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新資訊
網上流傳一個孩子寫的作文,都是用的四字成語。
小學生爆笑作文_我的家
我家有爸爸媽媽和我,每天早晨我們三人就分道揚镳,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
爸爸是建築師,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媽媽是售貨員,每天在櫃台前來者不拒;我是學生,每天在教室裡呆若木雞。
我們家三個成員臭味相投,家中一團和氣。但我成績不好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地揍得我五體投地;媽媽在一旁袖手旁觀,從來不曾見義勇為,有時甚至助纣為虐。
我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後,80分以下女子單打,70分以下男子單打,60分以下男女混合雙打。
這就是我的家:一個充滿活力的家!
看起來很好笑,大家想過麼?這些成語的出處是哪裡?是從誰的嘴裡說出了這些成語呢?下邊小編來給大家解開謎題。
分道揚镳:
南北朝時代的北魏,國都原在平城,魏孝文帝時遷都洛陽。據《北史》載,“洛陽令”即“京兆尹”元志,曾同“禦史中尉”李彪發生過 一件有趣的争路糾紛。
據說元志仗着自己有些才能,相當驕傲,對于某些學問不高的大官貴族,往往表示輕視。有一天,他坐着車子正在街上走着,恰巧遇見李 彪的車子迎面過來。那時,官員出門總是前呼後擁的,官職越高,随行人馬就越多,威風氣派也就越大。老百姓在街上遇見他們,老遠就得回 避。官職低的官,也得讓官職高的官先走。如遇官職相仿,客氣些的也就讓道。元志論官職是應該讓李彪的,可是他瞧不起李彪,偏不相讓。 李彪很生氣,當場訓斥元志。元志不服,兩人就争吵起來。
元志和李彪到孝文帝面前去評理。李彪說,他是“禦史中尉”,洛陽一個地方官,怎敢同他對抗,居然不肯讓道。元志說,他是國都所在 地的長官,住在洛陽的人,都編在他主管的戶籍裡,他怎可同普通的地方官一樣向一個禦史中尉讓道。
孝文帝聽了,不願意評判他們誰是誰非,便笑道:“洛陽是寡人的京城,應該分路揚镳。從今以後,你們可以分開走,各走各的不就得了嗎!”
【近義詞】各奔前程、一拍兩散、風流雲散、各奔東西、各行其是
【反義詞】志同道合、并駕齊驅、齊頭并進,也作 分路揚镳 揚镳分道 揚镳分路
殊途同歸:
殊途同歸解釋為通過不同的途徑,到達同一個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結果。出自《周易·系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緻而百慮。”。
【近義詞】同歸殊塗、同歸殊途、不約而同、本同末離、異途同歸、萬變不離其宗、殊塗同緻、不謀而合、殊方同緻、異曲同工
【反義詞】背道而馳、南轅北轍、南轅北轍
指手畫腳:
【出處】: 明·施耐庵《水浒全傳》第七十五回:“見這李虞侯、張幹辦在宋江前面指手劃腳,你來我去,都有心要殺這厮,隻是礙着宋江一個,不敢下手。”
【近義詞】 指指點點、說三道四、評頭論足、指手劃腳、比手劃腳
【反義詞】不言不語、沉默寡言、沉默不語
來者不拒:
【出處】 先秦·孟轲《孟子·盡心下》:“往者不追,來者不拒。”
示 例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87回:“弟子就學者不知多少,先生~,去者不追。”
【近義詞】有求必應
【反義詞】拒之門外、拒于門外、門無雜賓
呆若木雞:
【解釋】:呆:發傻;宛如木頭做的雞一樣。不是驕氣,不是盛氣,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斂。
【出自】:莊周《莊子·達生》與列禦寇《列子·黃帝篇》:“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
【近義詞】泥塑木雕、呆頭呆腦、木雞之呆、目瞪口呆、張口結舌
【反義詞】神色自若、狡如脫兔、活潑可愛、風流倜傥、奔走相告、矯若遊龍
臭味相投:
解 釋 :對于來的人或送上門來的物品一概不拒絕。
《左傳·襄公八年》:“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漢·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凡其親昭朋徒、臭味相與,大會而葬之。”
【近義詞】串通一氣、狼狽為奸、臭味相與、同氣相求、如蟻附膻、沆瀣一氣、物以類聚
【反義詞】格格不入、針鋒相對、水火不容、意氣相投
同室操戈:
同室:一家,指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動刀槍。指兄弟争吵。泛指内部鬥争。
出 處:《後漢書·鄭玄傳》載:“何休專治《公羊傳》;鄭玄著論以難之;何休歎息曰:‘康成(鄭玄字)入我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近義詞】煮豆燃萁、阋牆之争、操戈同室、同氣連枝、分崩離析、兄弟阋牆、自相魚肉、自相殘殺、煮荳燃萁、禍起蕭牆、尺布鬥粟、相煎何急、同床異夢、和衷共濟
【反義詞】同心協力、同氣連枝、和衷共濟、分崩離析、同生共死、同仇敵忾、共禦外侮、同床異夢、離心離德
心狠手辣
心狠手辣,心如野獸一樣,不能體會凡人的感情。手段之歹毒,達到匪夷所思的境地
出處: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卷:“那小娘子聽了,欲待不信,又見十五貫錢堆在面前;欲待信來,他平日與我沒半句言語,大娘子又過得好,怎麼便下得這等狠心辣手。”
【近義詞】殘酷無情、 心狠手毒、 為富不仁、 雕心雁爪、 慘無人道、 狼子野心
【反義詞】慈悲為懷、心慈手軟、一片丹心、心地善良、菩薩心腸、心慈面軟
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成語,兩手、兩膝和頭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在 《佛學大辭典》 中的 解釋:又曰五輪投地。投五處于地,為敬禮之最上者。行事鈔下之三曰:“地持當五輪至地作禮。
成語出處
五體投地
《梁書·中天竺國傳》:“今以此國君臣民庶,山川珍重,一切珍重,一切歸屬,五體投地,歸誠大王。”(公元636年)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緻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646年)
【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匣镧、甘拜下風、頂禮膜拜、拜倒轅門
【反義詞】不以為然、嗤之以鼻
袖手旁觀
解 釋 把手籠在袖子裡,在一旁觀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過問,也不協助别人。
出 處 唐·韓愈《祭柳子厚文》:“不善為斫,血指汗顔,巧匠旁觀,縮手袖間。”宋·蘇轼《朝辭赴定州論事狀》:“弈棋者勝負之形,雖國工有所不盡,而袖手旁觀者常盡之。”
【近義詞】隔岸觀火、八方支援、漠不關心、趁火打劫、置身事外、縮手旁觀、坐視不救、束手坐視、坐觀成敗、作壁上觀、冷眼旁觀、隔山觀虎鬥
【反義詞】見義勇為、八方支援、挺身而出、打抱不平、義不容辭、拔刀相助
見義勇為
【解釋】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出處】《論語·為政》:“見義不為,無勇也。”
【近義詞】無所畏懼、俠肝義膽、無私無畏、挺身而出、臨危不懼、雪中送炭、急公好義、雪中送碳、當仁不讓、打抱不平、義不容辭、濟困扶危、拔刀相助、疾惡如仇
【反義詞】趁火打劫、見死不救、隔山觀虎鬥、隔岸觀火、獨善其身、見利忘義、多管閑事、袖手旁觀、不管不顧、坐觀成敗、作壁上觀、冷眼旁觀、見義不為、唯利是圖
助纣為虐
【解釋】: 纣是商朝的最後一個王,據傳是暴君。比喻幫助壞人幹壞事。
【出處】: 《史記·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樂,此所謂助桀為虐。”
【成語故事】 劉邦進入鹹陽城後,見宮殿巍峨,珍寶無數,美女成群,就想留在宮中享受一番。當時的武将樊哙勸他不要因小失大,可是他不聽,張良又勸他說,我們這所以能夠來到鹹陽,主要是因為秦國殘暴無道。我們應該替天行道,消滅殘餘勢力,改變秦朝的奢侈和淫樂,實行艱苦樸素來号召天下,現在您才占領了秦國,就要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樂,這是“助纣為虐”的行為。劉邦認為張良的話有道理,于是撤出鹹陽,把軍隊駐紮在霸上。
【近義詞】助人下石、借勢作惡、為虎傅翼、如虎添翼、助桀為虐、黨豺為虐、為虎添翼、為虎作伥
【反義詞】替天行道、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助人為樂、懲惡揚善、疾惡如仇、為民除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