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閑逛萬達,偶然發現樓下的超市生鮮種類何其多也,常見的翅尖、鴨胗、雞脯就不用說了,還竟然有别的市場罕見的鴨腦殼、兔腿。毫不猶豫,到我的籃子裡來。
三隻兔腿,本想着白水煮熟,撕條,涼拌兔絲。可清洗之時,“冷淡杯”一詞跳将出來,那就改做辣子兔丁吧,這冷淡杯攤子上最受追捧的菜肴。
兔腿本來剁小塊即可,想起老公50多歲的牙口,還是我辛苦些,庖丁解兔,剔出骨頭,隻留純兔肉吧,可惜今不如昔,我自然不如這丁姓的大廚(歪解勿怪),他嚯嚯生風,我小心翼翼,卻也在骨頭上殘留了若幹兔肉,舍不得扔就和鴨腦殼一起進老鹵水吧。
“冷淡杯”乃川俗,據蜀中美食散文名家車輻老先生考證,以前蜀中也不是那麼富裕奢侈,大多數人家都是吃上下午兩頓飯的。夏季,北方天黑的早些,也涼快,尚可早點上炕做些别的有益于繁衍的娛樂。蜀中熱啊,八九點餓了,怎麼辦?街邊院壩乘涼之際,竹桌竹椅一擺,毛豆花生豆腐幹,那時候不太值錢的雞爪爪、鹵豬耳朵,二兩燒酒,不求吃飽,意思意思就行。有鄰居也出來轉悠,有朋友過來串門,“一起來,一起來,整兩口,請的鬧熱,吃的淡泊”,有時别家也在納涼打尖,不妨拼起桌子,龍門陣天南海北地擺起。這就是冷淡杯之由來,到了改革開放後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大家住進了樓房,沒了街邊院壩,再想念這悠閑自在,就得去專門的大排檔,整這“冷淡杯”了。
自家做“麻辣兔丁”隻算零食,吃時也已涼透為佳,此乃下酒神器,小口抿酒,一粒粒兔丁在嘴裡慢慢嚼,鮮、辣、麻、甜、香諸種滋味充盈口腔,此時再看場歐冠決賽,那就是家中的“頂級盛宴”吧。對女生而言,此乃追劇神器,以前小女在家時就常捧一小碗,邊嚼邊看,無論劇好劇壞,隻要兩者相搭,小女總會發一聲感慨:人生若此,夫複何求?
抒情就此打住吧,下面說做法,此菜其實也不算複雜,然需要耐心,兔肉斬的塊越小越好。兔肉切小丁兒,鹽、黃酒、胡椒粉漬20分鐘。蔥姜蒜備好,需大塊,莫要有水氣。因為要進油鍋,煙花四溢,容易毀容。
菜籽油多一些,稍熱,随意扔點花椒、桂皮、八角之類的香料,蔥姜蒜加入,小火炸出香味,撈出棄之。轉大火,滑入兔丁,那就翻炒吧。兔丁逐漸收縮,水分漸少,感覺鍋底要粘炒勺了,這就差不多該小火調味了!
辣椒粉分幾次加入,再加花椒粉,這期間炒勺不能停,一定要抄底,目的就是不能糊鍋。熟芝麻,熟花生混合,我經常還把一部分花生壓成蓉,包裹在兔丁的油衣上,更有滋味兒。生抽少許,醋沿鍋邊溜,留香不留酸,白糖一大勺,嘗上一顆,再添點鹽,好了關火起鍋。
熱吃是麻辣鮮香,隔夜冷吃更是入味,兔丁耐嚼、花生香脆,麻辣之外更有回甘,所謂辣而不燥了。這時候,喜辣的人搭配一杯白酒,辣上添辣;怕辣的配冰啤酒,時不時涮涮味蕾,再投入到辣子兔丁的魅惑中。此時,我總佩服起筷子這一國粹,不是勺子連油地盛,弄得滿嘴的膩,而是一顆顆地拈,慢慢砸吧着嘴,既飽了口福,又好幾個小時也吃不撐,消磨了酷熱的夏夜,這悠閑的姿态,才真真是天府之國“冷淡杯”之真谛。夏天的晚餐不要主食,就是這一顆顆,慢慢拈的麻辣兔丁,把那苦夏都消融進綿綿的鮮香涼意裡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