊記後傳》算是這1300年來神話故事當中最宏大的叙事了,其實,它一點兒也不宏大。
所以,我們要對比太白金星與太上老君,誰在天庭更混得好些。那就要在這個基礎上來研究,否則,你沒法研究。
按照中國神話傳說的時間線,從宇宙初誕到現在,分為太古、上古、中古、遠古、古代、現代和當代幾個階段,不同的階段,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的地位和權利,肯定不一樣。因此,我們就比神話故事的當代,也就是現在這個階段了。
這個當代的神話結構的前提是,封神榜結束了,取經工程完成了,八仙歸位了,如來佛祖也重新歸位了,就是在昊天大帝的天庭衆神們,正常治理管理宇宙九界人神仙佛魔妖怪精鬼的日常生活中了。
三、被封神的為何一定要死去?因為是管理宇宙九界的需要。
而且,還有一個概念,我們要了解,我之前也談過。為何被封神後,原來的仙或者生靈一定要死去,不死去,除非需要聖人們特别批準,或者自身非常強大。
這個原因很簡單,從封神榜到取經工程結束,這個階段,昊天大帝已經得道成聖,修成混元無極大羅金仙高階,隻差一步,就能超脫這方宇宙,去混沌中開創新宇宙了。為了讓這方宇宙能夠穩定地存在,提供大量的信仰之力,不斷産生新的聖人。于是,他在九界之間,建立了界域屏障,九界生靈,也正是在《西遊記》之後,沒有天庭衆神的接引,或者比如九星連珠這樣的奇特天象之下,已經無法在各界域穿行,而隻能待在自己的界域生活。
而仙或者生靈死後封神,元神上合天道後,獲得宇宙氣運加持,就可以在宇宙九界間穿行,而且同時實力大漲,就能代昊天大帝行使宇宙管理之職了。
當然,如果你的修為達到了混元大羅金仙低階這個聖人的最低要求,那你也可以自由穿行在宇宙九界間。但聖人太少了,一共就十位,根本管理不過來宇宙九界,因此,昊天大帝的天庭,需要大量的神,讓神來管理宇宙九界。由此,封神榜就應運而生了。
四、論職位太上老君更高,但論實際權力,太白金星領先十幾條街。
在這樣的以昊天大帝為最高負責人,衆神代昊天大帝管理宇宙九界事項的穩定前提下,我認為,太白金星的地位,也就是職位,不如太上老君,但是權利,卻要比太上老君大得多。
因此,結論是,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我看混得幾乎差不多,沒有高下之分,不過,一個是道教駐天庭獨立董事,一個是執行總裁罷了。
第一位是太上老君,道教駐天庭名義上的老大,相當于天庭的獨立董事,但卻沒有股權。而且,這個獨立董事,還得幫昊天大帝煉丹。本來太上老君是聖人,就算沒昊天大帝實力強,那總可以歸隐,像菩提祖師一樣,過自己逍遙的生活去呗,太上老君在神話故事中,怎麼就這樣了呢。
沒辦法,在《封神演義》的誅仙大陣中,為了不再師兄弟僵持,不分勝負,徹底打敗通天教主,太上老君當時不惜耗費道基,使用了尚未完全練成的一氣化三清道術,終于打敗了通天教主,驚走了他。可是,這樣一來,唯一一個混元大羅金仙高階的第二梯隊聖人之首位,直接跌落到了低階,成為跟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一個實力水平了,比元始天尊還差了一點兒。
太上老君在封神榜結束後,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聯合後來的燃燈古佛、如來佛、彌勒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把接引道人和準提道人,給拿下了,西方教也改組成了佛教。
可以說,太上老君為了道教,操碎了心,自己的實力,也徹底恢複不了了。沒辦法,沒實力了,自己在門派當中勢力又不強大,而且,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似乎對太上老君不太滿意,總之是做了大量事兒,卻兩面不讨好就。最後,就隻能依附于昊天大帝了。
第二位是太白金星,這是太上老君替老師鴻鈞道祖收的徒弟,代師傳藝。道教和天庭很多共同的事情,就由太白金星來做。
因此,太白金星,算是道教駐天庭的執行總裁吧。隻不過,這個執行總裁,卻得按照昊天的旨意來行事了。而且,後期來看,太白金星,雖然是道教中人,但基本上隻聽命于昊天大帝的旨意了,而且,處處維護昊天大帝的利益,為昊天大帝解決問題,辦理事項,成為了天庭衆神中,不可或缺的一位。
可能有人要問我,你剛才不是說,隻有這仙和生靈死了,才能封神,代昊天大帝管理宇宙九界事務嗎?沒錯,這是一般情況。不是還有特殊情況嗎,我上邊也說了啊,一是這位仙或生靈本身實力達到了聖人,至少是準聖吧,比如大羅金仙差聖人一步之遙,人家就有實力,在九界間自由穿越行走了。二是得到大拿,其實,也就是聖人們的批準,持有特定的法寶,能夠打開界域空間,自由穿行。
這太白金星,本身實力就是大羅金仙境的,準聖了,而且,人家是代昊天大帝辦事兒的,當然有能夠自由穿越空間的法寶了啊。
而提到時間,在中國神話故事體系中,你可以回到過去,但你隻能看,最多是體驗,你卻什麼也改變不了,尤其是大事件,大曆史脈絡,根本一點兒辦法也沒有。最多,可以用你的死,讓你在乎的某一個人,多活幾年,或者壽終正寝,可是,一個人的生死,放到整個神話故事長河中,它的作用,連一滴灰塵都不如。
所以,務實的中國神話故事中,沒有什麼回到過去,改變曆史脈絡的神話故事。最後,我們也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這封神榜,本就是壯大天庭,削弱九界各方的一件事情,取經工程,也是,甚至《西遊記後傳》也是。很顯然,天庭和昊天大帝,成功了。(全文完。作者:董江波,筆名冷得像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