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是一場心理戰,為什麼這麼說呢?本文有點長,閱讀時間3分鐘。
這場戰争持續時間短,投入兵力并不多,沒有異常天氣,沒有大将倒戈等異常行為,況且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說到心理戰,先蕩開一筆,說說參戰雙方的主角:趙國是陳餘,漢國是韓信。這兩個人是典型的對立:陳餘、魏國名士,也就是現在的名人加網紅,非常能打,而且正直。韓信,雖然說是貴族之後,但出身貧寒,加入劉邦集團後,實力爆發,但擅長偷襲。典型的對比就是一個成名早,善于打正面戰争;一個是成名完,善于偷襲。本來陳餘已經夠有名聲了,但是他遇到了更厲害的韓信,背水一戰前,韓信的名氣比陳餘大。
2、兵力對比趙國陳餘帶兵号稱20萬,韓信帶了幾萬兵力;陳餘帶的什麼兵曆史沒有說,但是都是跟着陳餘反抗項羽建立趙國鍛煉出來的;韓信帶的是一堆新兵蛋,本來韓信前幾次打仗培養的精兵被劉邦奪走了。從兵力來看陳餘完勝韓信。
3、地利對比陳餘背靠井陉口,韓信是背靠大河。陳餘背後就是趙國,韓信是遠離根據地。從地利上,陳餘占據了有利地勢。
二、為什麼韓信能勝從以上對比來看,除了名氣大以外,韓信軍在各方面均處于劣勢。但是韓信能赢為什麼呢?韓信在這場戰争中玩了許多心理:
1、置之死地而後生這是韓信自己說的,他知道他帶的都是些新兵。新兵的特點就是抗擊打能力差,說白了就是心理素質差。看見不行了,就是跑。但是,當韓信将這些新兵放到大河前面,把他們的逃跑路線封死了,讓這些新兵隻能做困獸之鬥,為了保命隻能拼了。
2、詐敗在這場戰鬥中,韓信策劃了一幕戰敗。就是,韓信大張旗鼓的領兵與陳餘進行戰鬥,打了幾個回合,就敗下來了,把大将軍的旗鼓都丢了。這也許就在陳餘的預料之中,陳餘從一開始就認為韓信必敗,于是陳餘大軍傾巢而出去搶韓信的旗鼓等戰利品。這就實現了韓信把陳餘大軍全部調出大營的策略。況且,許多搶到戰利品的士兵就沒有心思打仗了,況且背負着戰利品行動就慢了。沒有搶到戰利品的還在追,搶到的就在後面慢吞吞的走。這個時候陳餘的部隊已經亂了陣型,成了一群烏合之衆,打仗目的已經從戰勝漢軍轉化為搶東西。
3、背水陣韓信最開始派1萬人渡河,構建背水陣,陳餘就沒有理會。為什麼,陳餘還是想正大光明的打敗韓信。其實如果在漢軍渡河到一半時趙軍出擊,漢軍的先頭部隊一定被打敗。但是,韓信摸透了陳餘的心思,放心大膽的渡河,布陣。
4、反擊在陳餘領兵追這韓信的部隊搶戰利品時,韓信的軍隊有計劃的撤退到背水陣中。利用背水陣的生力軍和有計劃撤退的軍隊重新組織了反擊。這次反擊首先将陳餘追擊的先頭部隊打敗,其他的部隊還沒有搞清楚怎麼回事,帶着搶的戰利品就開始撤退了。這個時候更關鍵的問題來了。
5、伏兵在本次戰鬥前,韓信就布置了一支奇兵,人數不多2000人。這2000人帶來大量的漢軍旗幟,埋伏在陳餘大營附近的山上。等待趙兵全部出營搶戰利品時,這隻騎兵部隊就沖進了趙軍的大營。沖進去,拔掉趙軍旗幟,遍插漢軍的紅旗。等趙軍還沒有搞清楚是撤退還是被打敗的狀态中清醒,覺得先會去吧,擡頭一看,媽呀自己的老窩被人端了。這就是氣勢,就是心理,仗打到這個時候,趙軍的心理全崩潰了。都知道韓信善于偷襲,這可好,一下子被人端了老窩。這時候的趙軍就崩潰了,大将連砍數人都控制不住。這幾十萬大軍不敢回大營,于是就向着趙國的方向斜下裡敗下去。此次獲勝的關鍵就是這支奇兵。
三、漢軍的心理首先,漢軍在打仗前心裡是打鼓的。韓信說勝利後吃飯,那些将軍們心裡都在笑,同時也做好了逃跑的準備。背水陣的1萬人更是心懷忐忑,萬一渡河時被趙軍半渡而擊,那就玩了。但是,事實上趙軍根本沒有看上這一萬人,就沒有理他們。隻有,等到韓信的大将軍旗鼓出現時,趙軍才發起了攻擊。輕敵害了趙軍,害了陳餘。
雖然,熟練的玩了一個心理戰,但是這也是迫不得已。如果,韓信有足夠的兵,有足夠的實力,他一定不會這麼玩。畢竟,背水一戰的風險也很大,如果侯不住,那就是死無葬身之地。
最後,歸功于大家為什麼韓信不說是自己巧計攻破的趙軍,而是說靠的置之死地而後生呢,這就是韓信厲害之處,功成不必在我,歸功于大家。這樣,大家更佩服韓信,以後更願意跟着韓信打仗。
四面楚歌,又是一個成語,也是韓信創造的,更是一個心理戰。
#韓信##曆史名将##曆史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