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比喻被局部的或暫時的現象所迷惑,不能認清事物的全貌或問題的本質。也說一葉障目。
【出處】《鹖(hé)冠子·天則》:“一葉蔽目,不見太山。”
【典故】
楚國有個一貧如洗的人,喜歡死讀書。有一天,他看見《淮南子》中寫了這麼一件事:螳螂在捕食的時候,會用一片樹葉把自己攔住,隻露出眼睛,這樣它的獵物就很難發現它。據說,隻要有人能夠得到這麼一片樹葉,也能夠讓别人看不見自己。
這個人看完故事,心裡樂壞了,飛奔到一棵樹下觀察,想找到螳螂在捕獵食物時用來遮擋自己的那片樹葉。這人在樹下擡頭觀察了一會兒,恰好碰到一隻螳螂在捕獵,他一手把螳螂眼前的樹葉搶到手上,可惜沒抓穩,樹葉從手中飄落到了地上。地上原本就有好多落葉,這下混在了一起,這個人難以分辨哪個才是剛剛他拿的樹葉,于是他幹脆從樹葉掉落的位置捧起一大把,全部帶到家中。
到家後,他興緻勃勃地把妻子叫到自己身邊,然後從捧回來的一堆落葉中拿起一片,放在自己的眼前,問妻子:“娘子,你可以看到我嗎?”剛開始,他的妻子還有點耐心,一次次地告訴他:“能看見。”但是這個人反反複複地問,妻子有點不耐煩了,就随便告訴他一句:“看不見了。”這人聽後十分開心,拿着剛剛他試好的樹葉來到集市上。他把樹葉放在眼前,就好像那隻捕食的螳螂一樣,仿若别人看不見他,肆意地拿着别人攤位上的東西,最後引來官吏,将他抓了起來。後來,官吏經過盤問,知道了事情的起末,看在他是個書呆子的份上,沒有嚴厲地處置他。
【造句】你們不能一葉蔽目,不見泰山,僅僅因為一些小的失誤就全盤否定我們所取得的成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